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水

作品数:28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白血
  • 19篇白血病
  • 15篇急性
  • 14篇细胞
  • 6篇急性白血
  • 6篇急性白血病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免疫
  • 5篇骨髓
  • 4篇血小板
  • 4篇预后
  • 4篇难治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血小板减少性...
  • 3篇紫癜
  • 3篇粒细胞
  • 3篇淋巴细胞白血...
  • 3篇急性非淋巴细...
  • 3篇急性非淋巴细...

机构

  • 27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淮南市第一人...
  • 1篇安徽省临床检...
  • 1篇淮南市第三人...

作者

  • 28篇张明水
  • 17篇蔡晓燕
  • 14篇吴树农
  • 13篇舒兆龙
  • 9篇朱薇波
  • 7篇余自强
  • 7篇刘欣
  • 5篇孙自敏
  • 5篇贺学姣
  • 5篇王祖贻
  • 4篇潘理明
  • 3篇胡平
  • 2篇朱微波
  • 2篇张公前
  • 2篇丁帮胜
  • 1篇丰雷
  • 1篇杨立新
  • 1篇王秀兰
  • 1篇张延顺
  • 1篇程恩荷

传媒

  • 5篇安徽医学
  • 5篇山西白血病
  • 4篇白血病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5篇1997
  • 4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996年
混合细胞白血病(HAL)是在白血病免疫分型开展以后才被认识的一种少见类型白血病,它是指既发生于淋巴细胞又在粒(单核)细胞水平的急性白血病,其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均有其特征.本院自1990年以来对89例次急性白血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表型,发现5例HAL,现报告如下.
朱薇波吴树农舒兆龙刘欣蔡晓燕张明水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混合细胞
脑脊液白血病细胞三种检测方法比较被引量:3
1993年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地危害着病人生命。在脑脊液中检出白血病细胞是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最有力证据。本室最近采用常规涂片、微型脑脊液玻片沉淀器及英国产Cytospin—2玻片沉淀制片三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文50例均经临床诊断、骨髓细胞检查确诊的白血病患者。其中急淋33例、急粒8例、急单4例、急性早幼粒2例、慢粒急变1例、慢粒急淋变1例、慢淋1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岁至58岁。病程3天至(约)4年。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
舒兆龙朱薇波张明水吴树农
关键词:白血病脑脊液细胞
一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再次骨髓移植75个月随访被引量:1
1994年
对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在全身用射7.0Gy、环磷酰胺80mg/kg和柔红霉素80mg预处理后行异基因骨髓移植,供体骨髓细胞未能植入成功,经综合治疗,患者恢复了自身造血功能。移植后14个月骨髓Ph1染色体重现,24个月达临床复发,随访至术后44个月,骨髓象检查仍处慢性期。术后46个月,经马利兰、羟基脲和环磷酰胺联合化疗预处理,患者接受了同一供体的第2次骨髓移植,获得成功。患者骨髓Ph1染色体持续阴性。结果表明,异基因骨髓移植能持久地消除Ph1阳性克隆细胞,从而可能治愈本病,而大剂量放疗及化疗则不能持久根除Ph1阳性细胞,但Ph1染色体转阴时间比强烈联合化疗或干扰素治疗明显延长。
曾堂清叶根耀黄士敏程锡元毛秉智罗庆良张明水蔡晓燕孙自敏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
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难治性与复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被引量:4
2000年
蔡晓燕鲍扬倚张延顺张公前张明水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冲击疗法环磷酰胺
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0例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 (CTX)冲击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病例均为复发性或难治性ITP ,用CTX每次 1 0~ 1 5g/m2 ,快速静滴 ,2h滴完 ,同时嘱大量饮水 ,每 4周 1次 ,共用 1~ 4次。结果 血小板 (PLT)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总有效率 90 %。结论 大剂量CTX冲击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ITP长期疗效显著、安全、操作简便、价格便宜。
张延顺杨立新承林陈明王勇丰雷张明水
关键词:大剂量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冲击疗法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39例预后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1996年
对239例ANLL患者17项初诊临床资料与缓解率的关系进行X2检验,发现初诊时血红蛋白(Hb)≥60g/L、输血量1600~4000ml、维甲酸方案和3个疗程的缓解率高。同时时83例完全缓解患者采用20个变量与存活时间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缓解持续时间越长、初诊Hb≥60.20g/L、年轻和维甲酸诱导治疗组的存活时间长。
孙自敏王祖贻潘理明张明水吴树农蔡晓燕朱微波胡平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预后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20例
1989年
继发性骨髓纤维化(简称继发骨纤)并非少见,我院自1977年底~1986年8月共遇到20例,现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8例,年龄21~68岁,平均39岁。其中继发于慢粒15例,占同期慢粒骨髓活切总数23例的65.2%,6例伴有急变。继发于肿瘤3例(脊髓肿瘤、淋巴瘤和直肠癌各1例)。继发于粟粒性结核和疟疾各I例。继发于慢粒的病程最长平均2年零5个月,继发于肿瘤的最短(平均3月),继发于疟疾的病程从切脾时算起约2年左右。
王祖贻潘理明张明水吴树农舒兆龙申雪英蚁国铮程荣璇
关键词:骨髓纤维化慢粒血液学
全文增补中
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学表型分析
1993年
本文通过对4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表面标记的分析,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免疫学标记与FAB亚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CD_(13)、CD_(14)、及DR对区别FAB亚型有重要意义。
朱薇波舒兆龙吴树农贺学姣张明水
关键词:白血病免疫学
改变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顺序治疗急性白血病
1993年
骨髓移植在我国已逐步得到推广,采用经典的先环磷酰胺(CY)后全身照射(TBI)顺序仍是国内外移植组中采用的最主要预处理方案。本文就改变预处理中TBI顺序对一例曾有三次脑膜白血病(脑白)复发的急性早动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同基因骨髓移植(syn—BMT)获得成功,并已恢复正常劳动力,无病生存3年余。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患者男性,19岁。
蔡晓燕张明水孙自敏王祖贻尹贞元王秀兰程广源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移植
急性白血病血浆GMP-140和vWF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7年
采用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发现,初治和复发患者血浆GMP-140、vWF浓度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完全缓解后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GMP-140与vWF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与血浆GMP-140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病理改变。检测血浆GMP-140和vWF水平有助于疾病严重程度的了解及预后的评估。
余自强蔡晓燕吴树农舒兆龙刘欣张明水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GMP-140VWF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