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杨

作品数:21 被引量:84H指数:6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腺癌
  • 11篇乳腺
  • 11篇乳腺癌
  • 7篇乳腺肿
  • 7篇乳腺肿瘤
  • 7篇肿瘤
  • 7篇腺肿瘤
  • 5篇基因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预后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甲状腺
  • 4篇甲状腺癌
  • 3篇休克
  • 3篇休克复苏
  • 3篇血清
  • 3篇血性
  • 3篇失血
  • 3篇失血性

机构

  • 17篇沧州市中心医...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邢台医学高等...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21篇白杨
  • 7篇耿翠芝
  • 6篇戴殿禄
  • 5篇崔国忠
  • 5篇李杰
  • 5篇马国明
  • 5篇张博
  • 5篇刘永红
  • 5篇王旭鹏
  • 4篇桑梅香
  • 4篇王小玲
  • 4篇张立民
  • 3篇王桂兰
  • 3篇丁明剑
  • 3篇杨文华
  • 2篇李春晓
  • 2篇杨猛
  • 2篇孙文波
  • 2篇张冬雪
  • 1篇孙玉巧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钼靶微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 通过研究乳腺钼靶显示微钙化的乳腺癌的临床生物学行为,为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寻找新的指标.方法 对315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钼靶摄影机常规摄取乳腺轴位、斜位片,判断有无微钙化,并与肿瘤类型、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ER、PR、C-erbB-2等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各临床指标与钼靶钙化的关系.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导管内癌组中微钙化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P〈0.05).微钙化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以I期为对照,II期OR=1.822(95% CI 1.013~3.276),III期OR=3.646(95% CI 1.772~7.503),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OR=1.761(95%CI 1.124~2.760),P〈0.05].微钙化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1.710(95%CI 1.078~2.712),P〈0.05],与P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OR =1.597(95%CI 1.023~2.494),P〈0.05].结论 钼靶微钙化阳性患者更倾向于临床分期晚、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阳性表达,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白杨李静艳崔国忠杨猛戴殿禄
关键词:微钙化乳腺癌预后
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内皮抑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与预后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癌预后不良患者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甲状腺癌患者115例,根据甲状腺癌预后指数分为预后良好组(n=69)和预后不良组(n=46)。另选同期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理特征及血清VEGF、ES水平情况,分析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指数与VEGF、ES间的相关性。结果预后不良组有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在Ⅲ期以上、复发的患者比率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血清VEGF、E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VEGF、ES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指数与VEGF和ES呈明显正相关。
张博苏俊平白杨刘永红李杰
关键词:甲状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预后
VX-765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评价VX-765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9~10周龄,体重350~4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组)、VX-765组(V组)和溶剂对照组(C组)。股静脉放血至MAP为25~35 mmHg并维持60 min,将收集的血液在15 min内回输体内达到初始血压水平进行复苏,必要时输注生理盐水,建立失血性休克复苏模型;V组和C组复苏结束后立即向股静脉注射VX-765 1 mg/kg或等量0.4%聚乙二醇(VX-765溶剂)。于复苏结束后12 h时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取大脑皮质,采用免疫荧光法确定神经元焦亡率,T2加权成像法检测皮质水肿程度,复苏后7 d时每组余6只大鼠采用旷场实验测定认知功能。结果与S组比较,H组、V组和C组复苏后12 h时皮质神经元焦亡率升高,水肿程度增加,复苏后7 d时大鼠中央格路程和直立次数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P<0.05);与H组和C组比较,V组复苏后12 h时皮质神经元焦亡率降低,水肿程度降低,复苏后7 d时大鼠中央格路程和直立次数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P<0.05)。结论 VX-765可改善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与抑制皮质神经元焦亡有关。
于红郑维朝张冬雪白杨王旭鹏白晶张立民
关键词:复苏术大脑皮质神经元
Bax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2014年
目的探讨促凋亡基因Bax启动子区G(-24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axG(-248)ASNP的3个基因型(AA、AG和GG基因型),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相关联,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分布。结果AG+AA型在肿瘤大小T〉2cm、临床分期Ⅱ~Ⅲ期、淋巴结转移阳性、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组中的比率均低于GG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蛋白表达水平组进行分层分析,AG+AA型和GG型的分布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AA基因型可能与乳腺癌肿瘤较小、临床分期较早、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和C—erbB2蛋白阴性表达相关。
白杨崔国忠戴殿禄桑梅香耿翠芝
关键词:BAX单核苷酸多态性乳腺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及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情况,阐明TGF-β1的表达强度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TGF-β1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阳性率的变化,与非三阴型组对照,分析其与三阴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TGF-β1处理MDA-MB-231,测定其处理前后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及信号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在三阴型乳腺癌患者癌灶组织中TGF-β1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非三阴组(P<0.05),并且通过5年的随访研究,TGF-β1的表达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家族史、肿瘤大小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腋下淋巴结转移则呈显著相关(P<0.05),其高表达率越高,五年无瘤生存率越低,TGF-β1能够促进MDA-MB-231细胞的侵袭转移,且Smad2蛋白和P38蛋白表达增高。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TGF-β1表达高表达率与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和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呈显著相关,并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TGF-β1能够能够增强MDA-MB-231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Smad2蛋白通路和P38信号通路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崔国忠丁明剑白杨杨文华杨猛戴殿禄
