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艳

作品数:26 被引量:283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耕地
  • 4篇生态足迹
  • 4篇土地利用
  • 4篇经济增长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安全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耕地保护
  • 2篇信息熵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土地生态
  • 2篇土地生态安全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驱动力
  • 2篇误差修正模型
  • 2篇经济发展

机构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篇江苏师范大学
  • 4篇河南大学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6篇梅艳
  • 9篇舒帮荣
  • 9篇雍新琴
  • 9篇刘友兆
  • 8篇何蓓蓓
  • 5篇梁流涛
  • 4篇徐梦洁
  • 3篇李永乐
  • 3篇曲艺
  • 2篇渠立权
  • 1篇李春梅
  • 1篇张健
  • 1篇於海美
  • 1篇陈龙高
  • 1篇王岩松
  • 1篇蔡成凤
  • 1篇宋奇海
  • 1篇庄舜尧
  • 1篇孙雁
  • 1篇李春梅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价值工程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性分析——以淮安市为例被引量:4
2008年
在构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引入距离函数分析方法,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分析,揭示了城镇间土地集约利用各指标、指标层间的相对优势与不足,并根据最终评价结果,总结出淮安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布特点。
何蓓蓓梅艳刘友兆蔡成凤
关键词:距离函数
江苏省生态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被引量:18
2009年
综合应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江苏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计算了江苏省1985~2006年的生态足迹及能源足迹、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水域足迹,在此基础上,对GDP与各种生态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是GDP的单向Granger原因,林地足迹与GDP之间是双向的Granger原因。并建立了GDP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利用模型分析发现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91.84%。研究结论揭示了江苏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源消耗型,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耕地足迹、林地足迹是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江苏省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梅艳何蓓蓓刘友兆
关键词:生态足迹误差修正模型可持续发展
不同栅格尺度下镇域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研究——以太仓市浏河镇为例被引量:9
2014年
从空间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点演变驱动机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栅格尺度的确定是其重要前提。以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太仓市浏河镇为例,基于GIS及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栅格尺度对其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分析的影响及具体驱动机制。结果显示,栅格尺度为10m×10m时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最佳,农村居民点变化能得到较好的解释;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可推动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调整,公路的吸引力可促进农村居民点向交通方便的地区调整,而人口密度、地均农业产值、人均耕地面积、基本农田及到水系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增加有影响,地均工业产值、人均居民点面积及到城镇的距离仅对农村居民点减少有影响。研究表明栅格尺度对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模型的精度、解释能力及拟合度存在影响,进而影响驱动因素及其重要性的识别,相关研究应结合研究区实际确定最佳栅格尺度;为推进农村居民点优化,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合理规划乡村公路、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及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等方面入手。
舒帮荣曲艺李永乐雍新琴梅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农村居民点驱动力LOGISTIC回归
国内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7年
在国内土地评价研究中,GIS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迄今为止,GIS主要是为土地资源评价提供辅助服务。本文从土地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入手,依据土地评价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评价区域的单一性与否,将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划分为单一区域非空间模型、单一区域空间模型以及多区域模型3类,其中GIS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体现土地评价单元之间静态或动态的影响。本文对这3类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是对近年来国内基于GIS的土地评价研究较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徐梦洁梅艳宋奇海
关键词:GIS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江苏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时空比较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实现城市土地高效利用。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对江苏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市土地经济效益总体水平较低,波动较大,但随时间不断提高;(2)土地投入偏高导致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的总体水平较低;(3)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4)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城市用地浪费严重是江苏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较低的主要原因;(5)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完善土地市场制度和强化政府干预职能是提高江苏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的主要对策。
梅艳刘友兆何蓓蓓
关键词:城市土地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法
江苏省13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被引量:23
2005年
文章采用TOPSIS方法,选取了10项反映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评价了江苏省1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通过对各城市2001和2003年统计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这些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排序。结果表明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苏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在今后制订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在整体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正视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力争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梅艳徐梦洁孙雁刘洋
关键词:TOPSIS方法经济指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极
江苏省动态生态足迹的测度和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生态足迹的原理和模型计算了江苏省1990-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土地生态承载力,分析江苏省生态经济可持续状况和资源利用强度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并结合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提出实现该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江苏省人均生态足迹明显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出现生态赤字;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逐渐增大,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逐渐减小趋势。从生态足迹构成看,化石燃料生态占用面积最大,其次是耕地,牧草地居第三;除耕地外,牧草地、水域、林地、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人均生态占用面积均逐渐增大。从横向比较看,江苏省的人均生态足迹虽然高于中国平均水平,却低于全球平均值。可见,江苏省人口、经济和消费模式对自然生态的需求已经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现有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安全状态。
梅艳何蓓蓓刘友兆徐梦洁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近年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08年
城市建成区的急剧扩张是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重要特征,近年城市土地扩张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和土地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对近年城市土地扩张文献的梳理,将相关研究划分为四类:城市土地扩张的特征和模式、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扩张效益以及城市土地扩张的影响和对策研究,并分别对其加以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最后探讨了城市土地扩张研究有待深入的领域。
徐梦洁於海美梅艳李娜庄舜尧
关键词:建成区
农村工业结构时空演进及其环境污染效应评价——基于行业污染程度视角被引量:5
2014年
从行业污染程度的视角对农村工业进行分类,分析农村工业结构变动的时空分异特征,探讨农村工业结构变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构建环境影响指数,定量评价农村工业结构演进的环境污染效应.主要结论如下:①1988-2010年间农村工业轻度污染行业所占比重呈现增加的趋势,而污染行业呈现下降的趋势.研究期内环境影响指数呈现"增长-下降-增长"的变化趋势,2002年以后又逐步呈现增加的趋势.②农村工业结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在省级层面,江苏、山东、浙江、山西、河北、河南、广东、辽宁、上海等省市重污染行业和中度污染占全国重污染行业的比重较多,环境影响指数也都较大.在区域层面上,污染行业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环境影响指数远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不同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政策.
王岩松梁流涛梅艳
关键词:环境影响时空分异
江苏省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研究目的:探讨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1)2009年江苏省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的平均价值标准为0.63万元/hm2,有25个县(市)域耕地赤字,确定为耕地保护补偿主体,有39个县(市)域耕地盈余,确定为耕地保护受偿主体,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补偿金68.32亿元;(2)省辖市耕地赤字量占赤字总量82.22%,县域耕地盈余量占盈余总量的92.49%;(3)建议将耕地保护补偿纳入到省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中,耕地赤字的县(市)将补偿资金上缴省财政,由省财政将补偿金下解到耕地盈余的县(市)财政,从而真正形成对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耕地保护的双向激励。研究结论:耕地保护县(市)财政补偿是耕地保护补偿的关键,提出的思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雍新琴梅艳舒帮荣李春梅
关键词:土地经济实证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