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鹤鸣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低温多靶点定向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研究
- 潘鹤鸣沙志强徐向东孙临燕王栋
- 这一科技成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能在大多数医院开展。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关键词: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昏迷的治疗及预后
- 2005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昏迷的治疗和预后。方法分析27例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昏迷的治疗,并和同期无昏迷的患者预后作比较。结果经过治疗有昏迷的患者生存23例,死亡3例,恢复良好率比无昏迷组差,伤残率高。结论应该积极治疗有急性期昏迷的动脉瘤患者。
- 段宝奇潘鹤鸣冯东侠
- 关键词:动脉瘤昏迷预后血管痉挛
- 依达拉奉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8例中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53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60mg/d,治疗时间为10d。在伤后2月末,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韦氏成人记忆量表修订本(WMS-RC)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认知功能各测评项目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提高中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 陈罡冯东侠徐伟东潘鹤鸣周新民那汉荣高恒
- 关键词:脑损伤依达拉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 微电极导向的丘脑腹外侧核和苍白球腹后外侧部联合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2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1997年12月~1999年6月,我院采用脑立体定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PD)86例,其中采用丘脑腹外侧核(Vim核)和苍白球腹后外侧部(VPLP)联合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PD)2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12例,年龄39~70岁,平均50岁;病情按Matsumoto分级法,Ⅰ级2例,Ⅱa级5例,Ⅱb级10例,Ⅲ级9例,Ⅳ级2例;病程2~18年,平均10年。本组病例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呈“假面具”等症状均十分明显。
- 潘鹤鸣沙志强徐向东孙怡燕
- 关键词:震颤性麻痹微电极VIM核立体定向术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系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老年人,约占颅内血肿的10%[1]。从受伤到发病时间,一般在1-3个月。目前,对CSDH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实行手术治疗。首选方法是行钻孔引流术,疗效满意,但当血肿液化不良,血肿腔存在分隔时,单纯钻孔引流往往不能完全清除血肿,术后复发率很高,有报道高达23%[2]。
- 徐伟东周新民徐裕潘鹤鸣龚凯高恒
-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CSDH硬脑膜骨瓣开颅蛛网膜
- 两种(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比较
- 2006年
- 目的 研究丘脑腹中间核(Vim核)毁损术与苍白球腹后内侧核(PVP)毁损术在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效果、术后反应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0~2005年完成立体定向毁损术220例,行单侧Vim核毁损术125例(一组),PVP毁损术(二组)95例,对其两组临床效果、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头颅MRI扫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术式手术有效率:Vim核124例(99.2%),PVP93例(97.9%);术后反应:Vim核19例(15.2%),PVP7例(7.4%);手术并发症:Vim核22例(17.6%),PVP2例(2.1%)。结论 帕金森病(PD)定向毁损术应根据震颤型、僵直型和运动不能型选择丘脑或/和苍白球毁损术,苍白球毁损术术后反应及并发症较丘脑毁损术明显减少,有显著差异。
- 潘鹤鸣冯东侠那汉荣徐向东徐伟东周正操
- 关键词:定向毁损术
-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分型、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响学治疗、手术方式。结果:显微镜下肿瘤全切14例,近全切3例,无死亡,术后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偏瘫等症状减轻。结论:准确的手术方式及精良的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
- 周正操徐伟东周新民潘鹤鸣冯东侠
- 关键词:脑膜瘤蝶骨嵴手术入路显微手术
- 大脑前动脉远端破裂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 2013年
- 目的探讨破裂大脑前动脉远端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1年7月经手术夹闭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Hunt-Hess分级I级2例,II级2例,III级5例,IV级1例。64排CT血管造影(CTA)或脑血管造影(DSA)确诊。瘤体直径在3~16 mm之间,位于A2段3个,采用翼点入路;A3段7个,采用经大脑纵裂间入路。结果 10例患者的动脉瘤均经显微手术成功夹闭。2例为多发动脉瘤,其中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一期予以夹闭,另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未予治疗。9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和其他并发症,1例术后并发严重脑血管痉挛死亡。按照GOS预后评分,9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采用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具备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夹闭DACAA,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费小斌徐伟东那汉荣周新民潘鹤鸣高恒
-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显微手术
- 经额角侧脑室造影在脑立体定向术中的应用
- 2000年
- 侧脑室造影曾长期作为诊断脑室内占位病变及颅后窝病变的手段,自CT、MRI问世以来已基本被取代。而在现代立体定向技术中是一个关键步骤。我院采用经额角侧脑室造影物理定位结合电生理刺激试验的方法,于1998年3~11月对78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丘脑腹中间核(VIM),苍白球腹后外侧核(VPLP)毁损术。
- 徐向东潘鹤鸣
- 关键词:脑室造影脑立体定向术
- 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脑膨出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
- 2005年
- 周正操冯东侠那汉荣潘鹤鸣
- 关键词:急性脑膨出颅内血肿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