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源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造像
  • 1篇敦煌壁画
  • 1篇敦煌写本
  • 1篇遗产
  • 1篇瑞像
  • 1篇山水
  • 1篇山水画
  • 1篇视点
  • 1篇数字化
  • 1篇数字化技术
  • 1篇天王
  • 1篇吐蕃时期
  • 1篇毗沙门天王
  • 1篇文化
  • 1篇文化遗产
  • 1篇文明
  • 1篇文物
  • 1篇文物保护
  • 1篇写本
  • 1篇刘萨诃

机构

  • 8篇敦煌研究院
  • 2篇早稻田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京都大学
  • 1篇筑波大学

作者

  • 8篇牛源
  • 1篇夏生平
  • 1篇八木春生
  • 1篇刘永增
  • 1篇佐藤有希子
  • 1篇高田时雄

传媒

  • 4篇敦煌研究
  • 1篇中原文物
  • 1篇敦煌学辑刊
  • 1篇丝网印刷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造像的形式变迁
2023年
文章以初唐前期(唐前期第1期洞窟)至盛唐后期(唐前期第4期第2类洞窟)的代表性洞窟为例,分析了敦煌莫高窟初唐(唐前期第1期洞窟和第2期洞窟)和盛唐(唐前期第3期洞窟和第4期洞窟)诸窟造像各自的形式特点。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之后制作的造像存在着3个顶点:一个是以第328窟为代表的第2期诸窟末期,一个是以第66窟为代表的第3期,还有一个是以第45窟为代表的第4期。可知敦煌莫高窟唐前期造像不断地受到中原(长安)新的流行样式、形式的影响。
八木春生牛源
关键词:造像
凉州番禾县瑞像故事及造型被引量:14
2006年
本文就番禾县瑞像的由来、发展及其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探讨并就瑞像的定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肥田路美牛源
关键词:刘萨诃
敦煌莫高窟北朝山水壁画的构图与色彩研究
2023年
敦煌莫高窟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在进行构图的过程中存在随意性和设计性的特点,色彩应用中存在装饰性强和用色夸张的特点。其创作内容和表现手法对敦煌文化的审美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牛源李绪洪
关键词:敦煌壁画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经变新解被引量:18
2011年
本文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南壁一直被认为是《法华经变》的图像进行重新辨认,找出其佛经依据,并提出整个南壁内容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新解释。
下野玲子牛源刘永增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供养人像——佛教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点被引量:9
2009年
佛教造像中所表现的供养人像不仅是制作和礼拜佛像的佛教信徒的形象,同时,作为皇帝的臣民、国家和社会的一员,也是他们想确立自我存在的一个形象。本文阐述了佛教造像这一宗教活动是被利用为向统治者和社会表达意志的一个"场所",供养人像的一个主要功能即是其表现手段。现存佛像当中并非都是中央地区精美的作品,也存在很多地方和民间制作的拙劣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评价较低,但实际上,作为向国家和社会传递意愿的一个纪念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佛教美术研究当中不能只从美术史的角度去研究,也有必要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
石松日奈子牛源
关键词:佛教造像供养人汉服
羽田亨与敦煌写本被引量:3
2014年
历史学家羽田亨于1919年旅居欧洲时收集了大量的敦煌写本照片,自1935年起通过药商武田长兵卫购买了432件李盛铎旧藏写本后,又用了八年时间四处收购,使其敦煌写本收藏数量达735件,为日本国内敦煌写本收藏之最。同时,他还积极收集了日本各地古籍书店、博物馆以及中村不折等收藏家所藏敦煌写本的图片资料。
高田时雄牛源
关键词:敦煌写本
敦煌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考察被引量:12
2013年
敦煌地区吐蕃时期毗沙门天王像表现形式独特,经常与观音、地藏等组合出现。这一时期的毗沙门天开始与带有救度众生等现世利益的职能联系在了一起。然而,毗沙门天信仰从起初的护国祈愿到去除众生苦难的各种现世利益,具有超越性的世俗信仰根基很深。吐蕃时期敦煌的图像不能说只是一个地方的作品,而应该将中原的毗沙门天信仰情况作为其有力的比较对象进行再认识。这一时期的图像,对于时代和地域较为广泛的毗沙门天王像研究,具有不可回避的重要意义。
佐藤有希子牛源
关键词:吐蕃时期
文明的再现--'数字敦煌'
在数字时代,文化遗产数字化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发展方向。数字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在对莫高窟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石窟文物信息进行永久性的存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对这些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组织、管理和利用...
夏生平牛源
关键词: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文化遗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