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滔
- 作品数:19 被引量:18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昆明地区拉美斑潜蝇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昆明地区蔬菜地拉美斑潜蝇幼虫危害和成虫活动主峰在4~5月,次高峰在10~11月。满天星花卉大棚内斑潜蝇种群主高峰在7~8月,次高峰在4~5月。蚕豆从11月到翌年4月,拉美斑潜蝇成虫数量呈上升趋势,幼虫在10~11月和2~4月为害较重。该虫在蔬菜地不转移危害,但在蔬菜与蚕豆地之间却转移危害。植株幼苗期和成苗期受害轻重依品种而异,植株中部叶片受害较重。
- 张智英王剑文佘宇平陶滔
- 关键词:拉美斑潜蝇种群天敌
- 西双版纳原生林、次生林、人工林中蝽类昆虫的比较被引量:11
- 1992年
- 在西双版纳大勐龙季节雨林和小勐仑次生林及人工林15个固定样地内,定点定时采虫、观测,考察其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热带地区原生林遭砍伐、火烧后逐步形成不同类型的次生林和经重建后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工林内蝽类昆虫的种类、数量与群落结构等不同的变化,为更好地保护、利用热带森林和热带地区资源的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 扈克明陶滔
- 关键词:原生林次生林人工林蝽类昆虫
- 滇南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与应用被引量:4
- 1996年
- 作者根据1988~1993年对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和思茅地区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结果,遵照IPM的要求设计了:①以采代治,②试用新防治历,③按防治指标防治,④生物防治,4个分项防治措施,并进行了分项小区试验和综合利用这些防治措施的综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4项单一防治措施和综合防治措施,在对茶叶产量和质量无影响,而又能控制茶园小绿叶蝉为害的情况下,经济和人力投入都比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少,而且降低了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 陶滔扈克明佘宇平朱启忠罗忠
- 关键词:茶小绿叶蝉茶树害虫
- 昆明蔬菜地南美斑潜蝇种群动态调查被引量:10
- 1999年
- 通过对南美斑潜蝇周年定点调查,发现在昆明地区危害蔬菜的南美斑潜蝇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无明显越冬现象,但不同时期数量上差异较大。成虫高峰期出现在4月中旬~5月上旬,最多发生在4月下旬,2895头/100网。冬季数量较少。
- 佘宇平张智英王剑文陶滔
- 关键词:拉美斑潜蝇种群动态蔬菜
- 滇西南茶园蜘蛛名录被引量:9
- 1996年
- 报道云南西南地区茶园蜘蛛的部分种类,有14科61属117种。
- 佘宇平陶滔
- 关键词:滇西南茶园蜘蛛
- 植物性天然性杀虫剂的筛选与应用研究
- 用植物性物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有目的的进行开发利用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目前已得到广泛利用的有除虫菊、鱼藤、印楝等植物的提取物,但可利用于防治病虫害的植物远远不止这几种。云南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供...
- 陶滔扈克明余宇平
- 关键词:植物
- 文献传递
-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次生演替中昆虫群落的动态研究被引量:11
- 1995年
- 通过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砍伐后4块处于次生性演替恢复阶段,不同年代林中,所设固定样地中昆虫群落的定时、定点和定量采集观测,对群落中昆虫的数量、种类、群落的多样性、优势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从年度变化看:昆虫个体数和植食性昆虫数在雨季是最大的。优势度在演替阶段后期是雨季大于旱季,而在前期则是旱季大于雨季。多样性和均匀性在演替后期是旱季大于雨季,而演替前期则是雨季大于旱季。从演替年代变化看:随着演替年代的递增,昆虫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稳定性有增加的趋势,而昆虫数量和植食性昆虫数量减少的趋势。对昆虫群落稳定性的讨论,试引入“变异系数”进行讨论。
- 陶滔扈克明
- 关键词:森林植物热带雨林次生演替昆虫群落
- 蓝翠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被引量:12
- 1996年
-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蓝翠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日捕食量上限为12头/d,其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iling所描述的II型反应。Na=1.879Nt/(1+0.157Nt)。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用Hassell-Varley提出的方程进行拟合:a=9.8065Pt-8127。
- 佘宇平陶滔扈克明
- 关键词:捕食功能反应假眼小绿叶蝉
- 西双版纳热带沟谷雨林昆虫多数量种类及其食物化学元素特征初步研究
- 陶滔
- 关键词:昆虫雨林果蝇科化学成分食物
- 滇南茶园小绿叶蝉类群数量的大周期变动
- 2005年
- 为探索和掌握茶园小绿叶蝉大发生的规律和更好地进行综合防治, 1988 -2003年先后在滇南西双版纳大渡岗茶厂和思茅新星茶厂选定固定观测区,进行定点、定人、定时及统一方法的系统监测。对思茅新星茶厂观测区连续 13年 (1991-2003年)的系统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其地区性大周期变动呈现出明显的“U型变动”。1991 -2001年两虫口高峰间虫口量变动时间为 10-11年,此变动规律的出现,为茶园小绿叶蝉大发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 扈克明陶滔佘宇平朱启忠王佳芳
- 关键词:茶树害虫小绿叶蝉种群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