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新民

作品数:89 被引量:271H指数:8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9篇手术
  • 28篇动脉瘤
  • 26篇动脉
  • 21篇血管
  • 20篇出血
  • 18篇颅内
  • 17篇颅脑
  • 15篇外科
  • 15篇脑血
  • 14篇脑损伤
  • 14篇脑血管
  • 13篇外伤
  • 13篇显微外科
  • 12篇血管痉挛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痉挛
  • 11篇入路
  • 11篇膜下
  • 11篇脑血管痉挛
  • 10篇重型

机构

  • 68篇江阴市人民医...
  • 20篇东南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布鲁塞尔自由...

作者

  • 87篇周新民
  • 51篇高恒
  • 46篇冯东侠
  • 29篇叶富华
  • 22篇那汉荣
  • 19篇徐伟东
  • 12篇徐伟东
  • 10篇徐裕
  • 8篇费小斌
  • 7篇徐卫东
  • 7篇张田旺
  • 6篇徐向东
  • 6篇徐卫东
  • 6篇顾昌伟
  • 6篇王其平
  • 6篇龚凯
  • 5篇潘鹤鸣
  • 5篇周正操
  • 4篇薛鑫诚
  • 3篇徐伟东

传媒

  • 12篇江苏医药
  • 9篇临床神经外科...
  • 8篇中国现代医药...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国航天工业...
  • 2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航天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江苏省第十八...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8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1
  • 2篇2000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8
2020年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14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应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组应用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围术期状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7d,评估两组神经损伤相关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NT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术前、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神经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预后[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结果①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预后良好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7d,两组NSE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TF-α、GFAP均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增幅小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3个月,两组NIHSS得分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定位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HICH均安全有效,前者在血肿清除、促进近期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更有优势。
费小斌高恒周新民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微创钻孔引流术
脑血管痉挛的介入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残疾甚至死亡的一种重要原因,其在aSAH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30%~70%[1-2]。此类患者发生延迟性神经功能缺失( 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的几率约为30%, CVS不仅可导致局部神经功能障碍,还可导致病患功能及认知恢复障碍。故如何防治CVS是降低aSAH病患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早期动脉瘤的处理,脑池内血凝块的清除,早期足量全程的尼莫地平的使用、镁剂、“3H”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3],尽管如此,因CVS发生比例较高,如何防治CVS仍是学者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叶富华周新民
关键词:血管内介入治疗脑血管痉挛HEMORRHAGE神经功能缺失神经功能障碍CVS
翼点入路夹闭低分级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及手术策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夹闭低分级(Hunt-Hess 0~Ⅲ级)后交通动脉瘤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预防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行翼点入路夹闭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术中动脉瘤破裂患者于术后1、3、6个月及每年以电话及门诊复查的方式随访,复查头颅CT、CTA或DSA,采用Glasgow评分评估预后。结果本研究38例患者行翼点入路夹闭后交通动脉瘤过程中,15例(39.5%)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动脉瘤暴露前破裂3例(7.9%),分离动脉瘤过程中破裂10例(26.3%),动脉瘤夹闭过程中破裂2例(5.3%)。住院期间3例患者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肢体偏瘫;1例患者出现感觉性失语;1例患者术后CT提示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塞,经CTA予以证实;其余患者好转。Glasgow评分显示:术中动脉瘤破裂的15例患者中,5例术后恢复良好,3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结论采用翼点入路处理低分级后交通动脉瘤时,充分的术前评估及精细规范的术中操作可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概率。一旦术中破裂出血需要及时妥善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
薛鑫诚马草原周新民龚凯费小斌叶富华
关键词:翼点入路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手术策略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系外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老年人,约占颅内血肿的10%[1]。从受伤到发病时间,一般在1-3个月。目前,对CSDH的治疗意见已基本一致,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即应实行手术治疗。首选方法是行钻孔引流术,疗效满意,但当血肿液化不良,血肿腔存在分隔时,单纯钻孔引流往往不能完全清除血肿,术后复发率很高,有报道高达23%[2]。
