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中秀

作品数:24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9篇重金
  • 19篇重金属
  • 19篇污染
  • 15篇污染土
  • 15篇污染土壤
  • 11篇钝化
  • 9篇钝化剂
  • 9篇土壤
  • 6篇土壤活性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重金属污染土...
  • 6篇密植
  • 6篇金属污染
  • 6篇金属污染土壤
  • 6篇建园
  • 6篇合理密植
  • 4篇定苗
  • 4篇酸化土壤
  • 4篇铁锰
  • 4篇铁锰氧化物

机构

  • 24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湖南省土壤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4篇饶中秀
  • 22篇黄道友
  • 21篇刘守龙
  • 21篇朱奇宏
  • 20篇曹晓玲
  • 19篇罗尊长
  • 12篇任雪菲
  • 11篇王帅
  • 11篇王继宇
  • 11篇席园
  • 10篇夏战鹰
  • 9篇周斌
  • 8篇朱昌宇
  • 8篇雷敏
  • 6篇孙楠
  • 4篇盛良学
  • 2篇曾伟刚
  • 1篇朱捍华
  • 1篇田应兵
  • 1篇刘纪昌

传媒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湖南省土壤肥...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4
  • 1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稻田土壤的重金属复合钝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稻田土壤的重金属复合钝化剂及制备方法。它由海泡石矿粉、铁锰氧化物和生石灰三种原料按比例配制,其步骤是:A.海泡石矿粉制备;B.铁锰氧化物制备;C.将步骤(A、B)制备的原料与生石灰混合均匀,为复合钝化...
黄道友朱奇宏刘守龙罗尊长孙楠饶中秀朱昌宇雷敏曹晓玲周斌
文献传递
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黄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黄麻的方法,其步骤:A.整地建园,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B.选用耐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的黄麻特定品种,足量适时播种,确保“一播全苗”;C.确定适宜的种植密植,适时间苗/定苗...
黄道友刘守龙朱奇宏罗尊长任雪菲饶中秀夏战鹰王帅曹晓玲王继宇席园
文献传递
复合型螯合药肥对镉铅污染土壤的原位固定修复效应分析
以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通过种植水稻、红薯和小白菜,施用钠基、钾基和钙基3种复合型螯合药肥,分析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率,探讨复合型螯合药肥对降低农产品Cd和Pb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型螯合药肥施用...
刘国胜饶中秀张钱魏洪贵李小江刘纪昌唐志刚
文献传递
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耐重金属污染的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
黄道友朱奇宏刘守龙曹晓玲罗尊长盛良学饶中秀任雪菲夏战鹰王帅王继宇席园
镉污染稻草还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采用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镉污染稻草还田后清洁土壤(pH=4.72)和镉污染土壤(pH=7.90)中有效态镉含量及镉形态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稻草和淹水培养使土壤pH值向6.0—7.5的区间转变,并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清洁土壤添加镉污染稻草后,土壤DTPA(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ate acid)提取态cd含量增加23.5%-225.0%,土壤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镉的相对比例显著提高,而残渣态和可氧化态镉的比例则相对降低,其效果随稻草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强;镉污染土壤添加镉污染稻草后,DTPA提取态镉仅在培养初期(2d)略有提高,随培养时间的延长,DTPA提取态镉含量显著降低(28.6%~41.1%),且添加稻草促使酸提取态镉向可还原态镉和残渣态镉转化。研究表明,镉污染稻草进入清洁土壤会带来镉污染的扩散风险,而进入供试污染土壤后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污染土壤中镉的有效性。
曹晓玲罗尊长黄道友朱奇宏刘守龙饶中秀任雪菲席园
