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丽宏

作品数:77 被引量:86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3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9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落叶松
  • 28篇华北落叶
  • 28篇华北落叶松
  • 18篇土壤
  • 17篇人工林
  • 13篇落叶松人工
  • 13篇落叶松人工林
  • 13篇华北落叶松人...
  • 12篇植被
  • 9篇树干
  • 9篇土壤水
  • 8篇水分
  • 8篇小流域
  • 7篇蒸散
  • 7篇坡面
  • 6篇叶面
  • 6篇叶面积
  • 6篇蒸腾
  • 6篇径流
  • 6篇冠层

机构

  • 73篇中国林业科学...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6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内蒙古林业科...
  • 5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佳木斯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新疆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宁夏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作者

  • 77篇徐丽宏
  • 71篇王彦辉
  • 60篇熊伟
  • 59篇于澎涛
  • 23篇左海军
  • 23篇曹恭祥
  • 22篇王云霓
  • 12篇时忠杰
  • 11篇刘泽彬
  • 7篇张淑兰
  • 6篇孙浩
  • 5篇李振华
  • 5篇郭浩
  • 5篇杜阿朋
  • 4篇莫菲
  • 3篇刘建立
  • 3篇刘宇
  • 3篇刘芳
  • 3篇季蒙
  • 3篇管伟

