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永华

作品数:60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6篇斑马
  • 26篇斑马鱼
  • 21篇基因
  • 16篇鱼类
  • 13篇细胞
  • 11篇生殖
  • 11篇生殖细胞
  • 9篇原始生殖细胞
  • 9篇转基因
  • 9篇转基因鱼
  • 6篇动物
  • 6篇育种
  • 6篇克隆
  • 5篇养殖
  • 5篇胚胎
  • 5篇激素
  • 5篇核移植
  • 4篇生长激素
  • 4篇生长激素受体
  • 4篇受体

机构

  • 5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东省实验动...

作者

  • 59篇孙永华
  • 29篇朱作言
  • 11篇熊凤
  • 11篇王厚鹏
  • 9篇汪亚平
  • 8篇陈尚萍
  • 6篇李阔宇
  • 5篇胡炜
  • 4篇魏志强
  • 3篇张甫英
  • 2篇于力群
  • 2篇吴刚
  • 2篇赵浩斌
  • 2篇迈克沃特斯
  • 2篇康景轩
  • 2篇张昀
  • 2篇王伟
  • 1篇曾志强
  • 1篇王俊
  • 1篇韩丹翔

传媒

  • 8篇水生生物学报
  • 5篇遗传
  • 2篇科学通报
  • 2篇Journa...
  • 2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科协第2...
  • 1篇第十一届长三...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长激素受体信号相关因子在斑马鱼中的比较表达分析及GHR信号通路体内研究模型的建立(英文)被引量:6
2011年
GHR信号通路在动物出生后的生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了GHR信号相关基因在成体组织、胚胎发育以及幼体期的表达情况,这些基因包括gh、ghra、ghrb、jak2a、jak2b、stat5.1、stat5.2、igf1、c-fos、socs1和socs2。值得关注的是,上述的大部分基因都存在母源性表达,且它们的合子表达均起始在体节早期之前。这说明在有功能性的脑垂体形成之前和完善的循环系统建立之前,GH及GH信号相关因子就已经存在于早期胚胎中,因此GH很可能是控制胚胎发育的一系列自分泌/旁分泌生长因子中的一员。同时,我们发现成体组织的socs表达水平与GH信号靶基因igf1和c-fos的表达呈某种程度的负相关。我们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荧光素酶分析技术,通过注射GH和GHR表达载体,在斑马鱼胚胎中分析了它们促进GH信号靶基因c-fos和igf1转录活性以及GH应激启动子spi2.1活性的能力。由此,研究利用斑马鱼胚胎建立一个体内研究模型来评估发育过程中的GH信号激活(GHSA)。在受精后1天(dpf)和3dpf斑马鱼胚胎中,单独过表达gh或ghr均可以显著刺激GHSA,这表明在1dpf的斑马鱼胚胎中即存在功能性的GH和GHR蛋白表达,而这一时期是在功能性垂体的形成之前的。gh以及ghr的协同过表达则可以显著放大gh或ghr单独过表达的GHSA效果。
Abu Shufian Ishtiaq Ahmed于力群朱作言孙永华
关键词: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受体斑马鱼转录分析
团头鲂nanos3基因的克隆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标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 PGCs),首次克隆并鉴定了团头鲂nanos3基因(mananos3)。mananos3全长1027 bp,包括48 bp 5′UTR (5′untranslated Region),490 bp 3′UTR和489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该基因编码162个氨基酸。通过序列比对发现Mananos3蛋白和其他物种Nanos蛋白一样,存在一个保守的RNA结合功能域,该功能域包含一个锌指基序(Motif)。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 Mananos3与鲤(Cyprinus carpio)的Nanos3最为相近。半定量和定量PCR结果表明, mananos3具有较高的母源表达,并在胚胎发育早期高量表达,而在1000细胞期之后表达量逐渐降低。在成体组织中, mananos3仅在卵巢中检测到表达。mananos3和斑马鱼(Danio rerio) nanos3 (zfnanos3)的3′UTR均可以介导绿色荧光蛋白特异标记团头鲂和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PGCs,但是mananos3的3′UTR能够更特异地标记团头鲂的PGCs。通过比对mananos3和zfnanos3的3′UTR发现, mananos3的3′UTR中有一个非经典的miR430识别位点(GCACTA)。通过对该位点的突变研究证实其有利于nanos3在非PGCs组织中的降解。综上所述,团头鲂mananos3的3′UTR序列中的非经典miR430识别位点(GCACTA)可能与介导报告基因在PGCs中特异表达相关。
朱林王厚鹏朱作言孙永华叶鼎
关键词:团头鲂原始生殖细胞斑马鱼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操作与快速、定向设计育种
培育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养殖鱼类优良品种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传统的鱼类育种却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以基因组操作技术为基础进行快速、定向的鱼类品种改良,必将成为培育养殖鱼类优良新品种的主导性技术之一...
孙永华
关键词:鱼类原始生殖细胞
一种鱼类持续激活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类持续激活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及制备方法和用途。通过对鲤鱼GHR信号肽、c-Jun亮氨酸拉链区以及GHR跨膜区和胞内区分别采取PCR扩增,结合又一轮的搭桥PCR扩增,获得持续激活的GHR重组基因片段;将获得...
