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长远

作品数:186 被引量:747H指数:15
供职机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29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6篇葡萄
  • 45篇辣椒
  • 45篇病菌
  • 43篇霉病
  • 35篇霜霉病
  • 30篇葡萄霜霉病
  • 24篇辣椒疫病
  • 20篇白腐病
  • 19篇黄瓜
  • 18篇葡萄白腐病
  • 14篇抑菌
  • 14篇霜霉病菌
  • 14篇炭疽
  • 14篇葡萄霜霉病菌
  • 13篇栽培
  • 13篇杀菌剂
  • 13篇炭疽病
  • 13篇菌株
  • 10篇同源性
  • 9篇疫霉

机构

  • 180篇辽宁省农业科...
  • 86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甘肃省农业科...
  • 3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沈阳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热带农业...
  • 2篇衡水学院
  • 2篇安华农业保险...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镇市植保植...
  • 1篇大石桥市农业...
  • 1篇辽宁省蚕业科...
  • 1篇辽中县农业技...
  • 1篇吉林省农业技...
  • 1篇唐县第一中学

作者

  • 186篇刘长远
  • 103篇赵奎华
  • 92篇梁春浩
  • 80篇王辉
  • 57篇关天舒
  • 52篇苗则彦
  • 44篇刘丽
  • 34篇李柏宏
  • 33篇于舒怡
  • 17篇臧超群
  • 16篇陈彦
  • 15篇傅俊范
  • 11篇邹春蕾
  • 10篇黄玉茜
  • 8篇王丽萍
  • 8篇朱茂山
  • 7篇吕国忠
  • 7篇孙柏欣
  • 7篇孙艳秋
  • 7篇白元俊

传媒

  • 35篇沈阳农业大学...
  • 20篇辽宁农业科学
  • 8篇植物保护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北方园艺
  • 4篇植物病理学报
  • 4篇农药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4篇园艺与种苗
  • 3篇植物保护学报
  • 3篇新农业
  • 3篇农业经济
  • 3篇中国生物防治...
  • 3篇中国植物病理...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果树学报
  • 2篇中国果树
  • 2篇北方果树
  • 2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19篇2015
  • 24篇2014
  • 4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辣椒不同砧木嫁接组合的疫病抗性评价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探明嫁接对辣椒抗疫病性的影响,采用灌根法鉴定7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从中筛选出TANTAN(高抗)、格拉夫特(抗)、CM334(免疫)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和β-1,3-glucanase活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这3种酶在接穗中的活性越高。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后,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β-1,3-glucanase、POD和CAT的活性,其中前3种防御酶在接种后15d,均表现为砧木抗病性越强,接穗中酶活性越高,且高酶活性持续时间越长。
邹春蕾刘长远王丽萍王辉辛彬孙宝山吴振红
关键词:辣椒嫁接砧木疫病防御酶
一种避雨设施对葡萄霜霉病防治的影响
@@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上普遍发上的重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新梢、叶柄、卷须、幼果、果梗及花序等幼嫩部分,可造成叶片早期干枯脱落,严重削弱树势,使葡萄果穗不能正常发育,浆果不能成熟;同时影响枝条成熟、花芽分化、植株...
梁春浩赵奎华刘长远关天舒王辉李柏宏
关键词:避雨设施葡萄霜霉病
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被引量:21
2017年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通过对辽宁省不同葡萄品种进行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情况调查,以期为葡萄抗性品种的选育和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没有对霜霉病完全免疫的品种,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品种间霜霉病的抗性存在差异。供试的65个品种中,室内离体叶片接种评价高抗品种3个,抗病品种23个,感病品种24个,高感品种15个;田间自然发病调查评价高抗品种1个,抗病品种19个,感病品种35个,高感品种10个。欧美杂交品种(系)相对欧亚杂交品种(系)较抗病。
刘丽刘长远王辉关天舒于舒怡李柏宏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抗病性聚类分析
葡萄白腐病基因芯片、流行及微生态制剂研究
<正>葡萄白腐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本文针对该病菌序列、生物芯片、流行动态模型、微生态制剂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1.首次测定了辽宁省葡萄白腐病菌的28S rRNA序列,对不同地区的10个菌株测定结果显示,...
刘长远傅俊范赵奎华
关键词:葡萄白腐病测序基因芯片微生态制剂
文献传递
葡萄无公害安全优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赵奎华刘长远金桂华娄春荣苗则彦梁春浩于天颖郑冶刚庞占荣焦敏刘慧颖陈彦王辉樊金娟孙艳秋孙柏欣
(1)首次确定葡萄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利用系数,提出葡萄测土配方施肥策略;研制出“葡萄膨大专用肥”和“葡萄着色专用肥”2个专用肥配方。(2)首次提出葡萄包膜肥配方及简化施肥技术,施用后产量、品质均优于常量分次施肥,可减少化肥...
关键词:
关键词:葡萄测土配方施肥选育栽培
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研制和开发保护地蔬菜主要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十分必要.该系统利用万维网的Web技术,运用HTML和Java Script语言编制.资料库中病虫害前中后期照片精美全,文字通俗易懂,可自行诊断病虫害.该软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可...
刘长远孟未来赵奎华苗则彦朱茂山王艳玲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保护地蔬菜
文献传递
黄瓜黑星病菌酯酶同工酶测定
用酯酶同工酶测定方法对40个强、中、弱致病力菌株和4个角变菌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菌株均具有相同的三条主酶带和三条次酶带,酯酶同工酶谱带与菌株致病力之间无相关关系.4个角变菌落与亲本菌落酯酶同工酶谱带相同,两者之间没...
苗则彦赵奎华刘长远朱茂山王艳玲
关键词:黄瓜黑星病菌酯酶同工酶
文献传递
枯草杆菌B18菌株酶类抑菌物质分析研究初报被引量:8
2003年
报道了枯草杆菌B18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可分泌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植物真菌病害防治研究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已被证明为具有抗病能力的防御酶,可以分解病原真菌细胞壁,杀死病原菌从而达到防病目的。通过对枯草杆菌B18菌株代谢产物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生化测定,证实了该菌株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能够产生具有活性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这两种酶类,为该菌株抗菌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茂山赵奎华刘长远苗则彦吕振环董宝英
关键词:抑菌物质几丁质酶抗菌机理生防细菌
葡萄霜霉病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贾姝于舒怡刘长远赵奎华王平赵达
关键词:葡萄霜霉病菌致病性分化
辣椒疫病拮抗真菌ASD菌株发酵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王辉刘长远赵奎华金桂华梁春浩关天舒刘丽臧超群
关键词:辣椒疫病拮抗真菌抑制率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