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美艳

作品数:6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0篇氟烷
  • 16篇麻醉
  • 15篇镇痛
  • 15篇注射
  • 14篇异氟烷
  • 14篇脑室
  • 14篇侧脑室
  • 14篇催眠
  • 13篇鞘内
  • 13篇脑室注射
  • 13篇侧脑室注射
  • 12篇镇痛作用
  • 11篇内注射
  • 11篇鞘内注射
  • 11篇小鼠
  • 7篇电图
  • 7篇定量药物脑电...
  • 7篇药物
  • 7篇七氟烷
  • 7篇脑电

机构

  • 39篇徐州医学院
  • 27篇徐州市中心医...
  • 7篇徐州医科大学
  • 4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华山医院
  • 1篇苏州市相城人...

作者

  • 63篇周美艳
  • 39篇戴体俊
  • 25篇王立伟
  • 20篇刘亚君
  • 12篇张明阳
  • 12篇蔡慧明
  • 8篇宋苏沛
  • 6篇王建华
  • 6篇刘倩
  • 5篇陈晏
  • 5篇闫莉
  • 5篇王荣国
  • 4篇周海
  • 4篇王金凤
  • 4篇邵东华
  • 4篇刘松涛
  • 4篇周慧轩
  • 4篇王凯
  • 3篇杭黎华
  • 3篇韩平平

传媒

  • 5篇第十四届中国...
  • 4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江苏医药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2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中国药理通讯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全国第一次麻...
  • 2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26篇2010
  • 1篇2009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一次性使用腹壁吻合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腹壁吻合器,包括鱼骨针和固定贴;鱼骨针的前部通过戳卡插入在患者腹壁中,移动鱼骨针使得患者的腹壁向内收缩贴合在一起;固定贴贴在患者皮肤上,撤出戳卡后,固定贴一方面将患者伤口两侧的皮肤拉紧贴合,另一...
王金凤林浩王立伟徐海军周美艳王荣国周海魏伟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镇痛、催眠作用是吸入麻醉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NMDA、GABA、甘氨酸受体,α-氨基羟甲基口恶唑丙酸(AMPA)、神经元烟碱受体及γ-羟基丁酸(GHB)受体等有关,此外还可能涉及其他机制,现就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与上述受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周美艳戴体俊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受体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在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沙滩椅体位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在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沙滩椅体位(BCP)手术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BCP下实施肩关节镜手术的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GDFT组(G组),每组76例。C组术中采用传统液体治疗,G组采用GDFT。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_(0))、气管插管后(T_(1))、BCP即刻(T_(2))、BCP 30 min(T_(3))、恢复平卧位时(T_(4))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尿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与本组T_(0)比较,两组T_(1)~T_(4)时MAP均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组T_(1)、T_(4)时rScO_(2)升高,T_(2)时rScO_(2)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组T_(1)~T_(4)时rScO_(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T_(2)~T_(4)时MAP、rSc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组T_(1)时rScO_(2)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d,G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低于C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G组术中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尿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降低,胶体液用量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G组POCD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BCP下手术的陈旧性脑梗死老年患者,GDFT可以有效改善术中脑组织缺氧并减少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陆筱星王凯周美艳王六一王立伟
关键词: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脑梗死沙滩椅体位局部脑氧饱和度S100蛋白
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与5-羟色胺3受体(5-HT3)的关系。方法①催醒实验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4 mg·kg-1,15 min后ip给予异氟烷1.0 ml.kg-1催眠,检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②催眠半数有效量ED50测定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2 mg·kg-1,15 min后用序贯法ip给予异氟烷1.12,0.90,0.72,0.58和0.46 ml.kg-1,测定催眠ED50。③扭体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sc给予异氟烷1.0 ml.kg-1镇痛,检测扭体次数。④热板法小鼠ip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10 min后,ip给予异氟烷0.4 ml.kg-1镇痛,检测小鼠热板法痛阈值(HPP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昂丹司琼1,2和4 mg·kg-1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持续的时间和ED50值均无明显变化。扭体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昂丹司琼4 mg·kg-1和异氟烷1.0 ml.kg-1可使清醒小鼠扭体次数减少(P<0.01),麻醉小鼠给予昂丹司琼1,2和4 mg·kg-1时,扭体次数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热板法中,ip昂丹司琼对清醒小鼠及异氟烷小鼠的HPPT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抗热刺激伤害作用无明显影响,提示异氟烷的催眠镇痛作用可能与5-HT3受体无明显关系。
韩平平蔡慧明周美艳刘亚君张明阳戴体俊
关键词:异氟烷昂丹司琼催眠
一种气切留置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切留置管,包括气切管、空气过滤器、连接器。气切管中的通气管端面与气切管固定翼基本平齐,有利于需要长期留置气切管的患者生活,防止气切管与其他物品发生剐蹭,而且有利于患者对气切管的掩饰。而且空气过滤器仅保留...
王金凤王立伟徐海军周海王荣国周美艳魏伟
戊巴比妥钠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和θ频段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戊巴比妥钠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θ频段的影响。方法采用QPEEG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家兔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前后δ、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各脑区在给药后30s、1、2、3、5、10min时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大,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降低(P<0.01或P<0.05);与基础值波幅相比,给药后波幅明显增高。结论戊巴比妥钠能够增大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θ频段功率百分比。
韩平平蔡慧明胡志超孔莉周美艳张明阳刘亚君郭继龙吴克俭戴体俊
关键词:戊巴比妥钠定量药物脑电图功率谱分析
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受体机制研究进展
催眠、镇痛作用是吸入麻醉药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NMDA、GABA、甘氨酸受体、AMPA、神经元烟碱受体及GHB受体等有关,此外还可能涉及其它机制,现就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与上述受体的关系作...
周美艳戴体俊
关键词: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受体
文献传递
膜式氧合器出口二氧化碳连续测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膜式氧合器出口二氧化碳连续测定装置,涉及膜式氧合器技术领域。该测定装置包括连接管组件、除湿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除湿器连接于膜式氧合器主体下的排气口上,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连接于除湿器远离膜...
孙斌王立伟甄宁周美艳王荣国刘倩
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七氟烷对小鼠抓力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七氟烷的肌松作用部位。方法64只成年雌性小鼠按基础抓力、体重,用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鞘内(intrathecal,it)与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七氟烷两组,每组再...
周美艳张明阳刘亚君戴体俊
关键词:七氟烷全麻机制
文献传递
鞘内注射和侧脑室注射七氟烷对小鼠抓力的影响
目的 初步探讨七氟烷的肌松作用部位.方法 64只成年雌性小鼠按基础抓力和体重,用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鞘内(ith)与侧脑室(iev)注射七氟烷2组,每组再各分为人工脑脊液(aCSF)(0.25 μl&#183;g-1)、...
周美艳张明阳刘亚君戴体俊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