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尊长

作品数:152 被引量:740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67篇专利
  • 8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农业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6篇土壤
  • 26篇稻田
  • 26篇污染
  • 25篇重金
  • 25篇重金属
  • 17篇水稻
  • 16篇红壤
  • 15篇污染土
  • 15篇污染土壤
  • 12篇钝化
  • 12篇氧化钙
  • 12篇双季稻
  • 12篇缓释
  • 12篇季稻
  • 12篇过氧化钙
  • 11篇调理剂
  • 10篇包膜
  • 9篇施肥
  • 9篇土壤活性
  • 8篇氧化剂

机构

  • 108篇湖南省土壤肥...
  • 38篇中国科学院亚...
  • 24篇湖南农业大学
  • 14篇湖南省农业科...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湖南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湖南省土壤肥...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湖南省蔬菜研...
  • 2篇南县农业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50篇罗尊长
  • 32篇董春华
  • 29篇唐海明
  • 27篇孙继民
  • 26篇洪曦
  • 26篇黄道友
  • 25篇黄凤球
  • 24篇朱奇宏
  • 21篇孙耿
  • 21篇刘守龙
  • 21篇肖小平
  • 19篇饶中秀
  • 19篇曹晓玲
  • 16篇曾希柏
  • 16篇刘杰
  • 15篇孙梅
  • 14篇王帅
  • 14篇褚飞
  • 13篇任雪菲
  • 12篇杨光立

