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婷

作品数:17 被引量:107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大绒鼠
  • 5篇树鼩
  • 5篇中缅树鼩
  • 3篇代谢
  • 3篇小型哺乳动物
  • 3篇冷驯化
  • 3篇姬鼠
  • 3篇高山姬鼠
  • 3篇哺乳动物
  • 2篇蒸发失水
  • 2篇失水
  • 2篇体温调节
  • 2篇体重
  • 2篇头骨
  • 2篇能量代谢
  • 2篇最大代谢率
  • 2篇线粒体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代谢率

机构

  • 17篇云南师范大学
  • 2篇大理学院
  • 1篇西昌学院
  • 1篇昆明动物园

作者

  • 17篇贾婷
  • 17篇王政昆
  • 16篇朱万龙
  • 11篇练硝
  • 5篇王睿
  • 4篇刘春燕
  • 4篇蔡金红
  • 3篇徐伟江
  • 3篇肖彩虹
  • 2篇孟丽华
  • 2篇王蓓
  • 2篇谢静
  • 2篇龚正达
  • 1篇王海
  • 1篇杨晓密
  • 1篇柳鹏飞
  • 1篇钮建然
  • 1篇黄春梅
  • 1篇李宗翰
  • 1篇王重力

传媒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兽类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四川动物
  • 1篇Journa...
  • 1篇野生动物生态...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探讨昆明禄劝地区树鼩的分类意义被引量:9
2008年
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地区30只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细胞色素b(Cytochromeb,Cytb)基因全序列(1 140 bp)的遗传分析,对禄劝地区中缅树鼩Cytb基因特征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禄劝地区中缅树鼩Cytb基因包含3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占全序列的2.81%,其转换/颠换为10.4。基于Cytb基因的遗传距离构建的分子系统树显示,本实验研究的中缅树鼩是一个独立的分类单位而非普通树鼩(T.glis)的亚种;同时显示攀鼩目(Scandentia)与皮翼目(Dermoptera)亲缘关系较近。
贾婷杨晓密李宗瀚朱万龙肖彩虹刘春燕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细胞色素B基因分子系统树
横断山两种小型哺乳动物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
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为横断山小型哺乳动物的代表。本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实验室模拟干燥环境,测定大绒鼠和高山姬鼠在不同温度下的蒸发失水与能量代谢,从而初步探讨大绒鼠和高山姬鼠的蒸发失水与体温调节的机制。结果表明:大绒鼠和高山姬鼠体...
朱万龙贾婷王政昆
文献传递
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的产热和能量代谢特征被引量:20
2008年
本文主要研究了冷驯化(5℃±1℃)条件下,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的能量收支、基础代谢率(BMR)、非颤抖性产热(NST)和肝脏线粒体呼吸。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的进行,大绒鼠的体重、体温降低;摄入能、消化能、可代谢能增加;BMR和NST增加;肝脏线粒体呼吸状态Ⅲ呼吸先增加,28天后趋于平稳;线粒体状态Ⅳ呼吸先增加,28天后下降。说明在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采取适当降低体重和体温、增加能量摄入、增加BMR和NST产热的对策来维持能量平衡。
朱万龙贾婷李宗翰徐伟江练硝王政昆尹锡全
关键词:大绒鼠冷驯化产热能量代谢
中缅树鼩头骨及下臼齿几何形态与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0
2013年
共选取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190个中缅树鼩头骨和32颗臼齿(第二、第三下臼齿),运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其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薄片样条分析,同时运用统计软件SPSS15.0对头骨和臼齿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探讨头骨及臼齿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头骨侧面在研究多种群头骨形态时更适宜,更有参考价值;经过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形变多集中在鼻骨和臼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中缅树鼩头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同时,对臼齿的分析显示,臼齿形态具有地区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中缅树鼩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有关。综上,云南、贵州和广西地区的中缅树鼩的头骨具有形态变异,并且差异仅仅发生在种群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其对特定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
朱万龙贾婷黄春梅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头骨臼齿
高山姬鼠冷诱导最大代谢率的季节性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rate)对于动物的生存、繁殖和分布具有关键作用。本实验用开放式呼吸仪测定了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夏季和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高山姬鼠夏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9.58±1.97mlO2/g.h,冬季的冷诱导最大代谢率为12.35±1.09mlO2/g.h。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冬夏之间差异显着。结果表明:栖息于横断山脉的高山姬鼠由于受到低温的胁迫,导致其冷诱导最大代谢率季节性变化较大。
