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昕

作品数:229 被引量:1,096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2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4篇新生儿
  • 31篇基因
  • 23篇综合征
  • 22篇代谢
  • 22篇婴儿
  • 21篇细胞
  • 20篇缺血
  • 19篇早产
  • 19篇病毒
  • 18篇异前列腺素
  • 18篇质谱
  • 17篇早产儿
  • 16篇血性
  • 15篇血症
  • 15篇缺氧
  • 15篇缺氧缺血性
  • 15篇缺氧缺血性脑
  • 15篇免疫
  • 14篇胎龄
  • 14篇缺血性脑病

机构

  • 110篇暨南大学附属...
  • 101篇中山大学附属...
  • 73篇暨南大学
  • 2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1篇广东省妇幼保...
  • 6篇深圳市第三人...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5篇佛山市妇幼保...
  • 5篇广州市儿童医...
  • 5篇广州市花都区...
  • 4篇广州市妇婴医...
  • 4篇湛江市妇幼保...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山大学
  • 2篇滨州医学院附...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华盛顿大学

作者

  • 228篇肖昕
  • 65篇郝虎
  • 55篇李思涛
  • 40篇熊爱华
  • 36篇周晓光
  • 29篇石聪聪
  • 14篇蔡尧
  • 13篇宋元宗
  • 13篇柳国胜
  • 12篇刘秀香
  • 9篇王自能
  • 9篇马艳梅
  • 9篇张金萍
  • 8篇刘梦娴
  • 8篇肖小敏
  • 7篇李着算
  • 7篇冯泽康
  • 7篇刘冰清
  • 7篇周伯平
  • 7篇周冬

