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辉

作品数:277 被引量:3,270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4篇农业科学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生物学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1篇土壤
  • 71篇落叶松
  • 71篇华北落叶
  • 70篇华北落叶松
  • 41篇人工林
  • 31篇水分
  • 30篇落叶松人工
  • 30篇落叶松人工林
  • 30篇华北落叶松人...
  • 28篇水文
  • 26篇土壤水
  • 22篇植被
  • 22篇树干
  • 21篇土壤水分
  • 20篇蒸散
  • 20篇马尾松
  • 18篇小流域
  • 16篇坡面
  • 16篇径流
  • 14篇流域

机构

  • 26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5篇北京林业大学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15篇甘肃农业大学
  • 14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河南科技大学
  • 13篇佳木斯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0篇国家林业局
  • 9篇东北林业大学
  • 8篇新乡学院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6篇内蒙古林业科...
  • 6篇宁夏农林科学...
  • 6篇西南林业大学
  • 6篇重庆市林业科...
  • 6篇北京市农林科...
  • 6篇中国林科院

作者

  • 275篇王彦辉
  • 142篇于澎涛
  • 103篇熊伟
  • 71篇徐丽宏
  • 30篇李振华
  • 30篇曹恭祥
  • 28篇刘泽彬
  • 27篇王云霓
  • 27篇左海军
  • 19篇时忠杰
  • 18篇杜阿朋
  • 16篇张淑兰
  • 16篇管伟
  • 14篇李志勇
  • 13篇郭建斌
  • 12篇郭浩
  • 11篇郝佳
  • 11篇王会霞
  • 10篇刘建立
  • 10篇张海军

传媒

  • 32篇林业科学研究
  • 28篇林业科学
  • 25篇生态学报
  • 18篇中国水土保持...
  • 15篇水土保持学报
  • 14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植物生态学报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6篇世界林业研究
  • 6篇生态学杂志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西北林学院学...

