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少鹏

作品数:90 被引量:1,014H指数:20
供职机构:哈尔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9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6篇湿地
  • 13篇冻土
  • 11篇多年冻土
  • 11篇土壤
  • 10篇植物
  • 9篇生态
  • 8篇城市
  • 7篇生态环境
  • 7篇区系
  • 7篇种子植物
  • 6篇植物区
  • 6篇植物区系
  • 6篇湿地公园
  • 6篇水处理
  • 6篇排水
  • 6篇公园
  • 6篇国家湿地公园
  • 5篇昆虫
  • 4篇荧光
  • 4篇真菌

机构

  • 66篇哈尔滨学院
  • 3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黑龙江大学
  • 3篇广东工业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泰安市环境保...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89篇于少鹏
  • 22篇孙广友
  • 16篇金会军
  • 14篇王海霞
  • 14篇丛东来
  • 11篇胡宝忠
  • 11篇何瑞霞
  • 11篇吕兰芝
  • 11篇孟博
  • 10篇万忠娟
  • 10篇常晓丽
  • 8篇杨思忠
  • 7篇王绍令
  • 4篇郭东信
  • 4篇董隽
  • 3篇罗新正
  • 3篇张志
  • 3篇罗栋梁
  • 3篇蔡春苗
  • 3篇王孝本

