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立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吉林省科委基金农业公益性行业专项“牛羊重大疫病防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杆菌
  • 5篇免疫
  • 3篇动物
  • 3篇毒力
  • 3篇毒力菌株
  • 3篇蹄病
  • 3篇节瘤
  • 3篇节瘤拟杆菌
  • 3篇菌株
  • 3篇坏死梭杆菌
  • 3篇腐蹄病
  • 2篇疫苗
  • 2篇免疫原性
  • 2篇反刍
  • 2篇反刍动物
  • 2篇病毒
  • 1篇动物感染
  • 1篇毒株
  • 1篇对流免疫
  • 1篇对流免疫电泳

机构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吉林农垦特产...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1篇苗立光
  • 8篇刘晓颖
  • 8篇陈立志
  • 7篇王克坚
  • 7篇张洪涛
  • 5篇徐敏
  • 2篇张洪英
  • 1篇崔学哲
  • 1篇赵炳武
  • 1篇王长凤
  • 1篇阎喜军
  • 1篇吴建新
  • 1篇赵传芳
  • 1篇张海玲
  • 1篇张蕾
  • 1篇冯卓
  • 1篇胡博
  • 1篇武华
  • 1篇冷雪
  • 1篇闫喜军

传媒

  • 6篇特产研究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适宜节瘤拟杆菌生长的改良液体培养基被引量:10
2000年
刘晓颖王克坚陈立志苗立光张洪涛
关键词:节瘤拟杆菌反刍动物腐蹄病液体培养基
水貂肠炎病毒NS1基因进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PCR方法,从辽宁省、吉林省、山东省、河北省采集的32份样品中检测出21份水貂肠炎病毒感染阳性样品。每个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共计11份进行NS1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并与已知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11个阳性样品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8%~100.0%和98.5%~100%;本次测序序列和国内毒株MEVB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7%~99.9%和98.7%~99.9%;与国外毒株MEVAbashiri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0%~99.5%和98.7%~99.1%。11份阳性样品中水貂肠炎病毒的NS1基因有24个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11份阳性样品可划分为3个分支。
张海玲张蕾胡博白雪赵建军刘昊徐淑娟苗立光冯卓闫喜军
关键词:水貂肠炎病毒NS1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弹性硬蛋白溶解试验鉴别反刍动物腐蹄病节瘤拟杆菌强毒株
1999年
根据腐蹄病节瘤拟杆菌毒力菌株具有溶解弹性硬蛋白的特性,利用弹性硬蛋白培养基建立了弹性硬蛋白溶解试验,以鉴别节瘤拟杆菌强毒株。试验表明,将不同毒力的菌株同时接种于弹性硬蛋白培养基,蛋白溶解带出现的时间和宽度都显著不同,强毒株大多在7d内,少部分在7~11d内均出现一条明显的蛋白溶解带;而弱毒株在21d内基本上未见蛋白溶解带出现。
王克坚陈立志刘晓颖徐敏徐敏
关键词:腐蹄病节瘤拟杆菌
鹿源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抗原的免疫原性被引量:7
2002年
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厌氧培养后 ,裂解制备抗原 ,在抗原悬液中加入等量福氏完全佐剂 ,配制成乳化抗原 ,以此分别接种 3组 9只家兔 ,并设立对照组。初次免疫后 7d进行第 2次免疫 ,每隔 1周采血 ,检测免疫兔血清中抗体滴度 ,2 8d后免疫兔分别用 2 m L 的 10 8个菌 /m L(2个 ML D)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感染 ,3只对照家兔同时感染相同剂量 ;逐日观察攻毒家兔的变化。结果 ,3只对照家兔于感染后的 12~ 2 1d死亡 ;而 9只免疫兔完全能抵抗毒力菌株的感染 ,6个月后仍存活。试验表明 ,坏死梭杆菌分离株 FN(AB) 94裂解抗原加佐剂后 ,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王克坚刘晓颖陈立志苗立光徐敏张洪涛宁德吉
关键词: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免疫原性
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免疫原对鹿的初步免疫试验被引量:4
2002年