孙永华朱作言熊凤伊斯提亚克迈克沃特斯
文献传递
转基因鱼的属间克隆及鱼类克隆过程中的再程序化
细胞核移植,又称动物克隆,是研究细胞核的遗传和发育潜能性以及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过程中相对作用和相互关系最有效的途径和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在两栖类和哺乳类,同种克隆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种间克隆终未获得广泛的成功.与此不...
孙永华
关键词:转基因属间克隆再程序化
文献传递
实验动物 实验鱼质量控制 实验动物 实验鱼质量控制
本标准规定了实验鱼的种质、遗传、微生物和寄生虫、饲料、环境设施的质量控制及其监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斑马鱼(Danio rerio )、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和诸氏鳍虾虎鱼(Mugilogobiu...
黄韧孙永华李凯彬 胡建华 李建军 余露军 蔡磊 刘云波 林金杏 潘鲁湲 吴淑勤 陈梅丽
重要养殖鱼类生物育种技术研究
2022年
鱼类等水产品作为蓝色食物,被公认为优质的蛋白源,在保障全球食品和营养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国家,其成功经验为世界所瞩目。我国在养殖鱼类中建立了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性控育种、转基因育种等技术,开展了鱼类基因编辑和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实践,并在鱼类生殖干细胞和生殖开关等前沿育种技术方面进行了尝试。利用这些技术创制出养殖鱼类新种质,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养殖鱼类新品系和新品种,驱动和支撑着我国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系统综述了生物育种技术在鱼类优良种质创制中的开发和应用,并展望了鱼类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旨在推动养殖鱼类新品系和新品种培育,支撑我国水产养殖的高质量发展。
孙永华胡炜
关键词:养殖鱼类遗传育种生物育种技术
外源基因在鱼类胚胎中表达与整合的时序被引量:18
1999年
采用细胞核移植技术 ,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 ,泥鳅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外源基因在鱼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与整合 .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在鱼类胚胎中 ,从原肠胚期开始表达 ,与鱼类胚胎分化时期相吻合 .转移的外源基因的表达时间与启动调控顺序有关 ;表达效率与基因构型有关 ,受体胚胎早期中未整合的环形质粒的表达效率高于线性质粒 .外源基因的整合最早从囊胚期开始 ,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两种不同结构的基因共转移时 。
赵浩斌陈尚萍孙永华汪亚平朱作言
关键词:外源基因鱼类胚胎核移植基因表达
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及其F_1遗传分析被引量:35
2001年
采用显微注射方法, 研制出转"全鱼"生长激素基因鲤鱼. 比较分析了转基因鲤鱼(P0)获得性状多样性, 筛选获得具有显著快速生长效应的转基因鱼个体; 繁殖力参数比较发现, 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繁殖能力无实质改变. 对F1转基因鱼转植基因分离和性状分布进行了遗传分析, 结果证实转植基因在2, 3条染色体上整合, 转植基因不同整合位点的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 这为快速生长转基因鱼育种奠定了基础.
汪亚平胡炜吴刚孙永华陈尚萍张甫英朱作言冯建新张西瑞
关键词:鲤鱼繁殖能力
虹鳟鱼(Oncorhynchus mykiss)组蛋白H_3启动子的分子克隆及在稀有(鱼句)鲫(Gobiocypris rarus)中的表达活性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使用高保真PCR方法从虹鳟鱼基因组中克隆得到虹鳟鱼组蛋白H3启动子.将虹鳟鱼组蛋白H3启动子插入启动子缺失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载体pEGFP-1中,构建成重组载体pRH3EGFP-1.通过显微注射法得到转pRH3EGFP-1稀有(鱼句)鲫.在荧光解剖镜下,可以清楚地观察到EGFP在发育到原肠胚的转pRH3EGFP-1稀有(鱼句)鲫中表达.在稀有(鱼句)鲫幼体鱼苗中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EGFP在多个组织中的泛组织表达.比较CMV启动子、鲤鱼β-actin启动子、虹鳟鱼组蛋白H3启动子的EGFP表达载体pCMVEGFP,pCAEGFP,pRH3EGFP-1在稀有(鱼句)鲫胚胎中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CMVEGFP最早表达,其后为pRH3EGFP-1和pCAEGFP,表达的强度依次为pCMVEGFP>pCAEGFP>pRH3EGFP-1.这说明虹鳟鱼组蛋白H3启动子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启动子,应用于鲤科鱼类(如稀有(鱼句)鲫)的转基因研究.
茅卫锋汪亚平孙永华吴刚陈尚萍朱作言
关键词:虹鳟鱼转基因鱼分子克隆表达活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