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雍

作品数:8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3篇肝移植
  • 2篇胆道
  • 2篇胆道外科
  • 2篇胆管
  • 2篇胆囊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小鼠
  • 2篇脑死
  • 2篇脑死亡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道外科手术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肿瘤
  • 1篇胆囊良性疾病
  • 1篇胆囊腺鳞癌
  • 1篇胆囊肿瘤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石雍
  • 7篇梁雨荣
  • 4篇史宪杰
  • 3篇马焕先
  • 3篇周林
  • 2篇潘可
  • 2篇葛新兰
  • 2篇李崇辉
  • 1篇顾万清
  • 1篇吕少诚
  • 1篇柏佳
  • 1篇徐明月
  • 1篇王敬
  • 1篇董家鸿
  • 1篇齐瑞兆
  • 1篇李文杰

传媒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Ki-67在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程度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Ki-67在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程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冷保存1 h组、冷保存6 h组各36只。每组行肝移植手术,分别在术后1 d、3 d、5 d取肝标本,将不同时间获取的标本分为冷保存1 h下移植后1 d组(A)、移植后3 d组(B)、移植后5 d组(C);冷保存6 h下移植后1 d组(D)、移植后3 d组(E)、移植后5 d组(F),运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大鼠肝进行染色,运用Image J软件进行阳性新生肝细胞计数,比较各组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 A组、B组、C组阳性细胞表达率逐渐升高(4.97%±2.34%,9.65%±1.68%,19.27%±2.94%);D组、E组、F组阳性细胞表达率呈上升趋势,其中D组与F组(19.24%±3.08%vs 32.97%±6.05%,P<0.01)、E组与F组(21.98%±3.14%vs32.97%±6.05%,P<0.0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对比可见D组、E组、F组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显著高于A组、B组、C组(19.24%±3.08%vs 4.97%±2.34%,21.98%±3.14%vs 9.65%±1.68%,32.97%±6.05%vs 19.27%±2.94%;P均<0.01)。结论 Ki-67表达率可反映大鼠肝移植后肝细胞再生情况。
苏一男李崇辉石雍葛新兰柏佳潘可梁雨荣
关键词:肝移植KI-67肝再生
胆囊腺鳞癌29例临床诊治经验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胆囊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经验,初步探讨男性和女性胆囊腺鳞癌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差异。方法以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9例胆囊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分男女患者组对术前的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术后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采用student’t检验(正态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以SPSS统计软件18.0为分析手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9例患者中,26例行根治性手术,3例行姑息性手术,肿瘤标记物水平、肿瘤大小、分期、是否合并结石、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程度,男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Her-1阳性9例(9/11),Her-2阳性5例(5/11),CK18阳性8例(8/9),CK19阳性7例(7/8),VEGF 3例(3/3),Heptocyte阳性0例(0/5),术后总生存期为(4.56±1.67)个月,其中男患者组(3.63±1.54)个月,显著低于女患者组(5.42±1.30)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胆囊腺鳞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以局部侵犯为主,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男女虽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但预后具有一定差异。
史海达史宪杰周林马焕先梁雨荣石雍徐明月齐瑞兆
关键词:胆囊肿瘤胆道外科手术预后
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单中心23年回顾性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3年间收治胆道外科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情况,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发展现状。方法根据相关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连续11419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胆道外科23年间的病种分布情况。进而以2003年12月31日为界限,将患者分为早期腹腔镜手术组和近期腹腔镜手术组,对2组患者的疾病种类等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解放军总医院胆道外科1992年4月~2014年12月这23年间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共11419例,占同期胆道外科手术患者的56.3%。其中男性4701例,女性6718例,女∶男=1.43∶1;年龄6~93岁,平均年龄50.9岁;(2)在所有患者中,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80.83%和12.53%。