传媒

  • 11篇冰川冻土
  • 10篇湿地科学
  • 7篇国土与自然资...
  • 4篇哈尔滨学院学...
  • 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地理科学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北方经贸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3
  • 10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湿地建设策略被引量:26
2006年
湿地系统是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北京市湿地的特征和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湿地质量普遍低下等问题,提出了湿地建设的若干对策:综合治理湿地水体污染;修复受损湖泊(水库)湿地;利用南水北调工程活化永定河水系的湿地;综合改造不合理的人工湿地;围绕绿色奥运和生态城市建设,增建新湿地;强化完善湿地保护和建设的环境监控网络;加强湿地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执行。全面实施上述对策,就可以使北京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并为优化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保障。
王海霞孙广友宫辉力于少鹏
关键词:城市湿地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及东北地区古冻土及古环境考察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中国北方地区保留了晚更新世以来大量的冰缘遗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在寒区和干旱区分别出现冰缘地貌、正逆向沙化等问题,综合不同区域的地质遗迹,从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可进一步分析气候环境变化问题.2008年5-7月调查中,在鄂尔多斯和大同地区分别发现了新的砂楔和土楔;在大兴安岭生态定位研究站设立了8个钻孔和2套自动气象站,开启了冻土、湿地、积雪研究以及现代陆面过程对下伏冻土影响的研究;在黄岗梁地区新发现了一个冻融褶皱;调查了松嫩沙地古沙丘及古土壤活动与冻土进退的关系;发现小兴安岭地区冻土退化显著,岛状冻土散布于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三江平原西部农业开发强烈改变了地表覆盖,冻土温度升高显著,冻土上限下降明显,甚至厚度较薄的冻土消失.后期工作希望通过综合、集成分析以上结果,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晚更新世/全新世的冻土南界及环境变迁.
杨思忠金会军郭东信吕兰芝常晓丽何瑞霞于少鹏孙广友张秋良周梅
关键词:冰缘地貌古土壤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Ⅰ):植被和雪盖被引量:52
2008年
青藏高原冻土区地温既受海拔、纬度和经度(干燥度)区域地带性规律控制,同时它又受植被、雪盖、砂层、水被和地质构造等局地因素的显著影响。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域值条件下,它可增高或降低地温。地温随植被覆盖度减小而逐渐增高,但覆盖度减到0~20%时,地温反而降低。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和腹部的高山区,冷季降雪多,很多地段为稳定积雪区,雪盖厚,持续时间长,对浅层地温起保温作用;而高原腹部的高平原、河谷和盆地冷季降雪较少,雪盖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保温作用微弱。当雪盖厚度超过20cm以后,保温作用即开始增强;在暖季因积雪存在时间短,雪盖薄,短期内对浅层地温起冷却作用。总之,每种局地因素迫使地温向相反方向转化阶段是一个区间值,为渐变过程。随时空尺度变化,局地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有些地段,几种局地因素共同作用,加上活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的影响,使地温的时空分布和局地因素对其影响或控制变得错综复杂。因此,研究和预测地温特征和变化趋势,需要在监测植被和积雪作用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验证和优化。
金会军孙立平王绍令何瑞霞吕兰芝于少鹏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温植被雪盖
青藏高原中、东部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双重影响(Ⅱ):砂层和水被被引量:20
2008年
青藏高原冻土区地温既受海拔、纬度和经度(干燥度)区域地带性规律控制,同时它又受植被、雪盖、砂层、水被和地质构造等局地因素的显著影响。局地因素对地温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在不同域值条件下,它可增高或降低地温。沙丘下和较厚(〉10~20cm)砂层覆盖下的地温较邻近天然无砂层地段高;而薄(〈10~20cm)砂层覆盖下的地温反而比天然无砂地段有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地貌单元内,沼泽湿地处地温最低,有利于多年冻土形成和保存;淡水湖塘和河流均能升高地温,加大融化深度,不同程度地形成融区。但是,盐湖由于其热传导水层结构,有助于形成和保护湿寒土。总之,每种局地因素迫使地温向相反方向转化阶段是一个区间值,为渐变过程。随时空尺度变化,局地因素的影响变化很大。有些地段,几种局地因素共同作用,加上活动构造和地形地貌等的影响,使地温的时空分布和局地因素对其影响或控制变得错综复杂。因此,研究和预测地温特征和变化趋势,需要在监测砂层和水被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参数选择、验证和优化。
吕兰芝金会军王绍令薛娴何瑞霞于少鹏
关键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温砂层地表水体
黑龙江省平阳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2018年5~10月和2019年8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调查法,在黑龙江省平阳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野外实地调查,研究种子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保护区内,共记录种子植物84科300属549种(包括2亚种和13变种);其中,有菊科(Compositae)种子植物69种,有禾本科(Gramineae)种子植物41种,有毛茛科(Ranunculaceae)种子植物38种,有蔷薇科(Rosac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种子植物各31种;有薹草属(Carex)种子植物19种,有蓼属(Polygonum)种子植物13种,有蒿属(Artemisia)种子植物10种,有野豌豆属(Vicia)种子植物9种;该保护区中分布着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草甸和草本沼泽等植被型,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榛(Corylus heterophylla)、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等形成主要植物群系;该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区系具有典型的温带属性,特有程度较低,种水平上主要区系成分为温带分布类型,与世界分布类型有普遍联系,同时有亚寒带-寒带和热带分布类型物种渗入。
