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榆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现状、困境与出路——以榆林学院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研究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的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招生数量和学生就业等现实状况,可以导引新建本科院校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加强教师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教师教育质量,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做好服务工作。
- 康伟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被引量:6
- 2005年
- 农村教育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农村教育是新世纪新时代的紧迫要求,当前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落后地区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就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这一工作对农村教育优化资源,提高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试图在回顾农村教育的历史背景前提下,分析当前农村教育在布局调整中应该坚持的科学理性思维及其应注意的一些原则和问题。
- 康伟高飞
- 关键词:农村教育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间性思想之批判被引量:3
- 2007年
-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 康伟
- 关键词:主体间性
- 当前基础教育教学虚假表现及其克服
- 2007年
- 20世纪70年代末期恢复高考以后,基本上完全放弃了文革时期的人才推荐模式,我国重新建立以考试为主的人才选拔模式。这种选拔模式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情况下,在急需大批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时期,给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使我国度过了艰难的人才短缺时期。但是随着考试选拔制度的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虚假现象,老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的自身素质,
- 康伟
- 关键词:教育教学人才选拔模式考试选拔制度文革时期人口大国
- 教育民主的内涵、路径及限度被引量:2
- 2014年
- 教育是实现民主社会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民主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校是民主社会的"雏形共同体",民主生活是学校日常化的生活方式。教育目的是民主,是培养共同体生活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教育过程、手段和方法等也都应该是民主的,通过非民主的方式实现民主,这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当前我们应该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剔除教学中专制的形式权威,消解教育管理中的命令化和行政化方式,促进教育走向民主,社会走向和谐。
- 康伟
- 关键词:民主教育纪律
- 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 2004年
-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西安市、榆林市随机抽取的35个自然班的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是比较好的.但在个别分量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 韩晓琴康伟
-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 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致思取向及教育启示被引量:21
- 2006年
- 理性宗教化和单子式主体自以为是的极端膨胀,造成了生态失衡、人性失落,以及人类文明与毁灭同在,时代要求人的存在方式、理论创新必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即认识论、存在论、文本、社会实践等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之间既联系又区分的致思取向,对我国当前教育中师生关系、理念创新、课堂改革、价值选择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反思功用。
- 康伟
- 关键词:主体间性教育
- 科技革命与人的全面发展
- 2005年
- 原始社会个人的生存发展处于无阶级的贫困的纯朴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古典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有阶级的畸形的异化发展阶段,现代社会它正趋于无阶级的和谐的成熟阶段。个人全面发展只有遵循哲学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才能促进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 韩晓琴康伟
- 关键词:个人全面发展异化
- 陕西民办职业教育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为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信息,以使民办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发展,笔者从了解陕西民办职业学校及学生基本情况这一视角出发,于2004年11月至12月期间,对陕西民办职业教育进行了调研访谈.
- 韩晓琴康伟
- 关键词:民办职业教育决策信息
- 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与重建被引量:1
- 2008年
- 在教育公平思维的前提批判中,主体间性思维方式的确立是针对神灵思维和主体思维提出的。神灵思维是人类的蒙昧思维、原始思维和前现代思维;主体思维是现代思维,是对神灵思维的扬弃,人走出了自己为自己设立的牢笼,绽放出主体的伟大力量。同时也逐渐使主体陷入了自我论的逻辑,自我成为了神灵的替身。现代主体思维成为了人类整体发展的枷锁,更是教育公平思维发展的桎梏。而主体间性思维是共存思维、生态思维、和谐思维、差异思维、后现代思维。是解决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牵涉人类发展生死攸关等重大问题和重大关系的价值选择和思维路径。从根本上、根基上转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核心思想,是现在及未来教育公平思维重建的终极指向。
- 康伟韩晓琴
- 关键词:教育主体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