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安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2篇纤维细胞
  • 12篇成纤维细胞
  • 10篇紫外线
  • 7篇皮肤
  • 7篇紫外
  • 7篇紫外线诱导
  • 6篇激光
  • 5篇点阵激光
  • 3篇中波
  • 3篇人成纤维细胞
  • 3篇微囊
  • 3篇细胞衰老
  • 3篇黄芩
  • 3篇黄芩苷
  • 3篇UVB诱导
  • 2篇真皮
  • 2篇人皮肤
  • 2篇人皮肤成纤维
  • 2篇肉毒

机构

  • 22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限极(中国...

作者

  • 23篇张家安
  • 23篇周炳荣
  • 23篇骆丹
  • 12篇刘娟
  • 10篇胡燕燕
  • 9篇易飞
  • 6篇王申
  • 5篇张丽超
  • 5篇马立文
  • 5篇谢淑芬
  • 4篇许阳
  • 4篇栗丹
  • 4篇吴迪
  • 3篇尹智
  • 3篇吴维
  • 3篇尹慧彬
  • 3篇张婷
  • 3篇范曾
  • 2篇方晓波
  • 2篇尹志强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2014全国...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第五届中国衰...

年份

  • 8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指导下使用激光、强脉冲光和聚桂醇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指导下使用激光、强脉冲光和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科室门诊就诊的113例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A组: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按照皮疹深度分成四组:A-1组:21例,深度<1.2mm,选择强脉冲光治疗;A-2组:28例,深度1.2~3mm,选择单脉冲的长脉宽1 064nmNd:YAG激光治疗;A-3组:30例,深度3~5mm,选择强脉冲光联合单脉冲的长脉宽1 064nmNd:YAG激光治疗,以上三组治疗间隔时间3~4周,连续治疗5次;A-4组:6例,深度≥5mm,选择聚桂醇注射治疗,治疗间隔时间2周,注射2次为1个疗程,随访观察3~6月;治疗B组:28例,入院后直接使用单脉冲的长脉宽1 064nmNd:YAG激光治疗,疗程同A组。比较两组在末次治疗后3个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总计入选113例患者,共计128处皮损,未有失访病例。治疗A组总有效率89.6%,治疗B组有效率78.1%,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治疗B组。结论: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指导下使用激光、强脉冲光和注射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和安全性优于经验选择性治疗。
刘娟李敏吴迪许阳张家安骆丹周炳荣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婴幼儿血管瘤ND:YAG激光强脉冲光聚桂醇
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用于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术后对皮肤损伤修复效果的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对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术后的修复作用。方法:24名受试者的面颊两侧分别接受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选择受试者左侧面颊局部外敷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每天外用1次,连用5d;另外一侧不作处理。在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14d检测面颊两侧经皮水分丢失量、皮肤颜色及皮肤弹性。结果:经过外敷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一侧面颊的红斑指数、黑素指数和经皮水分丢失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侧;而皮肤弹性与对照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术后,使用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可促进皮肤屏障恢复并改善急性炎症反应。
张家安周炳荣吴红巾谢淑芬刘娟易飞骆丹
关键词:抗菌肽透明质酸
芒果苷抑制中波紫外线诱导人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芒果苷是否对反复亚毒性剂量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的早衰起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成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UVB-应激诱导的提前衰老(sIPS)组(单纯照光),芒果苷4.0mg/L组(单纯加药),UVB+芒果苷1.0mg/L组、UVB+芒果苷2.0mg/L组、UVB+芒果苷4.0mg/L组(UVB照射联合药物处理)。成纤维细胞经5次UVB10mJ/cm2照射后,用细胞计数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B半乳糖苷酶染色(SA—β—Gal)计算衰老细胞百分比,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53、p21、p16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和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mRNA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UVB+芒果苷1.0mg/L组、UVB+芒果苷2.0mg/L组、UVB+芒果苷4.0mg/L组以及UVB—SIPS组细胞增殖活性(A450)依次为0.3229±0.0113、0.3361±0.0163、0.3426±0.0144、0.2882±0.0207(F=110.08,P〈0.05),B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依次为(88.83±4.54)%、(46.33±5.51)%、(32.17±6.05)%、(93.67±3.75)%(F=283.54,P〈0.05;与UVB—SIPS组比较,除UVB+芒果苷1.0mg/L组外,其他两组均P〈0.05);G1期细胞阻滞率依次为(72.19±3.42)%、(60.99±2.70)%、(49.80±2.10)%、(82.09±0.89)%(F=156.01,P〈0.05)。与UVB—SIPS组相比,UVB+各浓度芒果苷组细胞MMP1和MMP3mRNA表达降低(F=69.41、106.41。均P〈0.05),I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F=66.41、46.81,除UVB+芒果苷1.0mg/L组P〉0.05外,其他各组均P〈0.05),衰老相关基因p53、p21、p16mRNA表达降低(F=265.60、151.82、329.85,均P〈0.05),衰
胡燕燕赵宏伟周炳荣方晓波骆丹吴志韵尹慧彬吴维张家安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芒果苷细胞衰老
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活性氧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数量及大小明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正常纤维细胞、UVA和UVB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与微囊泡共孵育后活性氧荧光值分别为(52.76±1.4347)、(82.60±4.082)和(85.94±6.264),凋亡率分别为(3.260±1.732)%,(28.94±2.430)%和(34.48±2.718)%,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可被抗氧化剂逆转。结论:急性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进一步介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刘娟周炳荣骆丹张家安陶艳玲苗颖颖谢淑芬范曾易飞吴红巾栗丹王申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凋亡
