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斌

作品数:88 被引量:232H指数:8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8篇孤束核
  • 16篇三叉神经脊束...
  • 14篇神经元
  • 10篇伤害性
  • 9篇三叉神经
  • 9篇臂旁核
  • 9篇CALBIN...
  • 8篇细胞
  • 8篇共轭亚油酸
  • 7篇氧化应激
  • 6篇伤害性信息
  • 6篇海拔
  • 5篇教学
  • 4篇代谢
  • 4篇低氧
  • 4篇电镜
  • 4篇炎性
  • 4篇炎性反应
  • 4篇炎性损伤
  • 4篇胰岛

机构

  • 88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学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88篇张文斌
  • 27篇骆文静
  • 17篇王基野
  • 15篇陈景元
  • 15篇马文领
  • 15篇王枫
  • 13篇陈耀明
  • 11篇季爱玲
  • 11篇熊抗辉
  • 9篇李继硕
  • 9篇侯祥红
  • 9篇孟姗姗
  • 9篇张宇飞
  • 9篇曹瑞
  • 8篇柯涛
  • 7篇曹子鹏
  • 7篇刘明朝
  • 6篇刘莹
  • 6篇高双斌
  • 6篇郑刚

传媒

  • 15篇神经解剖学杂...
  • 9篇现代生物医学...
  • 8篇解剖学报
  • 4篇现代医药卫生
  • 4篇解剖学研究
  • 4篇中国毒理学会...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科协第五...
  • 2篇2017环境...
  • 1篇中国神经科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心脏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14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噬参与锰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锰的神经毒性症状类似于帕金森病,被认为是帕金森病的重要环境危险因素。自噬-溶酶体途径能够降解细胞内错误折叠和异常损伤的蛋白以及细胞器,与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一道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
姚婷蔡同建陈景元张建彬季爱玲杜可军陈耀明车红磊张文斌骆文静
关键词:自噬PC12细胞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的分支投射被引量:8
1998年
为研究三叉神经节神经元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VC)和孤束核(NTS)的分支投射,用荧光素逆行追踪双标记方法,Fastblue(FB)和Nuclearyelow(NY)分别注射入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和孤束核后,荧光显微镜(360nm激发波长)下可见三叉神经节内的多种逆行标记神经元。FB显示明亮的蓝色标记胞浆,而NY标记则为黄绿色的圆形胞核。虽大多数神经元为单标记,但部分也呈黄色胞核,蓝色胞浆的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多为直径30μm以下的中、小型,鲜见大型细胞。分支投射神经元可能扩散传递口、舌伤害性痛觉信息并在VC和NTS内与其他来源的内脏、躯体感觉传入信息相互影响。
张文斌熊抗辉王百忍李惠民李继硕
关键词:三叉神经节VSPNTS
慢性间歇低压低氧暴露对小鼠空间记忆及海马谷氨酸受体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间歇低压低氧暴露对成年C57小鼠认知功能、海马区p-Glu R-831、845位点蛋白表达以及海马区突触囊泡释放的影响。方法: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与暴露组(n=16)。暴露组给予每天6 h 5000 m低压低氧暴露,持续4w;对照组无低压低氧暴露。两组小鼠其他饲养条件一致。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每组小鼠空间记忆能力;免疫印迹实验检测Glu R1蛋白ser831和ser845位点磷酸化水平变化;透射电镜实验观察低氧对突触囊泡的影响。结果:(1)水迷宫结果显示慢性间歇低压低氧暴露后,暴露组平均逃脱潜伏期(17.6±1.69 s)显著低于对照组(27.3±1.45 s),暴露组小鼠平台搜索能力提升;(2)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暴露组小鼠海马Glu R1蛋白ser831和ser845位点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3)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暴露组小鼠海马区突触囊泡数目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间歇低压低氧暴露可以显著提升C57小鼠空间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Glu R1蛋白ser831和ser845位点磷酸化水平,并增加突触结构内囊泡数目。
李彬刘新秦王基野张倩陈筱鸣骆文静陈景元张文斌
关键词:间歇低氧突触囊泡
铅诱导PC12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铅中毒可导致认知功能严重损害,长期铅暴露可引起记忆力衰退和大脑老化。为研究铅对脑组织老化的影响,我们选用PCl2细胞为模型,观察铅诱导细胞衰老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1,5,10μmol/L铅对体外培养的PC12...
车红磊张文斌姚婷陈香郡杨群陈景元
孤束核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汇聚内脏传入与口面部躯体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核投射被引量:2
2006年
为了研究内脏初级传入与口面部深层组织躯体伤害性信息是否汇聚于孤束核(NTS)中向臂旁核(PBN)投射的儿茶酚胺(CA)能神经元。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动物以生物素化的葡聚糖胺(BDA)注入颈部迷走神经主干跨节追踪,四甲基罗达明(TMR)注入臂旁外侧核(LPB)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并行FOS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第二组动物以BDA注入颈部迷走神经主干跨节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并行F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对两组大鼠NTS内的标记细胞和纤维进行了观察。两组实验中,主要在NTS的内侧、中间内侧和连合亚核内观察到重叠分布的TMR、FOS或TH、FOS单标神经元。其中部分TMR逆行标记的或TH阳性神经元呈FOS阳性并与BDA跨节标记的纤维和终末形成紧密接触。提示大鼠NTS内的CA能神经元可能汇聚了内脏初级传入和口面部深层组织的躯体伤害性刺激信息并向LPB投射。
