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林

作品数:1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包
  • 2篇心包穿刺
  • 2篇心包积液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律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储备
  • 2篇血流储备分数
  • 2篇综合征
  • 2篇介入
  • 2篇基因
  • 2篇积液
  • 2篇冠脉
  • 2篇冠心病
  • 1篇导管
  • 1篇导丝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研究

机构

  • 12篇南京市胸科医...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王林林
  • 8篇吴晓馗
  • 7篇戴剑
  • 6篇黄进
  • 3篇曹克将
  • 3篇李翔宇
  • 2篇丁畅
  • 2篇李小荣
  • 2篇范乐明
  • 2篇王倩
  • 2篇汤涌
  • 2篇杜为
  • 2篇陆治平
  • 2篇李勇
  • 2篇王治
  • 2篇朱铁兵
  • 2篇张健
  • 1篇曹恒献
  • 1篇王君
  • 1篇马文珠

传媒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辽宁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患者为冠心病组(A组,80例);其中,单支病变亚组36例(A1组),多支病变亚组44例(A2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为对照组(C组,75例)。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计算ApoB与ApoAI的比值(ApoB/ApoAI)。结果 A组ApoB水平和ApoB/ApoAI比值均高于C组[(0.74±0.18)g/L vs.(0.66±0.16)g/L和(0.67±0.19)vs.(0.60±0.19)](P<0.05)。A2组LDL-C水平高于A1组[(3.05±0.84)mmol/L vs.(2.55±0.75)mmol/L](P<0.05)。结论 ApoB水平及ApoB/ApoAI比值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LDL-C水平对于判断冠脉病变的范围则有一定的价值。
王治黄进戴剑曹恒献汤涌陆治平吴晓馗丁畅王林林王倩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
血流储备分数(FFR)在冠脉介入策略选择中的应用价值
黄进王林林
心包穿刺置管误入心室腔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术中心包穿刺置管误入心室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穿刺管、剑突下及心尖穿刺路径对6例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引流术,术中心包穿刺置管误入心室腔后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拔管后临床随访。结果:6例患者经保留误入心室腔导管、随即再次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半个月后拔出误置导管,患者全部恢复,无后遗症出现。结论:心包穿刺置管误入心室腔后,即刻重新穿刺置入引流导管并保留该误入导管半个月后拔除,未见新的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出现。
戴剑吴晓馗王林林
关键词:心包积液心包穿刺术静脉导管
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介入策略选择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血流储备分数是指在存在狭窄病变的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所提供给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同一区域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血流储备分数直接评价受病变影响的血管供血生理功能,它所提供的信息与心肌灌注研究所得相似,但它较后者更为明确且有一个更好的空间分辨率。该指标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各种病变的介入指导,尤其适用于复杂病变如分叉病变和多支弥漫病变,多项研究提示基于血流储备分数的介入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结果。此外,血流储备分数尚可对介入手术的效果及预后进行预测。
王林林黄进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心病介入治疗
Seldinger法心包穿刺引流临床应用
2011年
心包积液是心包疾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多种致病因素可引起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常用于判定积液性质,查找病因。伴有心脏填塞时,抽液以缓解对心脏及邻近组织器官的压迫症状。心包穿刺是诊断及治疗心包积液的有效手段,但风险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威胁生命的并发症高达11.4%-20.0%。
吴晓馗王林林戴剑
关键词:心包穿刺引流SELDINGER法心包积液致病因素心脏填塞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循环中miR-5196-5p、miR-652-5p表达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mi RNA Array芯片技术,了解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血浆mi RNA表达谱的差异,探索这种差异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LVEF)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of the prohormon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等心衰指标的关系,并预测其作用靶基因。方法:入选南京胸科医院心脏科收住的8例明确诊断的DCM患者,抽提血浆总RNA,采用Agilent Humanmi RNAs Array(V19.0)芯片技术,与4例健康对照进行表达谱的差异筛选,对改变最明显的mi RNA进行30例患者的进一步验证。检测两组受检者生化指标、NT-pro BNP,测量LVEDd、LVEF,并进行变量间的相关分析。Target Scan和mi RBD数据库预测靶基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共发现36个有意义的mi RNAs表达差异,其中25个上调的mi RNA中,mi R-5196-5p上调最明显,下调的mi RNA中,mi R-652-5p下调最明显。该结果在后续30例DCM患者的验证中也得到证实。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i R-5196-5p上调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mi R-652-5p水平与LVEDd、NT-pro BNP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靶基因分别预测到DCM相关基因VCL、RBM20等。结论:DCM患者血浆中mi R-5196-5p表达明显上调,mi R-652-5p表达下调,并与左室功能、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研究有可能揭示mi R-5196-5p、mi R-652-5p在心衰致病中的机制,并有可能成为评估疾病疗效及预后的新指标或潜在治疗靶点。
王林林吴晓馗李翔宇黄进戴剑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微阵列分析靶基因
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妊娠的随访
2012年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PBMV)在育龄期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术后妊娠对心功能、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0年1月~2011年12月9例行PBMV的育龄期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女性患者,观察术前、术后及孕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出院后随访2.5~7.0年。结果:手术前后左心房压力、二尖瓣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平均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无1例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术后所有患者均正常妊娠,孕期随访患者心功能、二尖瓣瓣口面积无明显变化。孕前及产后二尖瓣跨瓣压差、瓣口平均面积无显著差异。所有患者均自然分娩,胎儿Apgar评分9~10分。结论:PBMV术在重度二尖瓣狭窄的育龄期青年女性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可行性。
戴剑王林林吴晓馗
关键词: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二尖瓣狭窄妊娠随访研究
优化贴壁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优化贴壁法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条件,建立稳定、经济、高效可行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包皮环切术后皮肤组织,剪成均匀组织块后贴壁,皮肤边缘长出薄层致密细胞团后胰酶消化、传代,并对所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免疫荧光鉴定。此方法与酶消化法相对照。结果:优化贴壁法成功率100%,取得组织后2 d沿皮肤边缘均开始生长高密度类圆形细胞层,在1周内可获得高质量、高数量的细胞,传代贴壁后经镜下形态观察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确定为皮肤成纤维细胞。结论:较之酶消化法,优化贴壁法细胞存活率高,活性及纯度好。该方法可稳定、经济地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
王林林杜为张健肖峰王子盾李小荣汪道武曹克将
关键词: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
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临时起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心律失常的临时起搏装置,包括置入管和脉冲激光发射器,置入管内部设置有导丝腔、导光腔和导药腔,导丝腔两端设置为开口式,导丝腔内活动连接有固定件,导药腔上端连接有加药管,导药腔下端设置为开口式,导光腔...
张健余逸超李小荣王林林杜为
文献传递
心律植入装置感染的不同处理方法及预后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心血管植入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植入后感染不同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应用,评价起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20年所有植入起搏器相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预后。结果:共14例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纯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选择单纯局部清创换药及静脉用抗生素,平均清创次数4.6次,均反复再发囊袋感染,最后重新选择移除脉冲发生器、剪断电极后对侧植入。6例直接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以上11例患者均未再发囊袋感染,距最后1次清创平均随访时间6年。另外3例直接移除脉冲发生器,经静脉系统电极导线全部拔除,平均随访时间2.5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再发囊袋感染。结论:CIED植入后囊袋感染应尽可能首选全部拔除装置,控制感染,对侧重新植入。但对一些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单纯局限囊袋感染或拔除电极风险太大的患者,脉冲发生器移除、电极导线剪断后局部彻底清创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戴剑王林林吴晓馗李翔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