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凝

作品数:55 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消融
  • 20篇心室
  • 19篇房颤
  • 18篇心房
  • 18篇心房颤动
  • 15篇心室颤动
  • 15篇室颤
  • 12篇球囊
  • 12篇冷冻
  • 11篇阵发
  • 11篇阵发性
  • 10篇心律
  • 10篇心律失常
  • 10篇消融治疗
  • 10篇除颤
  • 9篇电生理
  • 9篇阵发性心房颤...
  • 8篇导管
  • 8篇导管消融
  • 7篇心血管

机构

  • 51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太和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作者

  • 55篇张凝
  • 53篇吴立群
  • 48篇金奇
  • 34篇林长坚
  • 34篇凌天佑
  • 30篇潘文麒
  • 19篇罗庆志
  • 15篇庞旸
  • 14篇周建
  • 14篇顾刚
  • 13篇陈康
  • 10篇任淑静
  • 10篇谢玉才
  • 7篇吴琼
  • 7篇柳韶华
  • 6篇胡文瑛
  • 6篇王义龙
  • 5篇沈永初
  • 5篇陈颖
  • 3篇陆林

传媒

  • 14篇中华心律失常...
  • 10篇中国心脏起搏...
  • 9篇内科理论与实...
  • 4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诊断学理论与...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康复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心脏大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研究
张凝金奇潘文麒罗庆志韩岩新王义龙胡文瑛凌天佑陈康谢玉才吴立群
不同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腔内除颤能量对于短时间心室颤动(VF)除颤后血流动力学及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7只比格犬麻醉后开胸,暴露心脏,将单极电极片缝在犬的左室侧壁心外膜,以诱发VF并记录心室激动信号。通过股动脉穿刺监测动脉血压,完成短时间VF(20s)除颤阈值(DFT)测定后,将除颤能量分别调至125%DFT(小能量组)及250%DFT(大能量组),评价不同能量除颤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压曲线正向最大斜率(dP/dt峰值)在除颤后即刻、1min、5min均无显著差别。大能量组动脉血压曲线负向最大斜率(-dP/dt峰值)在除颤后即刻要低于小能量组,但在1min及5min时无统计学差异。大能量组除颤后即刻的平均心率要低于小能量组,窦性节律恢复时间长于小能量组。大能量组除颤后的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显著高于小能量组。结论:除颤能量对于除颤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无明显影响,但大能量除颤会引起除颤后局部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增加,可能具有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庞旸金奇张凝任淑静林长坚周建凌天佑吴立群
关键词:心室颤动血流动力学除颤
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分析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植入及随访结果。方法15例连续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70.13±10.62)岁,全部完成半年随访,分析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手术及随访数据。结果15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与前10例相比,后5例的手术时间显著减少[(48.4±22.56)min vs(23±5.10)min,P=0.03];1例患者术中发生动静脉瘘,至今未发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半年,起搏阈值、感知、阻抗表现良好。结论无导线起搏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患者。
凌天佑金奇潘文麒陈康谢玉才张凝林长坚谢运卫越吴立群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律失常心动过缓
冷冻球囊消融与磁导航指导的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冷冻球囊消融(CBA)和磁导航指导(RMN)的射频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两大新技术。本项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两种消融新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手术相关结果。方法入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接受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1∶1配对,分别行 CBA(CBA 组,30例)和 RMN 消融(RMN 组,3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完成双侧肺静脉电隔离(PVI)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手术相关参数,包括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以及 X 线曝光时间等。术后至少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消融空白期内房颤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 CBA 组所有患者首次消融术均获得急性 PVI,RMN 组急性 PVI 成功率为9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 RMN 组,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无心脏压塞、左心房食管瘘等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腹股沟血肿1例。 CBA 组,发生1例膈神经损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RMN 组相比,CBA 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42±36) min 对(108±30) min, P〈0.01];但是,X 线曝光时间显著增加[(6.5±2.8) min 对(16.4±4.8) min,P〈0.001]。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消融空白期内房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MN 对 CBA:16.7%对23.0%, P=0.75)。结论应用 CBA 和 RMN 房颤 PVI 均是安全和有效的。 RMN 指导的房颤消融有助于降低X 线曝光时间,CBA 房颤手术时间更短。
金奇张凝罗庆志韩岩新王义龙凌天佑陈康潘文麒谢玉才吴立群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电隔离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长期临床结果
2018年
目的 :评估应用一代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n ablation,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长期临床结果 ,同时探讨AF术后远期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行CBA术的PAF患者146例,首选28 mm一代冷冻球囊,如反复消融未达到术中肺静脉隔离(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则选择23 mm球囊再次进行消融。随访复发情况,主要终点是空白期(手术后90 d)后发生的AF事件,同时分析AF远期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PVI成功率达97.3%,平均手术时间(99.7±23.8)min,随访(30.3±6.1)个月后手术成功率为63.0%(92/146)。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发生动静脉瘘1例,急性脑梗死1例,膈神经麻痹3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心包填塞、左心房食管瘘及症状性肺静脉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左心房容积[比值比(OR):1.014,95%可信区间(CI):1.001~1.028,P=0.039]和尿酸水平(OR:1.009,95%CI:1.001~1.016,P=0.025)是远期AF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运用一代冷冻球囊治疗PAF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远期有效性,同时术前患者左心房容积和血清尿酸水平是CBA术后晚期AF复发的危险因素。