年份

  • 11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15篇2017
  • 15篇2016
  • 21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15篇2012
  • 17篇2011
  • 14篇2010
  • 20篇2009
  • 11篇2008
  • 14篇2007
  • 14篇2006
  • 13篇2005
  • 2篇2004
2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六盘山华山松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解华山松树干的液流特征及其对微气象因素的响应,2008年5月~10月份,在宁夏六盘山应用热扩散液流探针测定了华山松树干的液流速率,并同步监测了气象因子。华山松树干液流速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生长季前期(5月、6月)随着气温回升华山松树干液流速率迅速增加;生长季中期(7月、8月)树干液流速率达到整个观测期的峰值(0.201 3ml/cm^2/min、0.177 3 ml/cm^2/min);生长季后期(9月、10月)树干液流速率受生理调节影响明显降低,到10月初中旬液流速率已经降至很低(0.033 2ml/cm^2/min)。华山松瞬时树干液流速率主要受饱和水汽压差的影响(R=0.933),而日均液流速率则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R=0.582)。
曹恭祥熊伟王彦辉于澎涛高娃刘海龙陈亚峰
关键词:华山松树干液流气象因子
环境因子对挪威云杉林土壤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重量和碳的气态损失影响及模型被引量:31
1999年
用严重酸化的挪威云杉林的枯落物和矿质土壤,研究了温度和含水量对有机质分解过程中重量和碳的气态损失的影响。在为期1a的室内试验期间,没有元素的输入、淋失和植物根系吸收。实验分3个温度处理(年均温度分别为11.6、12.3和14.5℃)和4个水分处理(从几乎风干到各种被分解物的饱和含水量)。在有利条件下,枯落物未分解层OL的重量损失速率是半分解层OF的2倍和已分解层OH的5~6倍。矿质土壤的重量损失速率小于枯落物层。分解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环境条件,其中含水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极端干旱会使分解速率非常低,水分过多时也会限制土壤微生物活动,最适宜的含水量为各种被分解物饱和含水量的70%~90%。在应用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差别只起着次要作用。被分解物在土壤剖面中所处的位置越深,含水量越低,温度的影响越小。建立了符合土壤有机质分解机制的重量损失和碳损失的数学模型。
王彦辉PeterRademacherHorstFlster
关键词:有机质分解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林分蒸腾日内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理解林木蒸腾日内变化及其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进一步阐释短时间尺度下环境条件调控森林蒸腾的机理。【方法】以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生长季(5—10月)连续监测样树的树干液流变化,并同步观测气象条件和土壤湿度,分析小时尺度的林分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并建立多因素影响的蒸腾模型。【结果】(1)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T)对太阳辐射(Rs)和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响应均呈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随Rs和VPD的增加,T均先增加,当Rs和VPD分别达到666.7 W/m2和1.86 kPa后达到峰值,然后逐渐减小。(2)T对土壤可利用水分(REW)的响应符合趋于饱和的指数关系,T随REW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当REW> 0.3后,T逐渐趋于稳定。(3)在确定T响应Rs、VPD和REW的类型并耦合形成蒸腾模型后,利用生长季内的奇数天小时观测值进行拟合参数,并用偶数天小时观测值进行验证,得到T响应多因素变化的耦合模型:T=(-6.347 0×10-5Rs2-0.637 0Rs-208.734 8)×(-0.003 2VPD2+0.013 8VPD+0.001 7)×(-0.008 1-0.004 6(1-exp(-12.469 6REW))),该模型在校准阶段(R2=0.74,纳什效率系数(NSE)=0.82)和验证阶段(R2=0.77,NSE=0.84)均表现出较好的模拟效果。【结论】在小时尺度上,林分蒸腾量可以由耦合了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可利用水分影响的耦合模型进行较好的预测。本研究结果可为精确预测变化环境下的华北落叶松林分日内蒸腾提供理论基础,同时模型的构建方法可为其他区域和其他树种的林分蒸腾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马菁郭建斌刘泽彬王彦辉张紫优
关键词:环境因子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利用平衡式张力计和时域反射仪(TDR)定位监测方法,研究了六盘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华北落叶松林内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分的相对湿润期、持续消耗期和快速恢复期;依据水分利用特征可将垂直土层划分为土壤水分的微弱利用层(0-20cm)、利用层(20-60cm)和水分调节层(60cm以下)。华北落叶松林内0-6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与太阳辐射、大气温度、VPD和液流通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对各因子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0-60cm各土层土壤蓄水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杨民益杜阿朋王彦辉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水分土壤蓄水量
六盘山南坡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水源林生长过程比较被引量:35
2009年
以六盘山南侧的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木树干解析法,研究了21年生低、中、高3种密度(1200、1500和2000株·hm-2)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和直径结构.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3种密度林分在10年生前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10年生后的林木直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生长过程明显不同;21年生时,低密度林分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中、高密度林分,但树高生长受密度影响不显著;3种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系数(Sk)差异较大,高密度林分的Sk(0.338)大于中密度(0.072)和低密度林分(0.015).前者直径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呈现顶峰偏左的现象;后者的直径分布接近正态分布,密度结构较合理;中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峰度系数(K,1.691)大于高密度(1.532)和低密度林分(0.665).说明中密度林分的林木分化程度比高、低密度林分小;林龄为21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保留密度应为1200株·hm-2.