传媒

  • 36篇实用儿科临床...
  • 19篇中国当代儿科...
  • 13篇中华实用儿科...
  • 12篇中华围产医学...
  • 11篇中国小儿急救...
  • 9篇临床儿科杂志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7篇广东医学
  • 6篇暨南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医刊
  • 5篇中国新生儿科...
  • 4篇国际医药卫生...
  • 4篇中国临床医生...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中国实用儿科...
  • 4篇小儿急救医学
  • 4篇中华新生儿科...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4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14篇2008
  • 21篇2007
  • 21篇2006
  • 21篇2005
  • 14篇2004
2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乙酰半胱氨酸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6例(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各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NAC组,每组各13例。NAC组患儿在术前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前3d开始口服NAC[10mg/(kg·次),2次/d,连用3d],对照组术前常规处理同NAC组。二组分别于术前(T1)、主动脉阻断1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抽取静脉血2mL,用于CK、CK-MB测定。同时于主动脉开放约30min取其心肌组织,观察其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记录其术后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情况及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患儿血清CK、CK-MB在T2、T3时间点显著升高,与T1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且在T3时间点NAC组血清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a<0.05)。NAC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较对照组轻。NAC组术中、术后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应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a<0.05),术后拔管时间、ICU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NAC预处理可使CPB心内直视术中患儿心肌超微结构损害减轻,心肌酶漏出减少,减轻CPB心内直视术中心肌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夏园生李思涛肖昕梁建华刘佩珍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
L-精氨酸对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患者母血及脐血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有研究表明一氧化氮 (NO)减少可能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IUG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该文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IUGR孕妇外周血及新生儿脐血中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IUGR孕妇 6 6例 ,其中常规治疗组 36例 ,予以常规治疗 ;L Arg组 30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 Arg治疗。选择正常初产妇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监测治疗前后孕妇血清NO水平变化及脐静脉血清NO水平。结果 治疗后 ,L Arg组孕妇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5 8.4 2± 2 3.1 2 μmol/Lvs4 3.4 9± 2 0 .2 7μmol/L) (P <0 .0 1 ) ;L Arg组胎儿脐静脉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2 5 .2 3± 1 2 .0 5 μmol/Lvs1 6 .95± 1 1 .1 9μmol/L) (P <0 .0 1 )。结论 L
李莉平肖昕王自能肖小敏
关键词:L-精氨酸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母血脐血一氧化氮
DNMT3A 基因相关Tatton-Brown-Rahman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0年
该文报道1例DNMT3A基因变异导致的Tatton-Brown-Rahman综合征(TBRS)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患儿女,8个月14 d,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减退、脑室扩大和小脑扁桃体下疝。经基因分析发现该患儿存在DNMT3A基因新发杂合变异c.134C>T(p.A45V),其父母该位点为野生型,根据ACMG指南判定为可能致病性变异,既往未见文献报道,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患儿确诊为TBRS。该病多数预后较好,过度生长和智力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行为/精神问题、脊柱侧弯和无热惊厥是TBRS可能的并发症。对于表现为过度生长和智力障碍的患儿,需考虑TBRS可能,必要时进行基因诊断,以免漏诊。
陈旻李思涛蔡尧肖昕石聪聪郝虎
关键词:智力障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期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变化及N-乙酰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体外循环期(CPB)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并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的干预效果,以期为CPB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治提供新途径。方法选取需要CPB下行外科手术的CHD患儿30例,根据术前NAC应用与否分为NAC未处理组和NAC预处理组,每组各15例。NAC未处理组术前常规处理;NAC预处理组患儿在术前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前3 d开始口服NAC[10 mg/(kg.次),2次/d,连用3 d]。二组分别于入院时(T0)、CPB转流前(T1)、主动脉阻断15 min时(T2)及主动脉开放后30 min后(T3)抽取静脉血,检测各组血浆8-iso-PGF2α水平。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CPB的应用,二组患儿CPB期间血浆8-iso-PGF2α水平逐渐升高。二组患儿8-iso-PGF2α水平在T0与T1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CPB期间,二组患儿8-iso-PGF2α水平在T2、T3时间点水平较T0、T1均明显升高(Pa<0.05),但NAC预处理组在T2、T3时间点血浆8-iso-PGF2α水平均低于NAC未处理组(Pa<0.05)。结论CHD患儿CPB期间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使血浆8-iso-PGF2α升高,NAC预处理可使血中8-iso-PGF2α降低,对CPB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李思涛郝虎肖昕夏园生梁建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损伤N-乙酰半胱氨酸8-异前列腺素F2Α
DC-SIGN及其在HIV-1性传播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乔建军张宏肖昕
关键词:DC-SIGN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树突状细胞
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婴儿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被引量:1
2007年
郝虎肖昕宋元宗柳国胜陈文超
关键词:两性霉素B脂质体隐球菌性脑膜炎急性支气管炎婴儿反复发热入院诊断
遗传代谢病诊疗新进展及面临的新挑战被引量:43
2019年
遗传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IMD)是一类由细胞核基因或线粒体DNA突变所引起的以细胞生化功能破坏为特征的先天性代谢紊乱。近年来,随着生化分析、酶学及基因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的IMD明确病因,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及进行基因治疗,但与此同时也带来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对目前IMD诊疗所面临的新进展及新挑战进行述评,以提高医务人员对遗传代谢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认知。
郝虎肖昕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技术基因治疗
不同日龄新生儿血肉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性别、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等因素与新生儿血中肉碱水平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新生儿筛查提供一个参考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生儿科出生的49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出生13龄分为3组,出生1d内为A组(207例),2~3d为B组(153例),4~14d为c组(130例),采集足跟末梢血,用串联质谱技术测定血中游离肉碱(Fc)、总脂酰肉碱(AC)和总肉碱(TC)水平,分析性别、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血中Tc和AC水平在出生14d内呈现逐渐递减趋势。A组中性别、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TC、FC和AC各指标均有影响,男性、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高于女性、足月儿和正常出生体质量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中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对Fc和Tc的影响出现了与A组一致的趋势(P均〈0.01);B组中各影响因素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生儿血中肉碱水平受日龄、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影响,因此,新生儿筛查时要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对血中肉碱水平的影响。
李思平李思涛郑静屏马飞郝虎肖昕
关键词:婴儿
小于胎龄儿脐血T_3、T_4等六种激素水平测定被引量:6
1994年
测定17例早产和125例足月小于胎龄(SGA)儿脐血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胰岛素、皮质醇和生长激素水平,并与原测定的64例早产和308例足月适于胎龄(AGA)儿的数值相比较。结果:(1)SGA儿的甲状腺素分泌受抑制,足月儿比早产儿明显,出生体重在第3百分位数(k)以下的重度SGA儿比第10百分位数(P_(10))以下的SGA儿明显,表现为低T_3综合征,说明较重的早产SGA(P_3)儿或足月的SGA儿甲状腺功能受到一定的抑制,这可能与在宫内经受慢性缺氧和酸血症较重,或时间较长有关;(2)SGA儿胰岛素水平随胎龄增加而下降,且SGA(P_3)比SGA(P_10))下降更甚,可能与在宫内时间愈长、SGA儿愈重,受到慢性缺氧和酸血症影响愈大有关;(3)SGA儿的皮质醇水平随胎龄增加而升高,生长激素水平SGA儿较AGA儿为高。
李着算冯泽康肖昕柳国胜黄辉文万忠和陈小玲黄又真徐浩
关键词:脐血甲状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新生儿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及更昔洛韦的疗效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的致病性以及更昔洛韦对其的疗效。方法对968例新生儿脐血进行TTVDNA扩增和电泳分析,阳性者动态观察临床表现,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TTVDNA阳性且ALT和DB升高者诊断为TTV肝炎,应用更昔洛韦10mg/(kg·d)治疗1~2周。结果新生儿TTVDNA阳性38例,占4.0%。出生3d内,所有TTVDNA阳性新生儿的ALT和DB均正常[(24.8±12.0)U/L、(17.6±6.8)μmol/L],无异常临床表现;7d后15例TTVDNA阳性新生儿ALT和DB均升高[(95.5±16.4)U/L、(58.2±10.4)μmol/L],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加重、反应差和进奶量减少。11例肝炎患儿予更昔洛韦治疗7d后,ALT和DB恢复正常;余4例治疗14d恢复正常。所有患儿于治疗14d后外周血TTVDNA转阴。结论新生儿存在TTV感染,部分可导致肝损害,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更昔洛韦具有良好的抗TTV感染效果。
王文祥熊爱华肖昕周晓光
关键词:输血传播病毒更昔洛韦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