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练硝

作品数:29 被引量:115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生物学
  • 6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大绒鼠
  • 7篇姬鼠
  • 7篇高山姬鼠
  • 5篇冷驯化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2篇代谢
  • 2篇行政
  • 2篇植酸
  • 2篇植酸酶
  • 2篇树鼩
  • 2篇饲料
  • 2篇酸酶
  • 2篇体重
  • 2篇中缅树鼩
  • 2篇自然科学
  • 2篇自然科学基金
  • 2篇最大代谢率
  • 2篇消化道形态
  • 2篇小型哺乳动物

机构

  • 29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大理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9篇练硝
  • 17篇王政昆
  • 13篇朱万龙
  • 11篇贾婷
  • 6篇王蓓
  • 6篇蔡金红
  • 5篇徐伟江
  • 4篇王睿
  • 4篇刘春燕
  • 3篇夏涛
  • 2篇黄遵锡
  • 2篇谢静
  • 2篇张麟
  • 2篇龚正达
  • 2篇姜文秀
  • 2篇慕跃林
  • 1篇孟丽华
  • 1篇王海
  • 1篇舒相华
  • 1篇李琮

传媒

  • 5篇云南科技管理
  • 4篇兽类学报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管理观察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饲料研究
  • 1篇Curren...
  • 1篇四川动物
  • 1篇Journa...
  • 1篇生物过程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山姬鼠冷诱导最大代谢率的季节性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rate)对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具有关键作用。本实验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夏季和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高山姬鼠夏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9.58±1.97mlO2/g.h,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12.35±1.09mlO2/g.h。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冬夏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栖息于横断山脉的高山姬鼠由于受到低温的胁迫,导致其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季节性变化较大。
朱万龙王蓓张麟贾婷王睿蔡金红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最大代谢率高山姬鼠啮齿类动物季节性波动地理分布
高山姬鼠冷驯化过程中的能量收支被引量:19
2007年
为探讨栖息于横断山地区高山姬鼠的能量代谢特征,采用食物平衡法,在冷驯化条件下,对其能量收支进行了测定。分别测定了冷驯化(5±1℃,42d)过程中,高山姬鼠体重、体温、每日摄入能、消化能、消化率、粪便能及可代谢能、可代谢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高山姬鼠的体重和体温降低,28d时达到最低值后保持稳定,其中体重在冷驯化14d时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28d时平均比对照组降低了15.5%,体温在14d后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每日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升高,三者均在冷驯化14d后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21d时达到最高后保持稳定。粪便能、消化率和可代谢率在冷驯化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高山姬鼠在冷暴露过程中,通过降低体重减少绝对能量需求;通过降低体温减少用于维持体温恒定所消耗的能量;通过增加能量摄入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高山姬鼠在冷驯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与其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横断山区小型哺乳动物在低温胁迫下的生存机制和适应对策。
王蓓徐伟江姜文秀练硝蔡金红尹锡全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冷驯化
褐色脂肪组织分化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主要有两种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又分为内脏和皮下两大类)和褐色脂肪组织;相对于内脏白色脂肪组织,皮下白色脂肪组织和褐色脂肪组织有利于改善糖代谢和能量消耗。人体内出现两种褐色脂肪组织的分化途径。BMP7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7)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transforming growth,TGF-β)的多功能分泌型信号分子,在胚胎发生、个体形成、非对称器官的形成、胚胎的发育和损伤组织的修复中起关键作用。最近发现BMP7能促进褐色脂肪细胞的分化,可能是由于BMP7诱导PRDM16及PGC-1α等的基因表达,进一步增加了UCP1等基因的表达,最终诱导褐色脂肪细胞中线粒体的生物生成和随后的细胞分化。这些研究显示通过激活 BMP7和PRDM16 来增加褐色脂肪组织在治疗肥胖及相关疾病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最近采用监测癌症及癌症转移的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与(或)X-射线断层显像技术(18F-FDG-PET/CT)扫描技术并结合定位组织取样进行分子鉴定发现在成年人体内的确存在有功能活性的褐色脂肪组织,人们将其作为一个寻找治疗肥胖症新方法的重要靶标。
张麟朱万龙蔡金红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
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产热和能量代谢特征被引量:20
2008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冷驯化(5℃±1℃)条件下,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能量收支、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和肝脏线粒体呼吸。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的进行,大绒鼠的体重、体温降低;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增加;BMR和NST增加;肝脏线粒体呼吸状态Ⅲ呼吸先增加,28天后趋于平稳;线粒体状态Ⅳ呼吸先增加,28天后下降。说明在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采取适当降低体重和体温、增加能量摄入、增加BMR和NST产热的对策来维持能量平衡。
朱万龙贾婷李宗翰徐伟江练硝王政昆尹锡全
关键词:大绒鼠冷驯化产热能量代谢
技术进步与云南省经济增长
2007年
文章对影响云南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进行了定量的测算,对技术进步在云南经济增长中的份额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如何加快云南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夏涛王晓萍练硝
关键词:技术进步经济增长
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滞后的成因
2017年
城市的就业机会与服务能力吸引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由于农民在城市的福利待遇不高以及城市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孩子和老人等弱势群体留守在家,这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原因。这些孩子被迫与父母分开,导致孩子生理、心理都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重视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与生活水平,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补位家庭管理、学校管理的缺失,实行对于留守儿童的社会教育,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本文将主要探讨政府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滞后的成因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意见与措施。
练硝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城市化身心健康
云南师范大学1986-1998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绩效分析
1999年
练硝
关键词:自然科学基金
2013-2015年云南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情况浅析被引量:3
2016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的设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同时也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科学研究资助类型。通过对2013-2015年间云南省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总体情况、资助项目的学科方向及机构类型等数据分析,探究地区基金对云南省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成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云南省基础科学研究的总体水平提高,以科技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面对"十三五"发展中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练硝王兴华
横断山区高山姬鼠消化道形态的季节动态被引量:12
2009年
为探讨栖息于横断山地区高山姬鼠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对野外条件下高山姬鼠消化道各项指标进行了测定。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季节高山姬鼠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结果表明:高山姬鼠消化道特征存在季节性变化,胃、小肠、大肠的各项指标及盲肠去内容物重、干重均于食物质量较好的6月、9月份较高;盲肠长度和含内容物重于3月、11月份较高。高山姬鼠在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繁殖等胁迫因子影响下,通过增加食物摄入、调节消化道形态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高山姬鼠的消化道在不同季节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说明其有能力适应低纬度高海拔,年平均温度较低的生存环境。
王蓓朱万龙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高山姬鼠消化道
中缅树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为探讨栖息于昆明禄劝地区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在2008年6月和12月(夏季和冬季)分别对自然环境中缅树鼩的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等消化道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缅树鼩消化道特征冬季和夏季存在变化,随着温度降低、食物质量下降,中缅树鼩的小肠长度和重量增加;各器官重量均在冬季最大;中缅树鼩在受到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等因子胁迫下,通过调节消化道长度和重量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中缅树鼩的消化道在冬季和夏季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及消化对策对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蔡金红朱万龙谢静贾婷王睿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消化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