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奎华

作品数:121 被引量:733H指数:14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6篇葡萄
  • 35篇病菌
  • 20篇黄瓜
  • 17篇霉病
  • 17篇辣椒
  • 17篇白腐病
  • 16篇葡萄白腐病
  • 11篇霜霉病
  • 10篇抑菌
  • 10篇炭疽
  • 10篇辣椒疫病
  • 9篇炭疽病
  • 9篇葡萄霜霉病
  • 9篇葡萄炭疽病
  • 8篇霜霉病菌
  • 7篇黄瓜黑星病
  • 7篇黄瓜黑星病菌
  • 7篇黑星病
  • 7篇黑星病菌
  • 7篇病虫

机构

  • 121篇辽宁省农业科...
  • 60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沈阳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大石桥市农业...
  • 1篇辽宁省蚕业科...
  • 1篇辽中县农业技...
  • 1篇唐县第一中学

作者

  • 121篇赵奎华
  • 103篇刘长远
  • 73篇梁春浩
  • 57篇苗则彦
  • 42篇王辉
  • 26篇关天舒
  • 14篇陈彦
  • 13篇刘丽
  • 11篇臧超群
  • 9篇傅俊范
  • 8篇李凤云
  • 8篇白元俊
  • 8篇朱茂山
  • 8篇李柏宏
  • 7篇吕国忠
  • 7篇孙艳秋
  • 7篇王艳玲
  • 6篇曹远银
  • 6篇黄玉茜
  • 5篇樊金娟

传媒

  • 27篇沈阳农业大学...
  • 20篇辽宁农业科学
  • 8篇植物保护
  • 6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北方园艺
  • 3篇农药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果树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生物技术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经济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5
  • 12篇2014
  • 7篇2013
  • 13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9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研制和开发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利用万维网的Web技术,运用HTML和Java Script语言编制.资料库中病虫害前中后期照片精美全,文字通俗易懂,可自行诊断病虫害.该软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
刘长远孟未来赵奎华苗则彦朱茂山王艳玲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保护地蔬菜
文献传递
黄瓜黑星病菌酯酶同工酶测定
用酯酶同工酶测定方法对40个强、中、弱致病力菌株和4个角变菌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均具有相同的三条主酶带和三条次酶带,酯酶同工酶谱带与菌株致病力之间无相关关系.4个角变菌落与亲本菌落酯酶同工酶谱带相同,两者之间没...
苗则彦赵奎华刘长远朱茂山王艳玲
关键词:黄瓜黑星病菌酯酶同工酶
文献传递
枯草杆菌B18菌株酶类抑菌物质分析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03年
报道了枯草杆菌B18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分泌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已被证明为具有抗病能力的防御酶,可以分解病原真菌细胞壁,杀死病原菌从而达到防病目的。通过对枯草杆菌B18菌株代谢产物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生化测定,证实了该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能够产生具有活性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这两种酶类,为该菌株抗菌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茂山赵奎华刘长远苗则彦吕振环董宝英
关键词:抑菌物质几丁质酶抗菌机理生防细菌
葡萄霜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贾姝于舒怡刘长远赵奎华王平赵达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
辣椒疫病拮抗真菌ASD菌株发酵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王辉刘长远赵奎华金桂华梁春浩关天舒刘丽臧超群
关键词:辣椒疫病拮抗真菌抑制率
不同杀菌剂对辣椒疫病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辣椒疫病菌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辣椒疫病菌的菌丝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甲霜灵、代森锰锌抑制作用最强,其EC值分别为0.6μg/ml、6.93μg/ml。
关天舒赵奎华刘长远梁春浩王辉李柏宏
关键词:辣椒疫病菌杀菌剂抑菌活性
文献传递
葡萄根癌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葡萄根癌病菌核糖体基因间隔片段(16S-23S Ribosomal DNA Intergenic Spacer,ITS)特异区域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葡萄根癌病菌的PCR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组装成快速检测试剂盒。结果表明:只有葡萄根癌病菌能扩增出大小为758 bp的特异性条带,而非葡萄根癌病菌均未能扩增出任何条带。检测灵敏度达10个细菌/μL左右,且稳定性好,经多次反复冻融,扩增条带未发现有明显变化。通过对田间病样进行检测,证实该试剂盒具有操作简便、快速(4 h左右完成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
樊金娟王平刘长远赵奎华梁春浩
关键词:试剂盒
葡萄试管苗繁育技术研究
1989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萄葡无病毒苗木繁育技术,尽早育出葡萄无病毒苗木,加速增殖短缺的病毒鉴别寄主(藤本),准备脱毒试材,保存稀有试验品种以及在无病毒苗木育出后迅速增大群体提供技术储备.
郑怀民赵奎华刘兴远尚洪忠
关键词:葡萄试管苗
辣椒根腐病化学防治田间试验被引量:10
2008年
辣椒根腐病(Fusariumoxysporum Schlecht.)是土传病害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分散粒剂、50%噻菌灵悬浮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均为防治辣椒根腐病的良好药剂。其中,40%氟硅唑乳油、25%丙环唑乳油两种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到80%以上。
陈彦刘长远王晓红孙柏欣纪明山赵奎华苗则彦梁春浩
关键词:辣椒根腐病化学防治
植物病原细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植物病原细菌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孙艳秋赵奎华曹远银刘长远
关键词:植物病原细菌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