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懿

作品数:18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免疫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激光
  • 3篇半导体
  • 3篇半导体激光
  • 2篇大腺瘤
  • 2篇弹簧圈
  • 2篇动脉狭窄
  • 2篇选择素
  • 2篇血管内治疗
  • 2篇栓塞
  • 2篇尿激酶
  • 2篇肿瘤
  • 2篇转化基因
  • 2篇外科
  • 2篇腺瘤
  • 2篇颅内
  • 2篇颅内动脉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王懿
  • 14篇沈建康
  • 8篇胡锦清
  • 8篇赵卫国
  • 7篇林东
  • 7篇成侃
  • 6篇蔡瑜
  • 4篇胡秉诚
  • 3篇成柏华
  • 3篇王如瑶
  • 3篇濮春华
  • 2篇占世坤
  • 2篇卞留贯
  • 2篇孙青芳
  • 2篇李国文
  • 1篇金慧芳
  • 1篇周同
  • 1篇储谦
  • 1篇凌华威
  • 1篇陈克敏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应用激光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首届中国中青...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感诱发电位动态监测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体感诱发电位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监测22例脑血管病患者在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中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形的变化,观察体感诱发电位变化与术中、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结果 在脑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4例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出现改变,并有相应神经功能障碍,18例患者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无明显改变,术后有1例患者出现一侧肌力减退。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中、术后脑缺血有相关性(P<0.01)。结论在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中,监测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作用。
王懿蔡瑜林东胡锦清沈建康
关键词:体感诱发电位动态监测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脑血管疾病
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初步应用经验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评估采用双微导管技术在宽颈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初步经验。方法  6例宽颈动脉瘤在常规方法应用无效后采用双侧股动脉入路 ,把 2支微导管置入动脉瘤腔内 ,由微导管内同时或先后送入弹簧圈 ,待弹簧圈稳定后解脱 ,随后再送入更多的弹簧圈以达到致密填塞。结果  6例AN成功地栓塞 ,10 0 %闭塞 2个、闭塞 >90 %的 4个。缺血性并发症 1例 ,导致中残。术后 3月时GOS优良 5例、中残 1例。有 5例进行了造影随访 ,无AN复发和再破裂。结论 双微导管技术对于某些复杂的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林东胡锦清王懿沈建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电解脱弹簧圈
脑室内出血的溶栓治疗
本文介绍了采用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溶栓的方法,治疗了脑出血患者28例的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懿蔡瑜濮春华成侃赵卫国沈建康
关键词:脑出血脑室溶栓治疗尿激酶脑室外引流
文献传递
人体半导体激光外照射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血浆肽类神经递质及其与免疫,血粘度,抗氧化等活性的相关观察被引量:47
2000年
本工作应用半导体激光 ( 650 nm,1 5~ 2 0 m W,CW)穴位照射人体双侧“扶突”穴后 ,同步观察其在血浆肽类神经递质上的变化以及其在血液黏度 ,免疫功能 ,抗氧化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发现βEp有非常显著性的下降 ( P<0 .0 2 ) ,患者的 NK细胞活性 ,在照射后即有所显著性地提高 ( P<0 .0 5)。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亦有同步增加 ( P<0 .0 5)。此外在血液流变学方面 ,发现血粘度指标中有低切和红细胞压积等 ,有着非常显著性的降低 ,分别为 ( P<0 .0 5,P<0 .0 0 1 )。这些结果充分提示 :半导体激光 ( 650 nm,1 5~ 2 0 m W,CW)穴位照射人体特定穴位后 ,可以显著性地提高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同步增加机体的抗自由基的能力 ,减少机体或细胞的损伤。由于能迅速降低血粘度 (低切 )又可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 ,故又能促进血液流通 ,改善机体或局部的血供和营养状态。所以是一种既无损伤又具良好疗效的临床应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作者对其机理亦作了简短的讨论。
成侃王懿占世坤胡秉诚王如瑶成柏华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NK细胞SOD血粘度
滤网保护下的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
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第l大导致死亡的原因。缺血性卒中占据了脑卒中所导致的致残和死亡原因的80%以上。随着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aftery stenting,CAS)的成熟,它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高危的的患者中...
胡锦清林东沈建康王懿赵卫国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脑卒中支架置入术
磁共振3D-SPGR序列成像技术在面肌痉挛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2年
赵卫国胡锦清濮春华沈建康王懿凌华威陈克敏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面肌痉挛
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胶质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研究粘附分子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中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讨论P-选择素在脑胶质瘤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抗P-选择素单抗和免疫组化技术(LSAB)分别对39例脑胶质瘤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结果 在39例人脑胶质瘤中P-选择素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其阳性率为61.5%(24/39),其中Ⅲ~Ⅳ级胶质瘤表达阳性率为76.2%(16/28),明显高于Ⅰ~Ⅱ级胶质瘤44.4%(8/81)的阳性率(P<0.05),P-选择素表达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结论 P-选择素与脑胶质瘤的恶性浸润有关,对这种粘附分子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脑胶质瘤浸润生长和预后的指标。
王懿胡秉诚沈建康李国文陈玉英
关键词:粘附分子P-选择素脑胶质瘤免疫组化技术
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本文主要根据我院(校)多年的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所得,阐述了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在康复与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并从动物的中枢到外周和人体血浆中的多种神经递质中,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机理和依据。方法:本文主要应用GaAlAs的半导体激光,其波长为650或810-830 nm,CW,功率有10或30mW,照射方式主要以外照射结合我国传统的穴位进行照射治疗为主,个别为血管内照射方法。照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其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与方法将根据不同对象和要求而定,详见相关的参考文献。结果:经我院(校)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在抗炎、创伤愈合及镇痛、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疗效,。其机理认为:可能通过激光的照射机体某些特定的部位或穴位后,能引起机体从中枢到外周,影响到一系列神经递质的变化,例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或5-HT或肽类神经递质等等的变化。这些神经递质继而影响到机体多种功能上的调节或变化。从而产生诸如:心血管,免疫,抗炎,镇痛等等方面的疗效。这些无疑均有益于一般常见病或老年病患者的康复和治疗。结论:提示低功率半导体激光对康复和保健以及临床治疗中,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成侃王懿赵卫国王如瑶成柏华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神经递质免疫康复抗衰老
动脉瘤性SAH早期综合处理防治CVS的初步经验
沈建康林东胡锦清王懿江泓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支架血管成形治疗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总结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支架血管成形治疗经验。方法 对 2 4例颈动脉狭窄、10例颅内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开口狭窄、3例颈动脉夹层瘤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治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均在局麻下进行 ,术前常规安装心脏临时起博器 ,颈动脉支架分别采用PRECISE、CAROTIDWALL STENT、PROTE'GE'自膨胀支架 ,且均在滤网 (ANGIOGUARD、SPIDER、FILERWIRE)保护下进行 ,并根据狭窄程度 ,部分进行了血管预扩和后扩。颅内支架植入在全麻下进行 ,分别采用AVE、BX、HEXACATH等球囊扩张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地实施了支架植入 ,血管狭窄率从平均 75 .2 %下降低到 9.5 % ,围手术期无脑卒中和死亡等并发症 ,术后弥散MRI未见有新的无症状性脑梗死。随访 2~ 2 4个月 ,无脑缺血事件发生。结论 支架技术是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一种微侵袭、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技术不断改进、材料不断发展 ,支架血管成形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将会更广泛地应用。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林东胡锦清沈建康王懿
关键词:脑缺血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