胆囊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84.81%,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为34.91%,而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腹腔镜手术率较低;(3)在所行腹腔镜术式中,LC手术占据绝大部分,约96.18%;其次为肝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术式,一期缝合术占1.38%,传统的T管引流术占0.90%,而经胆囊管取石占0.72%。对于恶性肿瘤而言,腹腔镜技术还主要用于术中探查,占0.34%;(4)通过早期和近期两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尤其是胆囊良性疾病和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使用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其逐渐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成为治疗胆道外科常见良性疾病的金标准。
史海达史宪杰吕少诚马焕先梁雨荣周林石雍
关键词:胆道外科开腹手术胆囊良性疾病肝外胆管结石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胃十二指肠动脉搭桥在肝动脉重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动脉搭桥重建肝动脉在肝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经验,为肝胆外科医生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正确运用动脉重建方法提供帮助。方法通过胃十二指肠动脉搭桥重建肝动脉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回顾分析伴有肝动脉受侵超过2cm的患者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重建肝动脉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受累动脉均为肝右动脉,动脉受累长度均≥2cm;所有动脉重建手术均一次性吻合成功,平均吻合时间为(23.0±3.i)min。术后患者胃管引流量及胃肠蠕动功能均无异常表现,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常规复查腹部增强CT,术后长期随访无动脉血栓等并发症形成。结论取胃十二指肠动脉移植物作搭桥重建肝动脉能够降低血管重建相关并发症,且对胃肠功能几乎没有影响,是肝门部胆管癌肝动脉重建的最佳选择。
梁雨荣石雍王敬史宪杰董家鸿顾万清
关键词:胆管肿瘤肝动脉血管重建
特殊部位肝脏肿瘤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下特殊部位肝癌射频消融术的4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发397例,多发99例,共652个瘤体。肿瘤分别位于肝内大血管、肝门、膈顶区、胆囊区、靠近结肠或胃区及肝脏表面等位置,肿瘤直径为(2.8±1.3)cm。结果496例患者中,共652个癌肿灶,均成功完成全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手术时间为(55.2±9.6)min,射频时间为(35.3±8.6)min。均未出现大出血、胆漏、胃肠道烧灼、膈肌损伤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完全有效389例.部分有效107例,总有效率为100%。全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和88.5%.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9%和80.8%。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特殊部位肝脏肿瘤安全、有效、经济、微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史海达史宪杰马焕先梁雨荣周林石雍
关键词:肝肿瘤导管消融术腹腔镜检查
辅助性T细胞17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是最近发现的一类CD4阳性T细胞亚群。Th17分泌以IL-17A为主的多种细胞因子,并通过这些细胞因子实现其生物学效应。本文系统回顾分析了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表明,Th17与急、慢性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排斥反应的新靶点,并为免疫耐受的诱导提供新思路。
石雍梁雨荣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17排斥反应免疫耐受
稳定小鼠缓慢颅内加压法脑死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改良小鼠脑死亡模型,分享脑死亡建模和维护经验。方法 C57BL/6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脑死亡组(n=25)和假手术组(n=10),颅内插入2F Fogarty球囊导管并应用缓慢持续颅内加压法建立小鼠脑死亡模型,经口腔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颈静脉补液维持脑死亡状态,颈动脉插管监测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假手术组插入球囊导管但不加压,光镜下观察供肝组织学改变(HE染色)。结果颅内加压20 min后成功诱导小鼠脑死亡,对应的球囊内平均液体量为(105.77±21.57)μl。濒临脑死亡期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迅速升高达峰值后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128.28±17.16)mm Hg(1 mm Hg=0.133 k Pa)和(434.16±55.75)次/min,均显著高于对应点的假手术对照组(均P=0.000)。在4 h的观察期内,72%(18/25)的小鼠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未发生死亡事件。脑死亡小鼠供肝呈轻度的局部缺血性损伤(水肿、淤血、炎症浸润),假手术对照组小鼠供肝缺血性损伤程度较脑死亡组轻。结论本研究建模技术降低了手术难度和手术并发症,小鼠脑死亡模型稳定、可靠、具有可重复性。
石雍李崇辉肖年军李文杰梁雨荣潘可葛新兰
关键词:脑死亡小鼠肝移植血流动力学
脑死亡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脑死亡状态下肝脏保护性因子表达初步研究
目的:脑死亡供体(Donors of brain death,DBD)是现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脑死亡(Brain death,BD)至供体器官损伤及影响器官移植后效果的潜在分子机制还远未被阐述清楚,...
石雍
关键词:脑死亡动物模型肝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