朱万龙王蓓张麟贾婷王睿蔡金红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最大代谢率高山姬鼠啮齿类动物季节性波动地理分布
中缅树鼩消化道长度和重量变化被引量:10
2010年
为探讨栖息于昆明禄劝地区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消化道特征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在2008年6月和12月(夏季和冬季)分别对自然环境中缅树鼩的胃、小肠、大肠、盲肠的长度、含内容物重、去内容物重、干组织重等消化道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中缅树鼩消化道特征冬季和夏季存在变化,随着温度降低、食物质量下降,中缅树鼩的小肠长度和重量增加;各器官重量均在冬季最大;中缅树鼩在受到低温、食物质量下降等因子胁迫下,通过调节消化道长度和重量来满足能量需求的增加,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中缅树鼩的消化道在冬季和夏季中表现出的变化模式及消化对策对其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蔡金红朱万龙谢静贾婷王睿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消化道
横断山地区同一分布的四种小型哺乳动物基础代谢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实验测定了横断山的大绒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中缅树鼩的基础代谢率。结果表明:大绒鼠、高山姬鼠、中华姬鼠和中缅树鼩的基础代谢率分别为1.92±0.1 ml O2/g.h,2.7±0.5 ml O2/g.h,2.97±0.6 ml O2/g.h,1.38±0.07 ml O2/g.h。通过四种小型哺乳动物体重和基础代谢率的比较统计分析后表明它们在横断山环境中出现了趋同适应。
朱万龙王蓓谢静贾婷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基础代谢率体重
云南不同地区中缅树鼩头骨形态特征的比较被引量:11
2009年
中缅树鼩为东洋界热带亚热带特有类群。本研究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分布于滇中高原(禄劝县)和横断山地区(剑川县、丽江市和云龙县)的中缅树鼩头骨侧面、腹面、背面及下颌侧面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函数分析显示头骨侧面和下颌侧面更适宜于区分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经过薄片样条法分析显示形变多集中在鼻骨和臼齿,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存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适应;经多维尺度分析显示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头骨有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中缅树鼩生活环境的经度和纬度有关。因此,滇中高原和横断山地区的中缅树鼩从头骨形态上可以区分开来,并且差异仅仅发生在种群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其对特定生态环境的形态适应。
贾婷林爱青王睿朱万龙肖彩虹刘春燕孟丽华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中缅树鼩头骨
冷驯化对大绒鼠代谢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主要研究了在冷驯化49天下(5±1℃)横断山的固有种-大绒鼠代谢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冷驯化时间延长,大绒鼠的体重、体温降低;BMR和NST增加,这些说明在冷驯化条件下,大绒鼠采取适当降低体重和体温、增加BMR和NST产热等途径来维持能量代谢平衡。这种能量对策很可能是横断山小型啮齿动物特殊的能量对策,对其生存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朱万龙贾婷徐伟江练硝王政昆
关键词:大绒鼠冷驯化代谢率
昆明动物园笼养倭蜂猴的能量代谢被引量:3
2009年
The Pygmy loris(Nycticebus pygmaeus) is a small prosimian living in Vietnam,Laos,eastern Cambodia and the south of part China. In China it is only found in Pingbian,Hekou,Jinping,Luchun of Yunnan Province. As N. pygmaeus is seriously threatened by hunting,trade and habitat destruction,it is listed in AppendixⅡ of CITES,and in 2006 the IUCN classified it as "vulnerable". But the Pygmy loris is nocturnal which creates difficulties to study in the fiel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metabolism in N. pygmaeus,the energy intake,digestable energy intake and digestability were estimated by means of feeding trials in Kunming Zoo. The results obtained mainly were as follows:N. pygmaeus intook dry food averaged 9.28±0.48 g per day. Therefore they were estimated to gain 160.94±8.05 kJ/d from food intake,and earn 34.00±7.74 kJ digestable energy intake per day with 82.84±1.98% of the digestability. 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metabolism in N. pygmaeus of cage are possibly related with their body mass,climate,habitat,and might be considered as the adaptive characteristics to their survival environment in tropical semi-evergreen and secondary forests.
肖彩虹王睿王政昆柳鹏飞楚永兴钱良超蔡金红刘春燕孟丽华钮建然贾婷朱万龙
关键词:倭蜂猴能量代谢适应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