史传奇王立峰于少鹏胡宝忠胡宝忠丛东来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
中俄输油管道工程对兴安岭沼泽湿地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中俄输油管道工程对实现我国原油供应多元化,提高石油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兴安岭地区湿地和冻土具有共生特性,输油管道工程对沿线湿地将形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期对植被根系、盖度和泥炭层形成一定的破坏,以及运营期冻胀和融沉对湿地形成的影响。上述影响又将作用于下伏冻土的水热过程,进而威胁输油管道的稳定性和运营安全。通过特定的植被移植和增添泥炭层等方法,将能够有效地抵消不利影响。
于少鹏吕春亮常晓丽
关键词:沼泽湿地
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地温的影响被引量:15
2011年
植被常常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遮阳、蒸腾散热、阻风挡雪、保水吸水等来影响下伏多年冻土。但是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下伏冻土热状况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的影响,选取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实验区杜香-真藓-落叶松林、真藓-落叶松林、塔头-落叶松林、柴桦落叶松林和伊图里河镇原冻土观测场塔头湿地5种典型林型,分析不同林型对冻土的温度和冻融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林型的不同组分,由于反射率、覆盖度和根系吸水能力的差别,使得各种林型下的地面温度也不相同。在夏季,月平均地面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真藓-落叶松林、杜香-真藓-落叶松林、伊图里河塔头湿地、柴桦落叶松林和塔头落叶松林。由于塔头落叶松林存在乔木层和灌木层,与伊图里河塔头湿地相比,8月份平均地面温度差值低10℃以上。柴桦落叶松林两个钻孔的对比实验表明,铲除地表植被会使活动层0.8 m以上部分的地温升高,并且主要发生在8、9、10月份。对冻土而言,林区植被暖季降温的贡献大于冷季增温的贡献。另外,塔头-落叶松林根系吸水能力最强,这种林型下的土壤开始融化和冻结的日期最晚,冻结初期地面降温速率为0.1℃/d,而0.2 m以下降温速率几乎为零。同样柴桦落叶松林的塔头根系吸水能力使得其0.5 m和0.8 m的降温速率低于除塔头落叶松林外的其他林型,但是地面上植物的凋零和枯萎会加快地面的冻结速率。真藓-落叶松林的乔灌木层发育不好,地面降温速率大于杜香-真藓-落叶松林和伊图里河塔头湿地,而伊图里河塔头湿地由于没有乔灌木层的庇护,地面以下的降温速率高于其他林型。
常晓丽金会军于少鹏孙海滨何瑞霞罗栋梁孙广友吕兰芝
关键词: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林型冻结速率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被引量:180
2004年
人工湿地有着独具特色的净污机理、功能,正在不断地受到全球的重视。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类型,对其优势与不足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作者对我国研究、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我国发展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目前应当开展的工作提出了战略性的观点。
于少鹏王海霞万忠娟孙广友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
退耕还湿后不同植物群系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荧光光谱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三维荧光光谱荧光峰位置和荧光强度可表征荧光物质的类型和浓度,被广泛应用于溶解性有机质(DOM)性质的研究中。为探讨退耕还湿后不同植物群系条件下的土壤特征,指导退耕还湿工作,本研究通过采集榆树、松江柳、猪毛蒿、芦苇、灰脉薹草、香蒲6种典型植物群系的表层土壤,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测定土壤DOM的荧光光谱,分析6种植物群系土壤中DOM的来源和组成。结合土壤理化指标,进一步分析土壤DOM有机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种植被类型土壤的腐殖化指数(HIX)差异不大,其中湿生芦苇群系土壤腐殖化程度显著高于旱生猪毛蒿群系。土壤DOM的荧光指数(FI(370))均介于陆生源特征值(1.4)和自生源特征值(1.9)之间,说明其来源既由微生物活动产生,也有植物凋落物及根系分泌物的输入。灰脉薹草群系和香蒲群系土壤的FI(370)和生物指数(BIX)相对较高,表明两者具有相对较强的自生源特征,而芦苇群系和猪毛蒿群系的陆生源特征相对较高。6种植物群系土壤DOM中共识别出3个有机组分:类富里酸组分(C1)、类胡敏酸组分(C2)和类蛋白组分(C3)。芦苇群系土壤DOM相对浓度较高,其次为香蒲群系,灰脉薹草群系相对较低。除芦苇群系外, C3组分在各植物群系土壤中均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其次为C1, C2相对较低,反映出表层土壤DOM中小分子物质相对丰富,腐殖化程度不高。不同植物群系土壤pH值差异不显著,旱生环境具有较高的土壤容重,而湿生环境土壤含水量和阳离子交换量较高。木本植物群系土壤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总钾含量均高于草本植物群系。土壤容重、含水量及阳离子交换量可显著影响土壤DOM有机组分结构。因此,退耕还湿过程中增加湿生草本植物面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腐殖化程度。
史传奇李艳于少鹏胡宝忠金梁
关键词:三维荧光光谱
东北北部冻土退化与寒区生态环境变化被引量:42
2009年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中高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是欧亚大陆高纬冻土区向南最突出的部位,属于高纬山地冻土.东北多年冻土区是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受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最显著的冻土区之一.过去40 a来该区冻土显著退化,主要表现在:1)冻土南界及不连续多年冻土各分区边界北移而导致总面积减小、空间分布破碎化;2)活动层加深,融区扩大,局地冻土岛消失;3)冻土温度升高、厚度减薄、热稳定性降低等.由于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寒区生态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具体表现为以兴安落叶松占绝对优势的天然林带锐减,整个北方森林带北移,沼泽湿地面积减小等,寒区生态系统和环境已出现恶性循环.关注、研究、整治和管护寒区环境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何瑞霞金会军吕兰芝于少鹏常晓丽杨思忠王绍令孙广友
关键词:冻土退化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