王晶莫菲段文标于澎涛熊伟王彦辉王占印曹恭祥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量林分密度
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24
2009年
分析重庆铁山坪46年(42~51年)生马尾松次生林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生物量为142.06t·hm-2,乔木层(89.91%)>灌木层(5.61%)>枯枝落叶层(2.98%)>草本层(1.50%);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有机碳贮量为197.78t·hm-2,乔木层为76.06t·hm-2(38.45%),灌木层为3.55t·hm-2(1.79%),草本层为0.88t·hm-2(0.44%),现存凋落物层为2.34t·hm-2(1.17%),土壤层为114.96t·hm-2(58.13%);马尾松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碳贮量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75.06%;马尾松林年净生物量增长量为9.01t·hm-2a-1,年净固碳量为4.49t·hm-2a-1,折合成CO2为16.46t·hm-2a-1。
张治军张小全王彦辉罗云建李志勇曹磊
关键词:碳贮量碳分配固碳能力马尾松次生林
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林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及坡面尺度效应被引量:2
2017年
受立地环境条件的坡位差异影响,叶面积指数(LAI)在坡面这个基本空间单元内往往具有很大空间(坡位、坡长)和时间(季节)变化,因而存在着坡面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季节变化,需对此加以深入研究、准确理解和精细刻画,从而为准确描述森林的结构、生长和生态水文功能提供科学基础。在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取了一个34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典型坡面,均匀划分为空间连续的16个样地,于2015年5–10月测定了各样地林冠层LAI,分析其坡位变化及季节差异,并以LAI的顺坡滑动平均值在水平坡长增加100 m时的变化值(LAI/100 m)表示坡面尺度效应。研究表明,林冠层LAI具有明显的坡位变化和尺度效应,且月份变化明显。在5月份,LAI随离坡顶距离增加(坡位下降)而逐渐减小,坡面尺度效应是降低0.02/100 m。在6、7和8月份,LAI均从坡顶向下逐渐增大,在坡中部达最大后又逐渐减小,坡面尺度效应在离开坡顶的0–244.2 m和244.2–425.1 m范围内分别为升高0.15/100 m、0.16/100 m、0.18/100 m及降低0.09/100 m、0.08/100 m、0.07/100 m;在9和10月份,LAI均为随离坡顶距离增加而逐渐增大,坡面尺度效应分别为升高0.03/100 m和0.09/100 m。主要影响因素的季节变化导致了上述冠层LAI的坡位差异和尺度效应的季节变化。在5月份,主导因素是地形遮挡引起的辐射和温度的坡位差异;在6–8月份,主导因素是土壤含水量限制;在9–10月份,地形条件(海拔(坡位)、坡度)、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水文性质(孔隙度、持水量)等因子共同影响林冠层LAI坡位变化。对生长季各月,拟合了不同坡位样地林冠层LAI与坡面均值的比值随水平坡长增加的非线性关系,可藉此由任意坡位样地的LAI测定值估算坡面均值,以节省野外测定时间和工作量。
刘泽彬王彦辉刘宇田奥王亚蕊左海军
关键词:叶面积指数
六盘山南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被引量:23
2012年
研究造林措施和林龄对宁夏六盘山南部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后,各坡向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其对造林干扰的敏感程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弱;在阳坡半阳坡,造林10年后的幼龄林0~45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96.33t·hm-2)仍低于灌丛(122.12t·hm-2),造林20年后的中龄林(189.27t·hm-2)已高于灌丛,说明土壤碳库已得到恢复;在阴坡半阴坡,幼龄林和中龄林的土壤碳密度分别为192.37和222.03t·hm-2,均低于天然次生林(256.64t·hm-2),说明造林20年后土壤碳库仍未恢复;阳坡半阳坡林地在造林后第8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降至最低,相对阳坡灌丛(32.13g·kg-1)的降幅为3.72g·kg-1,需在造林后第16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的灌丛水平;阴坡半阴坡林地在造林后第16年降至最低,相对阴坡次生林(66.30g·kg-1)的降幅为22.77g·kg-1,需在造林后第32年才能恢复到造林前次生林水平;阴坡造林后,其土壤有机碳比阳坡损失量大,损失期长,恢复较慢,但阴坡土壤碳库的绝对值在任何林龄阶段都高于阳坡,说明阴坡森林土壤的碳储存能力高于阳坡;在阳坡半阳坡灌丛采用扰动较弱的稀植造林时,造林后第10年0~45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为31.05g·kg-1,虽仍低于灌丛(35.55g·kg-1),但却远高于扰动较强的全面整地后常规密度造林(23.17g·kg-1)。
刘延惠王彦辉于澎涛熊伟郝佳张晓蓓徐丽宏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造林措施
森林多种功能的复杂关系及我国多功能林业理念的实现途径
森林可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对保障我国可持续发展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我国林业存在着森林少、质量差、功能低和过分强调单功能利用等问题,越来越难以满足不断快速提高的社会对林业多种功能的需求。急需在充分认识森林多种功能间复杂关系...
王彦辉于澎涛郭泉水徐丽宏熊伟
关键词:林业发展道路林业政策林业规划多功能林业
宁夏六盘山北侧5种典型植被的土壤持水性能研究被引量:28
2006年
通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物理性质的测定,分析了宁夏六盘山北侧5种典型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和供水性能。结果表明:用Gardner等在1970年提出的幂函数方程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水吸力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各层的土壤密度的大小排序为弃耕地〉山桃人工林〉天然长芒草〉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天然沙棘林,总孔隙度恰恰相反;在土壤水的中吸力阶段(0.1~1.5MP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天然长芒草地、天然沙棘林地、山桃人工林地和弃耕地土壤各层的含水量分别为169.7~239.3、160.3~236.1、140.9~224.5、119.9~198.1、113.5~176.4g·kg^-1,说明各种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依次减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供水性能随着土壤吸力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说明通过植树种草可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密度和增加土壤总孔隙度等物理性质而对其持水性能和供水性能产生积极作用。
窦建德王绪芳熊伟王彦辉于澎涛郭浩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持水性土壤物理特性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