关键词:稻草还田CD污染污染土壤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镉锌铜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为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Cd、Zn和Cu积累及其有效性的影响,以设立于1986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对象,对比分析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T)、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LM)、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HM)5个处理耕层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形态分布以及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变化,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探讨了长期施肥下重金属累积效应及其有效性变化机理。结果表明,NPK和ST处理对土壤全量及有效态Cd、Zn和Cu均无显著提高效应。而施用低量和高量有机肥30 a后,土壤Cd、Zn和Cu全量显著提高35.00%~80.00%、63.91%~82.55%、118.41%~180.21%,有效态显著提高28.57%~71.43%、407.12%~783.15%、336.59%~573.17%,稻米Cd、Cu则提高100.00%~150.00%、63.30%~85.64%。相关分析结果证实,有机肥中较高的重金属含量是造成稻田土壤Cd、Zn和Cu累积和有效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其改变的土壤理化性质,尤其是P也会影响重金属的有效性,但其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总体来看,长期施用有机肥具有更好的培肥效应,但会造成土壤Cd、Zn和Cu的富集以及稻米吸收量的增加,虽然目前稻米重金属含量尚未超出国家食品卫生标准限值,其风险仍不可忽视,在采取有机肥培肥土壤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其中的Cd、Zn和Cu等重金属含量。
杨敏杨敏饶中秀饶中秀田应兵黄道友田应兵朱捍华
关键词:土壤养分有机肥长期施肥
复合型螯合药肥对镉铅污染土壤的原位固定修复效应分析
2014年
以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田间试验,通过种植水稻、红薯和小白菜,施用钠基、钾基和钙基3种复合型螯合药肥,分析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率,探讨复合型螯合药肥对降低农产品Cd和Pb含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复合型螯合药肥施用量在耕层土重的0.5%以上即可有效降低土壤中Cd和Pb的移动性,土壤中Cd和Pb的固定效率分别达到49.2%-66.2%和79.9%-93.6%,且可使稻米、红薯干和小白菜等农产品中Cd含量降低至国家标准(GB 2762—2012)限值以内,其降低幅度分别为69.5%-79.7%、42.9%-47.6%和80.5%-83.7%;但对稻米和小白菜中Pb含量无明显的降低作用。同时,该药肥对土壤pH值和稻谷、红薯及小白菜的产量无明显影响。研究表明,供试钠基、钾基和钙基3种复合型螯合药肥可推荐用作镉污染土壤的原位固定修复材料。
刘国胜饶中秀张钱魏洪贵李小江刘纪昌唐志刚
关键词:重金属
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重金属中度污染土壤上种植苎麻的方法,其步骤:A.选择耐重金属污染的特定品种,并应用嫩梢扦插繁育技术培育苎麻壮苗;B.开展麻园建设,并施用钝化剂降低土壤重金属的活性;C.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D.科学追肥与...
黄道友朱奇宏刘守龙曹晓玲罗尊长盛良学饶中秀任雪菲夏战鹰王帅王继宇席园
文献传递
模拟酸雨条件下海泡石对污染红壤镉、铅淋溶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填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不同pH值模拟酸雨和海泡石添加量对重金属污染红壤Cd、Pb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Cd在酸雨pH值较低时累积淋溶量较大,Pb的累积淋溶量随酸雨pH值的降低逐渐增加,pH值为3.5处理的Pb总累积淋溶量显著高于其他pH值处理(高出54.9%)。与对照相比,模拟酸雨pH值为3.5时,添加5g/kg和10g/kg海泡石处理Cd的总累积淋溶量明显增加(分别增加24.6%和26.3%),而Pb的总累积淋溶量分别显著降低34.7%和25.7%;酸雨pH值为4.5时,添加5g/kg和10g/kg海泡石处理降低了Cd的累积淋溶量(分别降低13.0%和1.4%),而Pb的淋溶量随海泡石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0g/kg海泡石处理的Pb总累积淋溶量显著下降17.6%;pH值为5.5和6.5时,海泡石处理Cd累积淋溶量均有所下降,而对Pb的淋溶无显著降低效果。酸雨酸性强度的增大增加了Cd、Pb的淋溶风险,且Pb比Cd敏感。添加海泡石可有效减少酸雨对土壤中Pb的淋溶,但其对Cd淋溶的影响受酸雨酸性强度的影响。
饶中秀朱奇宏黄道友刘守龙曹晓玲任雪菲王帅王继宇
关键词:模拟酸雨海泡石红壤土柱淋溶
一种含腐植酸矿物的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腐植酸矿物的土壤重金属复合钝化剂及制备方法。它由腐植酸矿粉、钙镁磷肥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配制,其步骤是:A.腐植酸矿粉制备:选用腐植酸原矿经球磨过110-140目筛备用;B.将步骤(A)所制备的原料与钙镁...
朱奇宏黄道友曾伟刚刘守龙罗尊长孙楠周斌朱昌宇雷敏饶中秀曹晓玲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