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丹

作品数:514 被引量:1,602H指数:18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8篇期刊文章
  • 118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5篇医药卫生
  • 17篇生物学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74篇细胞
  • 146篇皮肤
  • 97篇紫外线
  • 62篇紫外
  • 55篇纤维细胞
  • 55篇成纤维细胞
  • 39篇中波紫外线
  • 33篇蛋白
  • 32篇黄芩
  • 31篇小鼠
  • 31篇激光
  • 28篇黄芩苷
  • 26篇紫外线诱导
  • 24篇没食子
  • 22篇角质
  • 19篇照射
  • 19篇皮肤成纤维细...
  • 18篇强脉冲光
  • 18篇肿瘤
  • 18篇光损伤

机构

  • 432篇江苏省人民医...
  • 4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6篇东南大学
  • 16篇苏州大学
  • 8篇南京铁道医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江苏省苏北人...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解放军第一一...
  • 4篇扬中市人民医...
  • 4篇安徽省铜陵市...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作者

  • 504篇骆丹
  • 151篇周炳荣
  • 55篇许阳
  • 55篇吴迪
  • 47篇林向飞
  • 44篇闵玮
  • 40篇朱文元
  • 34篇朱洁
  • 33篇吉玺
  • 28篇徐丽贤
  • 24篇刘娟
  • 23篇张家安
  • 22篇徐晶
  • 18篇缪旭
  • 17篇林秉奖
  • 16篇王大光
  • 16篇高洁
  • 14篇胡燕燕
  • 14篇鲁严
  • 13篇朱健伟