关键词:TGF-Β1迁移
Bcl-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酸多态性(sn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3个基因型(即AA、AC和CC),并与临床生物学指标相关联,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按腋淋巴结转移个数进行分层分析,AA型和AC+CC型在无转移、1~3个转移、≥4个转移组中分别占26.8%、47.8%、52.6%和73.2%、52.2%、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7,P=0.042);与AC+CC型相比,AA型在≥4个转移组OR值为3.041(95%CI:1.072~8.626)。在组织学分级中,AA型和AC+CC型在Ⅰ~Ⅱ级、Ⅲ级中分别占30.9%、57.9%和69.1%、42.1%,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5,P=0.025);与AC+CC型相比,AA型在肿瘤分化Ⅲ级组中OR值为3.082(95%CI:1.122~8.465)。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C-erbB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发现AA型和AC+CC型的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5,χ2=1.504,χ2=1.16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基因C(-938)A SNP的AA基因型与其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和肿瘤组织分化较差相关。
白杨戴殿禄马国明王桂兰桑梅香王小玲耿翠芝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因,BCL-2
治疗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治疗前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3月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确诊并接受新辅助化疗和乳腺癌保乳或改良根治术的119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术后病理分为pCR组(n=19)和非pCR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IRI。依据治疗前SIRI分为SIRI≤0.25(n=10)、0.26~0.50(n=42)、0.51~0.75(n=29)、0.76~1.00(n=19)及>1.00(n=19)共5组,比较5组患者的pCR率。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治疗前SIRI与pC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pC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SIRI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CR的预测价值。结果pCR和非pCR两组患者在肿瘤大小(Z=2.26,P=0.024)、腋窝淋巴结转移(χ^(2)=5.73,P=0.01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χ^(2)=8.77,P=0.003)、Ki-67(Z=2.68,P=0.007)、细胞学核分级(χ^(2)=5.08,P=0.024)、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Z=2.44,P=0.015)、治疗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Z=3.04,P=0.002)及治疗前SIRI(Z=3.29,P=0.001)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SIRI≤0.25组的pCR率为50%(5/10),0.26~0.50组为21%(9/42),0.51~0.75组为10%(3/29),0.76~1.00组为11%(2/19),>1.00组为0(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06)。患者治疗前SIRI与pCR呈负相关(r=-0.30,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OR=0.50,95%CI为0.28~0.89,P=0.019)、腋窝淋巴结转移(OR=5.43,95%CI为1.19~24.83,P=0.029)、HER-2(OR=7.54,95%CI为1.65~34.36,P=0.009)、Ki-67(OR=1.03,95%CI为1.01~1.05,P=0.008)、细胞学核分级(OR=0.20,95%CI为0.04~0.92,P=0.038)、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OR=0.54,95%CI为0.32~0.92,P=0.023)、治疗前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OR=0.00,95%CI为0.00~0.01,P=0.007)及治疗前SIRI(OR=0.03,95%CI为0.00~0.37,P=0.007)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pCR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
刘永红薛玲博白杨靳健臧春霞张博李杰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炎症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和P53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二者与乳腺癌患者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乳腺癌组,30例乳腺增生女性作为乳腺增生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乳腺癌患者于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变化,与乳腺增生组对照,说明其治疗前后的浓度变化及与乳腺癌各项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中外周血中TGF-β1及P53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乳腺增生组(P<0.05),且经过有效的治疗后,二者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转移与否有显著的关联(P<0.05),与乳腺癌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表达无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的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含量呈正相关(r=0.348,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TGF-β1与P53蛋白的含量显著增高,且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腋下淋巴结是否转移显著相关,能够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新的靶点及思路。
丁明剑杨文华白杨崔国忠戴殿禄
关键词:TGF-Β1P53乳腺肿瘤酶联免疫吸附
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与甲状腺癌的相关性及其危险因素,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择52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析良性结节、恶性结节的钙化类型及比例,并分析甲状腺结节合并微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526例术前B超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恶性肿瘤者148例。良性结节微钙化率较低;恶性结节微钙化率为52.7%,其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45岁、单发结节、血流丰富、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对于经B超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综合评估其临床特征,若年龄≥45岁、单发结节、微钙化、血流丰富且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高度警惕甲状腺癌,此时可考虑手术进行病理确诊,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张博苏俊平白杨刘永红李杰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微钙化甲状腺癌
Bcl-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抑制凋亡基因Bcl-2启动子区C(-938)A单核苷多态性(SNP)与河北省乳腺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检测113例乳腺癌患者Bc...
白杨戴殿禄马国明王桂兰桑梅香王小玲耿翠芝
关键词:PCR-RFLPBCL-2单核苷酸多态性乳腺癌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