本研究将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厌氧培养后 ,裂解制备抗原 ,与等量福氏完全佐剂混合 ,制备乳化佐剂疫苗。将疫苗分别接种 4头不同年龄的健康成年鹿 (每头接种 4ml)。 3头鹿作为对照组。接种前 ,静脉采血 ,进行对流免疫电泳检查。 30天后 ,分别用 15 0~ 40 0亿菌感染试验动物 ,然后混群饲养观察 ,并定期采血检查被免鹿血清中抗体消长变化。结果对照组鹿分别于 3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而免疫组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 ,6个月仍表现临床健康。 4头免疫鹿 6个月时都能检测到血清抗体 ,3头免疫鹿血清抗体可维持到 7个月后。试验表明 ,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疫苗接种鹿后 ,可刺激鹿产生很好的免疫力 ,从而通过本动物初步证明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 94免疫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可以用于制备坏死杆菌病疫苗。
王克坚陈立志刘晓颖徐敏崔学哲张洪英张洪涛苗立光吴建新
关键词:免疫原性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
鹿魏氏梭菌制苗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对鹿魏氏梭菌DW06 和DW13 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证实 ,两株菌10h厌气肉肝汤培养物毒力最强 ,其毒素滴度分别为1 :28 和1 :27,对小白鼠MLD分别为0 005ml和0 01ml,对家兔MLD为0 3ml;魏氏梭菌的A、B、C型定型血清可抑制两株菌的卵磷脂酶活性 ,55℃30min可使魏氏梭菌毒素失活 ,0 8 %甲醛5d可使毒素完全脱毒 ;两株菌对氧氟沙星、乳酸诺氟沙星敏感 ;血清分型证实两株菌为血清A型 ,用其制备灭活菌苗免疫家兔 ,能够抵抗1个MLD魏氏梭菌毒素的攻击 。
阎喜军闫新华王长凤赵传芳苗立光刘艳环
关键词:魏氏梭菌生物学特性
鹿源坏死梭杆菌毒力菌株FN(AB)94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被引量:8
2001年
将坏死梭杆菌 FN( AB) 94分离株以 1 0 6、1 0 7、1 0 8、1 0 9个 /m L等不同菌量 ,于耳后根颈部皮下分别接种于 4组健康实验家兔 ,每组 3只 ,逐日观察感染家兔的发病情况。结果 ,1 0 8、1 0 9个 /m L菌量感染组家兔 ,在接种后 9~ 6 8d内先后死亡 ,6 8d死亡家兔的病理变化明显 ,并从死亡家兔内脏及脓汁中 ,应用触片及分离培养均检到长丝状及小杆状等多形态典型的坏死梭杆菌 ;1 0 7个 /m L感染家兔仅表现体重减轻 ,1 0 6个 /m L感染家兔无明显临床表现。由此表明 ,坏死梭杆菌 FN( AB) 94分离株具有很强的感染毒力 ,对家兔的最小致死量为 1 0 8个 /m L,耳后根颈部皮下接种是适宜的感染途径 。
王克坚苗立光陈立志刘晓颖张洪涛徐敏
关键词:坏死梭杆菌家兔疫苗免疫
腐蹄病A型节瘤拟杆菌纤毛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以腐蹄病A型节瘤拟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根据设计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出了大小约0.78kb的基因片段,用T_4DNA连接酶将PCR产物与pGEM-T-Easy载体连接,构建了重组质粒。并以EcoRV和SalI双酶切重组质粒鉴定目的基因的插入方向。经序列测定,克隆的目的基因片段为Pili基因。
张洪涛陈立志苗立光刘晓颖王克坚
关键词:腐蹄病基因克隆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腐蹄病病原菌株的分离培养与厌氧特性被引量:2
2000年
反刍动物腐蹄病是由严格厌氧性病原菌节瘤拟杆菌引起的牛、羊、鹿等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在我国已成为反刍动物养殖业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国内近几年才对本病进行细致的研究。分离鉴定该病病原菌需要严格厌氧条件和一些特殊的操作技术。本文就节瘤拟杆菌分离培养的厌氧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和温度、病料采集和运送、分离鉴定分离株及菌株保存等的原则和要求作一简单阐述 。
王克坚刘晓颖陈立志张洪涛徐敏苗立光
关键词:节瘤拟杆菌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诊断兔瘟病被引量:5
2000年
人工感染兔瘟病料经反复冻融,氟碳乳化和盐洗处理后,提纯病毒作为抗原,与兔血清在巴比妥缓冲液中泳动0.5~1h,8份高免兔阳性血清均形成一条清晰灰白色沉淀线,阴性血清无沉淀线形成,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追踪检测用兔瘟灭活苗免疫3个月的家兔体内抗体,结果检出率达到87.5%。从而初步建立了用于兔瘟检测的对流免疫电泳诊断方法。
张洪英刘晓颖陈立志张洪涛苗立光
关键词:兔瘟对流免疫电泳检出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