点阵CO_2激光联合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封包治疗甲真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封包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募集甲真菌病患者60名,总计223个病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病甲予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每两周1次,共6个月;B组患者病甲予每两周1次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治疗,联合每日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封包于病甲8h,共持续治疗6个月。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临床及真菌学评价。结果 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A组31例患者共计108个病甲,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有效率为50.9%,真菌清除率为38.9%;B组29例患者共计115个病甲,治疗结束后3个月临床有效率为69.6%,真菌学清除率为57.4%。B组临床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A、B两组患者满意度评价分别为87.1%和93.1%。两组治疗中,除激光治疗时出现轻微可耐受疼痛外,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超脉冲点阵CO_2激光联合1%卢立康唑乳膏外用封包治疗甲真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点阵CO_2激光治疗。
黄荷李锦刘娟张家安许阳吴迪骆丹周炳荣
关键词:甲真菌病点阵激光外用治疗
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微囊泡功能的检测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中长波紫外线辐射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微囊泡的生成及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剂量中长波紫外线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透射电镜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鉴定所获得的微囊泡,BCA法测定微囊泡蛋白的含量;将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使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中长波紫外线辐射皮肤成纤维细胞促进微囊泡的生成和释放。紫外线辐射后的微囊泡直径多数在20~200nm之间,表面蛋白Alix,tsg101及CD9表达阳性。紫外线辐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可导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倒置显微镜下出现较多的细胞碎片,细胞体积变大,过度伸展,并使细胞增殖率降低。结论中长波紫外线辐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后者是介导紫外线辐射旁效应的主要介质之一。
刘娟周炳荣王申张家安张丽超吴红巾易飞谢淑芬范曾骆丹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细胞老化
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对真皮的长期作用。方法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三代后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PBS)组。3个月后取已处理皮肤活检病理检查,以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 RNA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Masson染色法显示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PBS组胶原纤维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排列更紧密;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最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与点阵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最高。结论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后产生持续刺激真皮胶原增生作用。
吴红巾周炳荣张炜明张家安谢淑芬马立文张婷刘娟王申栗丹易飞陶艳玲苗颖颖张丽超骆丹
关键词:点阵激光
沉默miR-23a对中波紫外线诱导成纤维细胞自噬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沉默mi R-23a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成纤维细胞自噬的作用。方法将成纤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UVB光老化组、mi R-23a沉默组、UVB光老化+mi R-23a沉默组。吖啶橙染色检测细胞自噬,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及p62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与UVB光老化组吖啶橙染色荧光定量分别为(39.34±1.15)%、(32.22±1.4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VB光老化+mi R-23a沉默组吖啶橙染色荧光定量为(43.72±0.95)%,与UVB光老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光老化组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量升高,LC3-Ⅰ转化为LC3-Ⅱ减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UVB光老化组相比,UVB光老化+mi R-23a沉默组p62表达量下降,LC3-Ⅰ转化为LC3-Ⅱ增多,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VB辐射可致成纤维细胞自噬水平下降,而沉默mi R-23a可抑制UVB诱导所致的自噬水平下降。
张家安易飞吴红巾刘娟栗丹骆丹周炳荣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自噬微RNAS
中波紫外线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氧化损害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细胞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对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孵育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随后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中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经过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孵育的正常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细胞中的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也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现象可被抗氧化剂所逆转。结论 UVB诱导的提前衰老成纤维细胞可通过释放可溶性活性物质,对周围正常成纤维细胞造成氧化损害。
王申周炳荣刘娟张丽超吴红巾易飞胡燕燕张家安马立文骆丹
关键词:中波紫外线成纤维细胞培养液
活性氧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抑制HaCaT细胞过度角化KGF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活性氧(ROS)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抑制角质形成细胞过度角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先将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组、成纤维生长因子-...
易飞Maya Valeska Gozali刘娟张家安吴红巾骆丹周炳荣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