传媒

  • 11篇生态学报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林业科学
  • 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山地学报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地理学报
  • 1篇Acta B...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理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为改造措施对六盘山两种典型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同--/b流域选择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和稀植乔木天然灌丛作为调整后的目标林分,并以与此相邻的华北落叶松单层人工纯林和天然灌丛作对照,分析两种现有林分经过调整后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样地相比,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0~100cm土壤各层次的土壤容重降低5.52%~12.07%,土壤孔隙度提高4.82%~38.45%;而稀植乔木天然灌丛0—60cm剖面的容重降低10.Og%~18.10%,土壤孔隙度提高5.02%~74.33%。(2)稀植乔木天然灌丛的土壤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在0~60cm土层上分别比对照样地提高32.00%,26.31%,23.49%;而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与单层纯林相比,各指标分别提高38.45%,1.22%,0.17%;土壤蓄水性能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3063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2590t/hm2),稀植乔木天然灌丛(3287t/hm2)〉天然灌丛(2937t/hm2)。(3)除10-20cm土层外,稀植乔木天然灌丛各层的土壤稳渗速率均与对照样地呈显著性差异(P〈O.05);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经过改造后,不同土层的稳渗速率分别提高50.86%,14.90%,6.25%和34%。(4)各种林分类型的土壤稳渗速率与其孔隙度呈极显著地正线性关系(P〈0.01)。以上结果说明,通过采取稀植乔木和单层纯林复层改造等措施可以明显地改善天然灌丛和华北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
孙浩杨民益熊伟王彦辉程积民曹恭祥刘千王亚蕊于澎涛徐丽宏左海军
关键词:人工纯林林分改造土壤物理性质水文功能
天山北麓典型绿洲-荒漠系统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
该文选择天山北麓的阜康作为研究区,以变化剧烈的绿洲-荒漠子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植被为核心探讨了这一地区景观格局与主要过程,研究内容与主要结论如下:1.植被类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区平原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包括梭梭、琵琶柴...
徐丽宏
关键词:干旱区荒漠化荒漠植被蒸腾
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被引量:20
2012年
树种选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环节,而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表征树种抗旱性和水分利用特征的基本生理参数,是目前树种选择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文中在介绍树木叶片WUE概念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树木叶片WUE在树种和生活型之间的差异和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光照、水分、温度、CO2和O3浓度等环境因子的响应等方面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树种叶片WUE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目前树木叶片WU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展望。
王云霓熊伟王彦辉于澎涛徐丽宏左海军曹恭祥孙浩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空气颗粒物污染日益加剧导致空气质量不断恶化,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了减轻空气颗粒物污染危害,利用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作为一种有前景的、安全可靠的绿色治理技术应运而生。立足于国内外在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文中系统总结了绿化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的5个作用途径,即减尘作用、滞尘作用、吸尘作用、降尘作用和阻尘作用,并指出利用植物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需求,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植被防治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形成机制、植物防治技术体系与治理模式等研究。
左海军王彦辉于澎涛徐丽宏熊伟王会霞
关键词:绿化植物滞尘降尘城市林业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降雨前后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6年
为了阐明林冠叶面积指数、枯落物厚度等植被因子及降雨量影响下的林地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变化规律,在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选择了2个35a华北落叶松典型坡面(东南坡A、南坡B),遵循空间格局分析的小支撑、多样点设计原则,结合所选坡面特征,利用线状样带取样法,测定了坡面上各样点的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水分、林冠叶面积指数、枯落物层厚度、坡度及离开最近一棵树主干的距离,采用经典统计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降雨前后坡面土壤水分与主要环境因子的数量关系;经Kriging插值得到了实验坡面降雨前后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本研究选择的2个坡面上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水分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明显的斑块状分布格局。A、B坡面雨前表层土壤水分的块基比分别为0.20和0.16,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亚表层的块基比均为0.50,具有中等的空间自相关性;表层土壤水分变程分别为27.6m和23.7m,亚表层土壤水分变程为54.9m和186.0m,空间自相关性存在于较大的范围内。降雨后A、B坡面的表层土壤水分的块基比分别为0.13和0.11,亚表层的块基比为0.28和0.20;表层土壤水分变程分别为17.7m和17.3m,亚表层土壤水分变程为31.4 m和42.6 m,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的范围变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A坡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在雨前主要受样点离开树木的距离和坡度的影响,雨后则主要受样点上方叶面积指数和枯落物厚度的影响。由此可见,此次11mm降水使2个坡面上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增加、空间自相关性增强,且乔木林冠层和枯落物层对降雨的截持和再分配是雨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增大的主要原因。