郭峰马文领张文斌张富兴
关键词:孤束核臂旁核伤害性信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膳食钙对高脂膳食大鼠血脂、胰岛素和血清瘦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膳食钙对高脂膳食大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A组,高脂普通钙组[脂肪34%(产热比),钙0.4%(w/w)];B组,高脂中钙组[脂肪34%(产热比),钙1.2%(w/w)];C组,高脂高钙组[脂肪34%(产热比),钙2.4%(w/w)];D组,高脂高钙加奶粉组[脂肪34%(产热比)其中9%由奶粉提供,25%由猪油提供,钙2.4%(w/w)]、E组,基础饲料组[基础饲料,脂肪11%(产热比),钙0.4%(w/w)],其中A、B、C、D组各有7只大鼠,E组有6只大鼠。每周周一9:00,周四21:00测体重。6周后断头取血测血糖、血脂和血清胰岛素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中leptin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C、D、E各组大鼠体重均显著降低(P﹤0.05);A组血清胆固醇显著高于D组(P﹤0.05);各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血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C、D、E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C血清组胰岛素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E组比较A、B组血清leptin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膳食钙降低了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改善了高胰岛素血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钙通过影响脂肪组织中leptin的分泌水平,从而抑制了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
杨瑾王枫张文斌季爱玲高双斌
关键词:瘦素胰岛素膳食钙血胆固醇
共轭亚油酸对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瘦素的影响
通过共轭亚油酸(CLA)对高指高糖模型肥胖大鼠的干预后,观察大鼠体重,血脂、以及脂肪组织中的瘦素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LA对肥胖大鼠影响作用及其机理。选取雌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 1...
张文斌季爱玲曹瑞曹子鹏刘寒强高双斌王枫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肥胖脂肪组织瘦素脂肪代谢
文献传递
正交试验法优选凌寒片的醇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凌寒片的最佳醇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凌寒片的醇提取工艺。结果凌寒片最佳醇提取工艺为加90%乙醇16倍量,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1 h。结论优选出的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孟姗姗张文斌缪珊王四旺骆文静
关键词:淫羊藿甙醇类工艺学正交试验
大鼠孤束核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核投射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为了探讨孤束核(NTS)内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是否与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有关并向臂旁核投射,本研究运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福尔马林刺激咬肌和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的三重标记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了大鼠NTS内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并表达FOS蛋白的神经元向臂旁核的投射。将2%FG注入一侧臂旁外侧核后,向同侧咬肌内注射2%福尔马林溶液,并行TH和FO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在同侧NTS内的连合、内侧、中间内侧和腹侧亚核中可见重叠分布的FG、FOS、TH单标神经元以及FG/TH、FOS/TH、FOS/FG双标和FG/FOS/TH三标神经元。FG/TH和FOS/TH双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NTS内TH阳性神经元总数的28.6%和34.8%;FOS/FG双标神经元占同侧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6.4%;FG/FOS/TH三标神经元分别占同侧TH阳性神经元和FG逆标神经元总数的23.7%和8.4%。本结果提示大鼠NTS中的部分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接受面口部深层组织的伤害性信息并向臂旁外侧核传递。
郭峰马文领张富兴张文斌
关键词:神经元伤害性信息儿茶酚胺臂旁核外侧核
大鼠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接受内脏和躯体伤害性信息的Calbindin D-28K神经元向臂旁核的投射
<正> 为了探讨INV内接受内脏和口面部躯体伤害性信息的CalbindinD-28K(B)神经元是否投射到孤束核(NTS),我们应用FG束路追踪结合FOS和CalbindinD-28K(CB)免疫荧光组织化学三重标记法,...
马文领张文斌张宇飞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