徐伟东周新民徐裕潘鹤鸣龚凯高恒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CSDH硬脑膜骨瓣开颅蛛网膜
联合使用DSA和3D-CT血管造影指导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介绍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3D-CT进行手术前检查的经验。方法对1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了DSA和3D-CTA的检查,15例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开颅动脉瘤显微夹闭10例,经股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5例。结果检查结果显示,动脉瘤为宽颈7例,2例为前交通动脉膨大,瘤体为多极(分叶)4例,动脉瘤不仅局限于前交通,波及大脑前动脉A2段2例。15例患者治疗后无一例死亡,11例恢复良好,2例偏瘫,2例轻度智能障碍。结论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关系复杂,常规DSA检查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动脉瘤及周围关系,CTA检查可成为重要的补充,两者结合使用可指导手术或栓塞治疗方法的选择,为手术提供更详尽的信息,是前交通动脉手术前的理想检查方法。
周新民冯东侠徐伟东高恒徐向东周正操
关键词:动脉瘤DSA
SIRI与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及Nomogram预测模型建立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基底节区脑出血(BGH)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预测价值,并建立END发生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146例BGH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END将病例分为END组(n=34)和非END组(n=112)。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SIRI与END发生的关系,并筛选出其他影响END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应用Nomogram法对各个因素进行评分,构建预测模型。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SIRI及模型对END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END发生与血肿体积、不规则血肿、血肿破入脑室、血糖、淋巴细胞及SIRI水平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肿体积(P<0.001)、血肿破入脑室(P=0.012)、SIRI水平(P=0.023)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确定SIRI=5.40×109/L为诊断END发生的最佳截点。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显示结合SIRI和其他标准变量的模型(AUC=0.869,95%CI:0.804~0.935,P<0.001)比未结合SIRI的模型(AUC=0.811,95%CI:0.734~0.889,P<0.001)和仅基于SIRI的模型(AUC=0.716,95%CI:0.622~0.810,P<0.001)对END发生具有更佳的预测价值。结论SIRI为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可结合其共建Nomogram预测模型,以提高对END发生的早期识别和筛选能力。
费小斌周新民薛鑫诚龚凯高恒
关键词:脑出血基底节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渗透浓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周正操冯东侠周新民徐伟东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重型颅脑损伤
外伤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脑血管病的不同处理方法及其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均行CTA及DSA检查,不同级别的外伤性脑血管病,处理方法不同,6例行放射介入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1例药物治疗,疗效良好,1例因高龄,合并严重后循环梗死、肺部感染死亡。结论外伤性脑血管病较少见,漏诊所致卒中后果严重,为在卒中前检查出外伤性脑血管病,需要参照相应的筛查标准,根据不同级别采取个性化的治疗。
叶富华周新民徐伟东姜志峰高恒解旭刚
关键词:颈动脉损伤椎动脉损伤
机械振动排痰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5—11月选取4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完随机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机加量氨溴素雾化吸入方法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加氨溴素雾化吸入方法排痰,1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使用两种方法排痰前后肺部体征及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排痰量、排痰性质的改变。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1周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7.5±0.5)、(37.0±0.7)℃、(13.1±2.9)、(11.0±1.8)、(22.0±3.9)、(19.0±4.0)次/分、(50.4±7.7)、(45.3±5.8)、(83.0±7.6)、(89.0±4.7)mm Hg(1 mm Hg=0.133 k Pa)、(239±23)、(258±2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后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有利于颅脑创伤患者及时有效地将痰液排出,可以预防和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机械振动排痰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人工叩背排痰方法。
薛鑫诚龚凯蒋剑锋叶富华周新民高恒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机械振动排痰氨溴素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在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侧脑室导管测压法进行持续有创动态颅内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300例患者在颅内压监测下45例再次手术;ICP与GCS两者呈负相关性。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早期发现颅内再出血,精确评估预后,指导和及时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徐裕周新民徐伟东冯东侠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