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安青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麻醉
  • 2篇心肌
  • 2篇异丙酚
  • 2篇异丙酚麻醉
  • 2篇体外循环
  • 2篇外循环
  • 2篇冠脉
  • 2篇冠脉搭桥
  • 2篇肺通气
  • 2篇丙酚
  • 1篇单肺
  • 1篇单肺通气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癌
  • 1篇胆囊颈
  • 1篇胆囊颈部
  • 1篇胆囊颈部结石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机构

  • 7篇绍兴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吕安青
  • 6篇陈文迪
  • 5篇余德华
  • 4篇仲俊峰
  • 4篇蒋宗明
  • 4篇陈念平
  • 3篇楼静芝

传媒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心肌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拟CPB下行CABG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可地尔组,每组14例.尼可地尔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给予0.1 mg/(kg·h)持续输注尼可地尔,CPB开始2 h后将其调整为0.05 mg/(kg·h),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对照组给予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在下列时间点:即麻醉诱导结束(T0)、CPB 2 h后(T1)、术后第1 天(T2)和术后第3天(T3)测定动脉血浆肌钙蛋白T(TnT)、血肌钙蛋白I(TnI)、肌酸激酶-MB(CK-MB)和脑钠肽(BNP);记录以上各个时间点心率和收缩压.结果 两组血浆TnT、TnI、CK-MB 和BNP浓度在手术后均明显升高,尼可地尔组TnT和BNP在T3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在T2 和T3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在T1达到峰值,T3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尼可地尔组T1、T2和T3心率和收缩压乘积(RPP)较对照明显低.结论 术中输注尼可地尔对CPB下行CABG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
蒋宗明仲俊峰余德华吕安青陈文迪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肌标志物心肌保护
胆囊癌术后苏醒延迟1例被引量:2
2008年
患者 女,60岁,体重54kg。因“反复上腹疼痛10年余”于2006年6月19日收入院,入院后查B超示胆囊颈部结石,胆囊炎,胆囊内胆泥沉积,胆囊附壁淡光团。拟择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术前常规检查均正常。既往无重要疾病史,术前予地西泮5mg口服,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患者8时被送入手术室,常规心电监护,Bp120/80mmHg(1mmHg=0.133kPa)、HR65次/min。8时30分患者出现心率下降,最低降至46次/min,予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恢复正常后,于8时40分行全麻诱导,麻醉药及剂量分别为咪达唑仑2mg,芬太尼0.2mg,异丙酚50mg,
余德华陈文迪吕安青陈念平楼静芝
关键词:胆囊癌苏醒延迟胆囊颈部结石上腹疼痛肌肉注射心电监护
七氟烷或异丙酚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七氟烷或异丙酚麻醉对胸科手术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择期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下开胸行肺叶切除患者60例,年龄40~65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七氟烷组(S组,n=30)和异丙酚组(P组,n=30)。S组采用吸入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七氟烷;P组诱导完成气管插管后,异丙酚麻醉维持。下列时间点麻醉诱导后(T1)、单肺通气30min(T2)、单肺通气60min(T3)和术后12h(T4)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P物质和单肺通气时、肺复张通气时非通气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NCF)。结果两组TNF-α、IL-6、P物质在T2、T3、T4均较T1明显增加,S组T2、T3、T4时间点IL-6、P物质较P组低(P<0.05),而TNF-α在T2、T4较P组低(P<0.01)。S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NF-α和NCF水平比P组低(P<0.01)。结论七氟烷胸科手术可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并对肺具有保护作用。
蒋宗明仲俊峰吕安青余德华陈文迪
关键词:七氟烷异丙酚炎症介质单肺通气
腹腔镜结肠手术时P_(ET)CO_2不能可靠反应PaCO_2水平
2009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肠手术时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pressure,PaCO_2)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_(ET)CO_2)之差随时间变化规律,并探讨P_(ET)CO_2是否能够真实反应PaCO_2。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择期腹腔镜结肠手术患者40例,麻醉后机械通气,维持P_(ET)CO_2于4.0~5.5 kPa。CO_2气腹开始后每隔30 min测定并记录P_(ET)CO_2和PaCO_2。结果麻醉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CO_2气腹后PaCO_2水平明显上升并一直持续到气腹结束。PaCO_2与P_(ET)CO_2之间的关系不恒定,PaCO_2与P_(ET)CO_2差值在同一患者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aCO_2和P_(ET)CO_2之间相关系数r不恒定。结论腹腔镜结肠手术时P_(ET)CO_2不能有效反应PaCO_2,与患者本身变异性有关。
陈文迪楼静芝吕安青陈念平佘德华仲俊峰
关键词:结肠腹腔镜检查
美蓝利多卡因宫颈旁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麻醉用于人流术
2005年
陈念平蒋宗明吕安青
关键词:美蓝神经阻滞异丙酚麻醉宫颈旁神经阻滞利多卡因异丙酚麻醉
急诊肺部手术麻醉处理的体会
2008年
目的探讨急诊肺部手术的围麻醉处理。方法总结分析42例急诊肺部手术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及麻醉后的复苏。结果42例急诊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充分的麻醉前准备、合理的麻醉诱导、术中及术后科学的麻醉管理是急诊肺部手术麻醉成功的关键。
余德华陈文迪吕安青陈念平楼静芝
关键词:急诊处理肺通气低氧血症麻醉
瑞芬太尼预处理对老年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75岁、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患者8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成功后胸骨劈开前R组单次给予瑞芬太尼1.0μg/kg,随后0.4μg/(mg.min)泵注25 min;C组按相同速度输注同样容量的生理盐水。在麻醉诱导前(T0),主动脉阻断15 min(T1),主动脉开放后15 min(T2)、2 h(T3)、6 h(T4)和12 h(T6)测定动脉血肌酸激酶-MB(CK-MB)、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未结合游离脂肪酸(FFAu)和肌钙蛋白T(cTnT)。记录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R组CK-MB在T3、T4和T5较C组明显降低,cTnT在T2、T3、T4和T5较C组明显降低,两组间IMA和FFAu在T2、T3、T4比较有显著差异,R组术后拔出气管导管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损伤,有助于早期拔管。
蒋宗明仲俊峰余德华吕安青陈文迪
关键词:瑞芬太尼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