传媒

  • 63篇临床皮肤科杂...
  • 55篇中华皮肤科杂...
  • 39篇中国美容医学
  • 33篇国际皮肤性病...
  • 20篇中国皮肤性病...
  • 20篇中国中西医结...
  • 16篇中国麻风皮肤...
  • 15篇大众医学
  • 12篇实用皮肤病学...
  • 11篇国外医学(皮...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皮肤病与性病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祝您健康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2014全国...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13篇2018
  • 23篇2017
  • 35篇2016
  • 35篇2015
  • 29篇2014
  • 32篇2013
  • 24篇2012
  • 35篇2011
  • 28篇2010
  • 38篇2009
  • 35篇2008
  • 34篇2007
  • 52篇2006
  • 18篇2005
  • 7篇2004
5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中波紫外线辐射后BALB/C小鼠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型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慢性UVB辐射后BALB/C小鼠表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组、UVB+EGCG丙酮溶液组、UVB+丙酮溶液组、UVB+EG...
徐晶骆丹周炳荣张晓军余美玲
文献传递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线医务人员的皮肤损伤及防治措施(节选)
2020年
一、面部皮肤问题及防治措施.1.黑眼圈:医务人员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压力大。缺少休息和睡眠,甚至许多医务人员瞒着家人奔赴一线,心理负担重,于是出现了典型的黑眼圈。防治措施:缓解疲劳、充分休息.补足睡眠,同时减轻精神压力。对于一线医务人员来说上述措施较难实现,可在工作间隙闭上眼睛,并适当按摩;同时口服维生素C和多种维生索,有助于减轻黑眼圈。
骆丹李玥玥夏爽
关键词:黑眼圈面部皮肤睡眠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痤疮丙酸杆菌感染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后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炎症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痤疮丙酸杆菌并接种于金黄地鼠皮脂腺,诱导炎症反应产生。以ALA-PDT和单纯红光照射皮脂腺斑,取局部皮肤行组织病理检查,以Western blot检测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核因子(NF)-κB和STA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A-PDT和单纯红光照射均能减轻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的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性改变;同时,ALA-PDT和单纯红光照射后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STAT3蛋白表达升高。ALA-PDT对皮脂腺斑组织的炎症和炎症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抑制效果显著强于单纯红光组。结论:ALA-PDT对于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引起的皮脂腺炎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王丹骆丹闵玮
关键词:痤疮丙酸杆菌金黄地鼠
成功抢救重度低钾血症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1例被引量:3
2008年
1例重度低钾血症患者,在常规补钾治疗时,出现严重心脏毒性反应、呼吸肌麻痹,经过抢救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通过本例的介绍,应加强对重度低钾血症的认识,在补钾时宜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并且要加强心电监护;必要时要超常规增加补钾浓度及补钾速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骆丹
关键词:重度低钾血症恶性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抢救成功
尖锐湿疣凹空细胞的观察被引量:18
1998年
本文对97例尖锐湿疣(C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及光镜下观察凹空细胞的特征。结果显示,95例有凹空细胞,占97.94%。凹空细胞多分布在棘层的中、上层。根据核的改变将凹空细胞分为九型,以镰刀形核、毛虫样核和核大浓染型出现例数最多,分别为75/95、74/95和61/95,此三型对CA最有诊断价值。HPV6、11阳性93例(95.88%),HPV16、18、31、33、52b、58阳性2例(2.06%),HPV6、11、16、18、31、33、52b、58阴性2例(2.06%),但有典型的凹空细胞。2例CA无凹空细胞而HPV6、11为阳性。
胡春梅胡春梅朱文元朱文元彭晓云骆丹
关键词:尖锐湿疣PCRHPV病理
外阴湿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一般情况下外阴湿疹首先满足湿疹常见的临床表现特点,但由于部位特殊及患处结构也相对特殊,故有许多特别之处,因此有关外阴湿疹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均应给与相应的关注。本文就上述简单介绍,希望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骆丹许阳苏忠兰
文献传递
2%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小剂量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玫瑰痤疮自身对照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目的:评价2%夫西地酸乳膏外用联合小剂量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20例玫瑰痤疮患者,予盐酸米诺环素50 mg每晚口服,随机选择一侧面部外用2%夫西地酸乳膏,另外一侧作为对照,6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测定皮肤红斑指数、经皮水分丢失和皮肤弹性,记录不良反应。结果:6周后外用夫西地酸侧总有效率和红斑指数分别为83.33%和982.94±8.09高于对照侧的22.22%和997.94±8.40(均P<0.05);外用夫西地酸侧经皮水分丢失为16.17±3.79,低于对照侧的21.28±3.88(P<0.05);治疗前后皮肤弹性无明显变化,组间无差异。结论:2%夫西地酸乳膏外用联合小剂量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治疗玫瑰痤疮较单用小剂量盐酸米诺环素口服更为有效。
马仁燕Juliandri王小燕周炳荣骆丹许阳
关键词:玫瑰痤疮夫西地酸米诺环素
黄芩甙对中波紫外线照射HaCaT细胞后光产物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UVB照射后HaCaT细胞光产物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的产生和清除的影响。方法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PD的产生和清除;以黄芩甙预先孵育HaCaT细胞,再观察黄芩甙对CPD的影响。结果HaCaT细胞损伤程度随UVB照射剂量增大而加重。30mJ/cm2UVB照射后HaCaT光产物CPD的产生在0.5h左右达到高峰,同时细胞开始清除CPD,照射后4h内清除速率较快,至24h时基本清除CPD。黄芩甙预处理组UVB照射后细胞的CPD产生少于非加药组(U=2.324,P<0.05)。结论UVB照射对HaCaT细胞光损伤程度呈剂量递增性,HaCaT细胞对CPD的清除存在快速清除期及慢速清除期;黄芩甙可减少光产物生成。
骆丹林向飞吴迪吉玺徐丽贤明亚玲闵玮朱洁徐晶
关键词:紫外线HACAT细胞环丁烷嘧啶二聚体黄芩
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明确对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生成的微囊泡对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方法:紫外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微囊泡,利用光散射分析技术鉴定分析微囊泡的大小及数量。将紫外线照射后生成的微囊泡与正常成纤维细胞共孵育,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活性氧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A及UVB照射后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数量及大小明显高于正常成纤维细胞释放的微囊泡。正常纤维细胞、UVA和UVB照射后的成纤维细胞与微囊泡共孵育后活性氧荧光值分别为(52.76±1.4347)、(82.60±4.082)和(85.94±6.264),凋亡率分别为(3.260±1.732)%,(28.94±2.430)%和(34.48±2.718)%,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可被抗氧化剂逆转。结论:急性中长波紫外线照射可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释放微囊泡进一步介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
刘娟周炳荣骆丹张家安陶艳玲苗颖颖谢淑芬范曾易飞吴红巾栗丹王申
关键词:紫外线成纤维细胞凋亡
纳米微针与传统微针对人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 6名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人.一组一侧面颊部分别使用针长为0.25mm和0.5mm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mm和0.5mm的...
陶艳玲苗颖颖吴婷妍马仁燕许阳周炳荣骆丹
关键词:皮肤屏障红斑
共5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