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胜男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英语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史蒂文斯
  • 2篇接纳
  • 2篇华莱士·史蒂...
  • 1篇大学英语
  • 1篇大学英语听力
  • 1篇代语
  • 1篇第二语言学习
  • 1篇东学西渐
  • 1篇学生翻译能力
  • 1篇意象
  • 1篇意象派
  • 1篇英文
  • 1篇英语听力
  • 1篇语言学家
  • 1篇语言学习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诗词

机构

  • 7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7篇杨胜男
  • 1篇徐畔
  • 1篇甄桂英
  • 1篇祁光颖

传媒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宁波教育学院...
  • 1篇英语广场(学...
  • 1篇学子(理论版...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Krashen的监控理论对中国学生第二语言学习的启示
2014年
Krashen的监控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其理论包括五大假说,分别为习得-学得假说、监控假说、自然顺序假说、语言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在其监控理论中,Krashen对如何习得语言做出了回答。这不仅对语言学家的研究有深远的意义,而且对我国学生第二语言学习具有深刻的影响。
李琦月杨胜男
关键词:二语习得
超验主义对儒家思想的接纳及其对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2020年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世纪上半叶,在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兴起的超验主义运动开启了儒家思想与美国文化的首次对话。在这场解放灵魂,提倡自立的运动中,美国学者奉行折中主义,广泛吸纳东方智慧。其中儒家思想中对人性的肯定,以及对美好道德的提倡,引起其共鸣,他们按其所需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选择性的接纳,并以其支撑超验主义的理论体系。这一中西文化互动中的主动接纳范式为新时代我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启示。
杨胜男
关键词:儒家思想超验主义中国文化
建构主义视角下基础英语课堂上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探微
2012年
文章在建构主义视角下,以基础英语课程所用教材《综合英语教程4》(邹为诚主编)中几篇课文为例,设计相关翻译知识拓展活动,希望以此帮助低年级学生建立宏观的翻译概念,为高年级翻译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杨胜男甄桂英
关键词:建构主义基础英语翻译能力
大学英语听力词汇教学初探
2014年
一、引言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英国心理语言学家Paul Meara刊登在{Language Teaching&Linguistics Abstracts》上的题为Vocabulary acquisition:A neglecteda spect of language learning一文开启了现代语言学对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十年后,新西兰语言学家Paul Nation在《Teaching&Learning Vocabulary》一书中,根据词汇在听、说、读、写中的应用将其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并指出相对于阅读词汇,二语习得者的听力词汇较为匮乏。
杨胜男祁光颖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LANGUAGEPAUL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
中国古典诗词与史蒂文斯的诗歌创作被引量:1
2017年
20世纪初,"东学西渐"思潮将中国古典诗词推入欧美诗坛。中国古典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哲学内涵吸引并影响了众多意象派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引入国外学者对史蒂文斯诗歌诗论研究的相关文章和书籍,史蒂文斯书信、日记以及国外学界的评论,探究史蒂文斯接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的思想文化背景;通过运用文本细读等方式,从创作技法的借鉴与意境表达的效仿等方面,对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并分析中国史蒂文斯研究的现状,以期为未来史蒂文斯诗歌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徐畔杨胜男
关键词:东学西渐华莱士·史蒂文斯中国古典诗词意象派
华兹华斯笔下自然的美与力(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作为浪漫主义学派代表性作家,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成为了他作品中不变的主题之一。自然在其笔下皆神圣而美丽。文章将从其个人经历、社会背景、哲学思潮影响等方面分别剖析其自然观形成背后的原因,并通过他代表作品中对自然的描绘展示其对自然的独特解读。
杨胜男
关键词:自然观浪漫主义华兹华斯
从抗拒到接纳——史蒂文斯诗学中赫拉克利特“流变”观探赜
2024年
史蒂文斯是20世纪初美国诗坛重要诗人之一。他作品中丰富的措辞、多变的意象以及哲人般的洞见令其在美国诗坛独树一帜。他在哲学领域的广泛涉猎,丰富了他的思考和创作,但也为他的作品蒙上了玄妙的面纱。这使得部分史蒂文斯的研究者将视线转向哲学领域,以期从另一视角探究其诗歌的意蕴。对史蒂文斯而言,赫拉克利特“流变”代表着现代意识的不断变迁以及我们对现实的认知的不稳定性。他的诗歌试图通过实验语言和形式捕捉体验的短暂本质和想象的流动性。通过接受变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史蒂文斯发展出了一个细腻而又变革性的而非固定和绝对的诗歌视角。他的动态观点使他的美学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保持一致,同时也反映了源自古典哲学的无常主题。通过对他的主要作品的紧密分析,探讨流变观对史蒂文斯现代性的诗意描绘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揭示他的诗学是如何从最初抵制流变所提出的形而上学问题,最终转变为接受变化作为他艺术视角的现实基础的。
杨胜男
关键词:华莱士·史蒂文斯赫拉克利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