传媒

  • 22篇湖南农业科学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作物研究
  • 3篇土壤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Agricu...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作物学报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辣椒杂志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8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5篇2019
  • 14篇2018
  • 10篇2017
  • 12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7篇2013
  • 10篇2012
  • 16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冷浸田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为研究生物有机肥在冷浸田中的应用效果,以杂交稻金优268为材料进行田间肥效试验,考察其对冷浸田土壤养分和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相比,冷浸田中配施20%生物有机肥(以N计),能够提升土壤养分,使土壤活性有机质增加11.9%;同时,可改善土壤菌群结构,使好气性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增加35%和8.6%;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增加了水稻的有效分蘖数和叶绿素含量,提高了有效穗数和实粒数,使产量增加6.6%;总体应用效果较好。
孙耿刘杰罗尊长余崇祥孙梅洪曦
关键词:冷浸田生物有机肥土壤养分水稻生长
一种甲烷产生菌的激活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产生菌的激活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激活剂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钾、氯化铵、乙酸钠、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钠、硫酸亚铁、酵母膏、淀粉、光合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组成;其质量组份为硫酸钾6-8、氯化铵12-14、乙酸...
孙继民黄凤球罗尊长谭炎宁陈亚宇唐海明刘艺汤海涛
文献传递
超级稻晚稻‘5优103’不同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组配模式对超级稻晚稻的应用效果,以超级稻‘5优103’为供试品种,研究劲久(27-11-12)、劲久(24-14-16)、永笑(22-8-15)、MEISTER 7、MEISTERS 15等在不同组配模式下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复合肥(25-10-16)+尿素'(常规施肥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缓/控释肥配施模式下'永笑(22-8-15)+MEISTER 7'处理的肥料利用效率最高,其水稻根长、分蘖期叶片SPAD值、抽穗期叶片SPAD值、破口期抽穗的整齐度和倒三叶叶面积较常规施肥提高13.9%、4.0%、8.4%、15.2%和19.2%,差异显著;其水稻产量、株高和有效分蘖数较常规释肥提高-1.7%、2.3%和2.0%,差异不显著。劲久、永笑系列缓/控释肥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氮、磷和钾素利用效率较常规施肥分别提高3.0%~19.9%、2.1%~8.9%和3.2%~13.7%。本试验条件下,综合稻谷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水稻群体结构等因素,'永笑(22-8-15)+MEISTER 7'处理的施肥模式最佳,'永笑(22-8-15)+尿素'处理次之。
胡柯鑫谢宜董春华洪曦王玲玲周孟瑜罗尊长罗尊长
关键词:超级稻肥料利用效率分蘖数
湘南丘岗红壤地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湘南丘岗红壤地区土壤表层(0-20 cm)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8项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有效磷、全氮和全钾的理论模型为球状模型,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全磷的理论模型为高斯模型;碱解氮和全磷的基底效应分别为13.6%、19.0%,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土壤pH、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钾的基底效应分别为28.7%、29.9%、54.7%、53.1%、55.6%、73.0%,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域的书林寺村南部和官山坪村北部以石灰岩风化物母质为主,土壤肥力较高,属Ⅰ~Ⅲ级,幸福桥村区域以板岩风化物母质为主,土壤肥力为Ⅳ级,官山坪村南部以第四纪红土母质为主,土壤肥力属Ⅴ级,应重视第四纪红土母质地区土壤退化防治和肥力恢复调控。
刘杰张杨珠罗尊长曾希柏廖超林黄运湘周卫军
关键词:土壤肥力质量地统计学地理信息系统
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对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响应
2022年
研究稻田土壤厌氧氨氧化微生物活性、丰度和群落结构对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的响应,可为稻田土壤氮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设3个不同耕作方式(翻耕、旋耕、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以翻耕+秸秆不还田处理作为对照,采用15N示踪法、荧光定量PCR及Illumina测序分析厌氧氨氧化菌潜在活性、功能基因hzs B拷贝数及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与不还田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容重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尤其是免耕还田条件下差异显著。秸秆还田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潜在活性表现为免耕>旋耕>翻耕(P<0.05),对照与旋耕+秸秆还田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之间厌氧氨氧化菌功能基因(hzs B)拷贝数无显著性差异。Illumina测序从属水平鉴定出Kuenenia和Scalindua两种已知的厌氧氨氧化菌及部分未鉴定属,且各处理间二者的相对丰度具呈负相关(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与土壤反硝化活性显著相关,与功能基因拷贝数及群落组成无显著相关性。试验表明,免耕条件下秸秆还田显著提升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氧化势,可能是其厌氧氨化活性强的重要原因。与无机氮含量和土壤全氮等理化性质相比,水稻土氧化还原状况可能更好解释水稻土厌氧氨氧化活性,长期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改变了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和群落组成,但其数量未发生显著变化。水稻田秸秆还田加翻耕可在一定程度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厌氧氨氧化活性,而秸秆还田与免耕结合则可能降低土壤通透性并导致更多的土壤氮素损失。
孙梅聂三安龙泽东李超王华肖小平罗尊长孙耿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秸秆还田翻耕免耕
湖南双季稻田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被引量:5
2007年
阐述了湖南双季稻田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类型、经济效益、增产作用机理,根据目前现状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稻田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对策。
肖小平黄凤球魏湘林张帆罗尊长马月存杨光立
关键词:稻田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1年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各种修复方法的研究动态以及未来重金属的研究方向,综述了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形态、污染程度评价指标、循环机制、离子间相互效应、修复方法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关于土壤重金属的基础性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和发展,特别是重金属的循环机制;重金属修复以植物和微生物修复为主体,其他修复方法并用将是趋势。
郑小东荣湘民罗尊长黄海涛张海鹏
关键词:重金属
不同pH条件对连作土壤微生态及辣椒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在连作辣椒4年、pH值分别为5.2(连作4年原始土)6、7和8的土壤中,同时接种相同数量的拮抗菌(对照不加),栽培辣椒(湘研205);研究其对土壤微生态及辣椒生长发育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条件下,随着辣椒生长期改变,微生物发生变化;在辣椒开花初期和盛果期,细菌、拮抗菌、放线菌数量pH为8的土壤最大,pH为6的土壤最小;真菌则相反。其次,与对照相比,不同pH值处理条件下的辣椒均比对照好,其中,pH为8的辣椒根活性、总产量最高;同时,死亡率低、受连作土壤影响少。因此,适宜的pH在益生菌的作用下,有利于连作土壤辣椒的正常生长。
孙继民邹学校罗尊长黄凤球刘明月戴雄泽
关键词:连作土壤微生态辣椒拮抗菌
根霉紫外诱变菌株的性能及其发酵制作腊八豆的研究
2012年
以品质优良的高温根霉菌株8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获得一生长性能良好、具有广温特性的菌株1。试验测定了菌株的淀粉酶活性、温度适应性、好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并用其发酵制作腊八豆,测定了腊八豆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诱变株不仅适应38℃的高温条件,而且在18℃以上的中温条件也能以相同的速度发酵、生长、成熟。同时,诱变菌株的蛋白酶活性有显著提高,淀粉酶等多糖酶活性也并未减少,经多代培养其性状稳定遗传。
孙继民魏宝阳谭炎宁张逸妍罗尊长黄凤球
关键词:根霉紫外诱变蛋白酶淀粉酶
不同缓/控释肥在直播早稻上应用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验证JZ-01、JZ-02、JT-05、JT-06这4种缓/控释肥在湘东地区早稻直播稻上的应用效果,探索比较了4种缓/控释肥施用后的根长、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剑叶面积、水稻产量、氮磷利用效率、氮磷收获指数和考种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F(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较,JT-05和JT-06处理的稻谷产量、氮素利用效率、磷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9%和7.6%、52.9%和43.1%、73.8%和57.4%,JZ-01和JZ-02处理的分别降低了11.8%和16.8%、6.4%和9.8%、0.8%和4.1%。与CF处理相比较,JT-05和JT-06处理促进了水稻生长,提高了SPAD值、剑叶面积、氮磷收获指数、有效穗、实粒数和穗重,JZ-01和JZ-02处理的降低了上述指标。JT-05和JT-06这2种缓/控释肥的应用模式值得推广。研究结果为缓/控释肥的研发及其施用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谢宜张柳王玲玲罗尊长罗尊长李微艳孙继民洪曦
关键词:水稻产量水稻生长发育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