吉懿凌天佑张凝卫越刘傲罗庆志叶佳雯刑超凡邱筱炜于姝姝林长坚潘文麒金奇吴立群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复发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复发相关问题的认识现状
2018年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过去的十年中,导管消融已经成为症状性AF的标准疗法。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随访,导管消融治疗AF的疗效显著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有荟萃分析显示,AF消融术成功率为49%-86%,成功率因随访时间及患者基线特征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叶佳雯张凝金奇凌天佑吴立群
关键词: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复发消融
Brugada综合征的消融治疗进展
2018年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临床上以心电图中右胸前导联(V1、V2,或高位肋间右胸导联)J点抬高、T波倒置为特征。一般认为,不存在宏观心脏结构异常,易发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和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SCD由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poly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PVT)/VF所致。
包阳扬张凝金奇吴立群
关键词: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消融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心肌损伤与炎症标志物动态演变特征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评估冷冻球囊消融(CBA)治疗心房颤动(AF)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标志物水平变化进行对比,研究AF患者经CBA后的心肌损伤与炎症的演变特征。方法连续纳入50例行CBA治疗的AF患者(AF组),50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50例行急诊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72h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SA组CKMB及cTnI水平在术前及术后未呈现明显改变。AF组与ACS组CKMB及cTnI水平于术后24h达到峰值,hsCRP水平在术后48h达到峰值;ACS组CKMB、cTnI、hsCRP峰值均显著高于AF组和SA组。在AF组与ACS组中,cTnI与hsCRP呈相关性(r=0.275,P=0.045,AF组术后48h;r=0.351,P=0.01,ACS组术后48h),然而术后48hhsCRP/cTnI比值在AF组中显著高于ACS组(4.3vs 0.8,P<0.001)。结论与ACS行急诊PCI患者相比,CBA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和炎症标志物在术后达峰方面结果相似,但两者的比值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CBA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和炎症标志物的变化仍有其自身的特征性变化。
卫越金奇潘文麒林长坚刘磊罗庆志韩岩新黄尚玮吴立群张凝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肌损伤标志物炎症标志物
单用磁导航导管法和联合Lasso法行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2018年
目的 :比较单用磁导航(remote magnetic navigation, RMN)导管和联合环形标测电极(circular mapping catheter, CMC)在RMN指导下行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手术相关参数。方法:入选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RMN导管法(RMN组)和联合Lasso法(CMC组)行环肺静脉前庭电隔离(pulmonary vein antrum isolation, PVAI)。主要研究终点为急性双侧PVAI成功率和空白期后手术成功率;次要研究终点为手术相关参数,包括X线暴露时间、消融时间、左心房操作时间和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均采用联合Lasso法。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动态心电图,观察房颤复发情况。结果:RMN组和CMC组急性PVAI成功率分别为97.3%和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MN组相比,CMC组X线暴露时间明显延长[(6.4±1.5) min比(8.8±1.5) min,P<0.01],而在左心房操作时间、消融时间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平均随访(9.7±4.4)个月,2组房颤消融成功率RMN组比CMC组为76.7%比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N指导的阵发性房颤行PVAI时,RMN法和联合Lasso法均安全、有效;同时,RMN法有助于减少X线暴露时间。
刘傲金奇张凝林长坚罗庆志邱筱炜吉懿邢超凡叶佳雯凌天佑陈康潘文麒谢玉才吴立群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利用多导体表心电图术中实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对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作用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经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时,优化双心室起搏间期(vv)有利于提升心室激动同步性,改善左心室功能。本研究采用实时多导记录仪分析体表心电图,植入CRT术中对VV问期进行实时优化,并通过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因慢性心衰植入CRT患者84例,分为优化组(37例)和非优化组(47例)。其中,优化组患者使用多导记录仪实时测量(纸速为100mm/s,精确度为2ms)体表心电图,测量不同VV间期的QRS时限,取QRS波最窄的VV间期行双心室起搏。非优化组患者未行CRT植入术中vv间期优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急性期(术后1周)及术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与术前相比,优化组和非优化组在术后急性期测定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未见显著变化。以术后1年时LVEF提高≥0.10为标准,优化组的应答率明显高于非优化组(0.76对0.53,P=0.034),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LVEDD、LVESD、LVEDV、LVESV均显著减小(P〈0.05);而非优化组术后1年时的心脏结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多导记录仪实时分析CRT术中体表12导联QRS时限,优化VV间期的方法操作简易、有效,VV间期优化可以提高心衰患者CRT应答率,同时显著改善心衰患者解剖重构。
韩岩新金奇张凝罗庆志王义龙黄尚玮卫越林长坚凌天佑潘文麒吴立群谢玉才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