刘宇王彦辉郭建斌刘泽彬张桐邓秀秀徐丽宏左海军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水分地统计学空间异质性降雨
华北落叶松冠层平均气孔导度模拟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被引量:20
2011年
冠层气孔导度是生态水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能为建立机理性的森林蒸腾模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利用热扩散探针,于2005年5—9月,测定了六盘山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树干液流及其同步的环境因子,计算了林分冠层平均气孔导度(gc)并构建了Jarvis形式的冠层平均气孔导度模型,分析了gc对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水汽压亏缺(DVP)和土壤相对有效含水率(REW)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计算gc的日变化特征,计算与观测的gc决定系数R2为0.76(n=952)。gc对各环境因子有不同响应关系,并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其中PAR是gc的驱动因子,当PAR<0.35mmol·m-2·s-1时驱动作用明显,大于此值则驱动作用变小;DVP是gc的限制因子,随着DVP的增加gc降低;REW=41%是gc对土壤水分响应的一个关键阈值,当REW>41%时,土壤水分对gc的影响较小,当REW<41%时,土壤水分则成为gc的限制因子。
孙林管伟王彦辉徐丽宏熊伟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
宁夏六盘山沙棘液流变化及耗水特性被引量:11
2014年
基于热平衡法实测宁夏六盘山北坡天然沙棘茎干液流通量的变化,分析沙棘液流生长季内的日内和日际变化特征,并估算沙棘群落的蒸腾量.结果表明:1)沙棘液流日变化曲线在晴天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在夜间仍有液流运动,夜间液流量占总全天总液流量的12.87% ~ 19.62%;液流通量主要受太阳总辐射、空气饱和水汽压差、气温和相对湿度等影响.2)6-9月,沙棘蒸腾速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6-9月沙棘群落蒸散量为469.4 mm,略高于同期降水量,蒸腾量约占同期蒸散量的35.11%.3)以环境因子为自变量,以液流量为因变量,经过逐步回归,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回归方程显著.
沈振西徐丽宏王彦辉于澎涛熊伟左海军曹恭祥王云霓
关键词:沙棘蒸腾耗水
宁夏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的坡面变化和尺度效应被引量:4
2015年
生物量受坡面环境条件变化影响而有坡面变化与尺度效应。本文在六盘山半湿润区的香水河小流域选择了33 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一个斜坡长480 m,水平长398 m的典型坡面,在整个坡面上建立了宽30 m的调查样带,均匀分为空间连续的16个样地,在2014年生长季中期调查不同坡位的样地生物量,分析其坡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生物量存在明显的坡位差异。坡面生物量t·hm-2平均值为118.59,其变化范围为96.19 139.18,变幅为42.99,变异系数为0.12;随着离坡顶距离的增加,生物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坡面的中上部(水平坡长为87.71 m)达到最大。生物量存在坡面空间尺度效应,即随着相对坡长(X1)的增加,生物量的顺坡滑动平均值(Y1)先增大后减小,其回归关系式为:Y1=23.004 X13-60.834 X12+31.786 X1+123.43(R2=0.84),坡面尺度效应表现为每100 m水平坡长生物量变化的数值为6.12 t·hm-2;各样地生物量与整个坡面平均值的比值(Y2,小数)随相对坡长有很好的非线性关系,基本上呈先增加后下降、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其关系式为Y2=1.7226X13-2.844 5X12+1.033 8X1+1.000 1(R2=0.57),可基于此将特定坡位样地的生物量换算成整个坡面的估算值。造成生物量坡面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和光照时间随海拔的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王云霓邓秀秀王彦辉曹恭祥于澎涛熊伟徐丽宏
关键词:生物量
泾河干流上游森林覆盖率水文影响的年份和月份差异被引量:3
2018年
定量评价和预测西北干旱地区森林面积增加的水文影响,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土高原泾河干流上游流域为例,制定森林植被恢复的多种情景,利用率定过的SWIM水文模型和1997—2003年间的气象数据,模拟森林覆盖率变化对蒸散和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1)草地变森林后,随森林覆盖率增加,年均总蒸散呈明显线性增加,年均径流则呈明显线性减少。在本研究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增加0~18.13%),森林覆盖率每增加10%平均导致年均总蒸散增加8.93 mm,年均径流减少6.04 mm;2)森林覆盖率变化对年总蒸散的影响具有年际差异,受年降水量影响,流域森林覆盖率增加10%时,对应的年蒸散增量分别为枯水年(10.1 mm)>平水年(8.6 mm)>丰水年(8.5 mm),而对应的年径流减少量分别为枯水年(9.0 mm)>平水年(5.6mm)>丰水年(5.1 mm);3)森林覆盖率增加导致的蒸散增大和径流减少还具有月份差异,其中蒸散在春季(3—5月)和初夏(6月)增大,而夏季中期(7、8月)至秋季中期(9、10月)则减少,在秋末(11月)和冬季(12、1、2月)则变化不明显;径流在春季和夏季明显减少,而秋季中期(9、10月)则呈增加趋势,冬季变化不明显。总之,在该流域增加森林覆盖率会导致年蒸散增加和年径流减少,这种变化在枯水年明显大于平水年和丰水年;森林覆盖率变化对蒸散和径流的影响还存在月份差异,表现为春夏季影响大于秋冬季;增加森林具有一定增加基流和枯水期径流的调节作用。
贺亮亮张淑兰李振华于澎涛徐丽宏熊伟李楠王彦辉
关键词:森林面积降水蒸散径流黄土高原
一种新型树干木质部液流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树干木质部液流测量装置,包括:储水器,安装在树干木质部切口位置,在所述储水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切口相通的用于储水的腔体;补水箱,向所述储水器自动补水,在所述补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测量水位变化的探头;数据采...
熊伟王彦辉王云霓孙浩曹恭祥于澎涛徐丽宏左海军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