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莲

作品数:41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纳米
  • 8篇毒性
  • 8篇细胞
  • 5篇氧化锌
  • 5篇碳纳米管
  • 5篇纳米管
  • 5篇纳米氧化锌
  • 5篇采样管
  • 4篇单壁
  • 4篇单壁碳纳米管
  • 4篇毒性效应
  • 4篇毒性作用
  • 4篇生态效应
  • 4篇环境空气
  • 4篇甲状腺
  • 4篇肝脏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蛋白质组
  • 3篇蛋白质组学

机构

  • 41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解放军第30...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41篇杨红莲
  • 34篇袭著革
  • 21篇刘焕亮
  • 20篇闫峻
  • 17篇张华山
  • 17篇林本成
  • 15篇张伟
  • 13篇林治卿
  • 13篇房彦军
  • 9篇杨丹凤
  • 7篇田蕾
  • 6篇张伟
  • 5篇廖明阳
  • 5篇吴纯启
  • 4篇刘丽华
  • 3篇王青秀
  • 3篇黄洁华
  • 2篇杨辉
  • 2篇肖小河
  • 2篇金城

传媒

  • 11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2008年中...
  • 1篇2006年全...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0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氨气采样管的研制及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大批量室内和环境空气中氨气(NH3)现场采样的固相气体采样管,以适应现场采样的需要。方法固相氨气采样管由两端套有硅胶塞玻璃管及其内部填充经过改性的聚丙烯纤维丝束并涂布NH3吸收液,作为固相填充物的载体而组成。建立固相氨气采样管对NH3的采样方法。采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国标法)评价其性能。结果固相氨气采样管法的洗脱效率和采集效率为≥(96.50±1.73)%和(96.30±0.61)%;用建立的方法测定(0.13±0.01)mg/m3、(0.49±0.03)mg/m3、(0.86±0.05)mg/m33种水平的NH3,并与国标法比较,两者测定结果分别相差了7.69%、4.08%和6.98%。结论研制的固相氨气采样管采样效率较高,测量结果准确,为环境和室内空气中进行大批量NH3的现场采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张伟袭著革杨丹凤杨红莲闫峻
关键词:氨气环境空气
甲醛采样管的研制
2014年
目的研制-种适合大批量室内和环境空气中甲醛现场采样的气体采样管。方法甲醛采样管是由内径5mm,长度20cm玻璃管,其两端套有硅胶塞而组成,内部填充经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丝束并涂布甲醛吸收液。建立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样及其检测方法,采用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评价其性能。结果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集效率≥95.19%,洗脱效率为105.19%~107.44%,采用甲醛采样管作为甲醛气体的检测方法与国标法(AHMT法)对(0.37±0.20)mg/m^3、(1.30±0.20)mg/m^3、(2.31±0.25)mg/m^3 3个浓度甲醛气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别相差(8.03±4.97)%、(7.41±3.50)%和(5.20±3.21)%。结论研制的甲醛采样管用于甲醛气体的检测具有采样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环境和室内空气中大批量甲醛的现场采样工作.并为现场采样提供了-种新方法.
张伟张华山房彦军刘焕亮杨红莲袭著革
关键词:甲醛环境空气
典型有机磷酸酯(TCEP/TDCPP)阻燃剂对神经元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随着世界范围内溴代阻燃剂的广泛禁用,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使用量大幅增加,这些阻燃剂作为添加剂加入到人类生产生活各种产品中,如家具、纺织品、电子产品、婴儿玩具等,对人类和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科学家们对有机磷酸酯类阻燃...
李超楠赵飞李丽林本成田蕾张伟杨红莲房彦军袭著革
关键词:TCEPTUBULINCA2+MAPK
文献传递
肝脏保护剂对火箭推进剂DT-Ⅲ所致小鼠肝脏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肝脏保护剂(海迪克胶囊)对肼类火箭推进剂,单推-Ⅲ(DT-Ⅲ),所致小鼠肝脏损伤的干预作用;为其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3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四氯化碳(CCl4)阳性对照组(按10 mg/kg腹腔注射0.125%CCl4溶液);DT-Ⅲ单纯染毒组(2.35 mg/kg灌胃);3个肝脏保护剂海迪克胶囊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800 mg/kg)剂量组,其染毒方法同DT-Ⅲ单纯染毒组。后4组每天灌胃1次,各组均连续处理4周。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DT-Ⅲ单纯染毒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分别为(48.18±5.93)U/L,(110.99±22.05)U/L和(2.42±0.18)μmol/L,接近CCl4阳性对照组,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施予高剂量肝保护剂后,ALT和TBil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DT-Ⅲ单纯染毒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也接近CCl4阳性对照组,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施予高剂量肝保护剂后,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T-Ⅲ单纯染毒组和CCl4阳性对照组的肝组织中,呈现多发性灶性坏死;而施予肝保护剂后,肝细胞损伤明显减少。结论 DT-Ⅲ可导致小鼠肝损伤,而肝脏保护剂对DT-Ⅲ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田蕾林本成房彦军刘焕亮杨红莲袭著革
关键词:肝损伤
纳米颗粒物对大鼠妊娠结局及其子代近期记忆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目的探讨不同化学成分的纳米颗粒物对大鼠妊娠结局及其子代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4组(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纳米碳锌复合颗粒及牛血清对照组),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剂量为7.5mg/kg bw,每天一次,连续5天。待孕鼠自然分娩,记录妊娠率、生产仔鼠数、仔鼠4天存活率及仔鼠行为神经等发育状况。结果纳米氧化锌、碳锌复合颗粒染毒组孕鼠妊娠率分别为57.2%和66.7%,均低于对照组及纳米碳组的100.0%;各组所生产仔鼠均数无显著差异;在哺乳期纳米氧化锌组仔鼠第4、7和21天体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水迷宫结果显示,纳米碳锌复合颗粒组在第二、第三潜伏期潜伏时间较其他各组明显增加,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组的潜伏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平面翻正反射、空中翻正反射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该实验条件下,纳米氧化锌对大鼠的生殖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对仔鼠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纳米碳锌复合颗粒对子代近期记忆有负面影响。
张华山杨丹凤杨辉刘焕亮张伟林治卿杨红莲闫峻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生殖发育毒性纳米颗粒物
纳米材料对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Nano-Ag)、纳米氧化锌(Nano-ZnO)、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大鼠的免疫毒性效应。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牛血清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材料的高剂量组(17.5 mg/kg)和低剂量组(3.5 mg/kg)。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隔日染毒5周,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检测大鼠体质量及脾、胸腺脏器系数、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①Nano-ZnOH、Nano-AgH、Nano-ZnOL、Nano-AgL组T细胞CD4+%分别为27.76%、28.32%、30.68%、34.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7.66%,P<0.05);②Nano-ZnOH、Nano-TiO2H、Nano-AgH、Nano-ZnOL、Nano-TiO2L、Nano-AgL组T细胞CD8+%分别为32.9%、32.77%、34.08%、31.22%、31.24%、33.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8.34%,P<0.05);③Nano-ZnOH、Nano-AgH、Nano-ZnOL、Nano-AgL组CD4+/CD8+的比值分别为0.84、0.83、0.98、1.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4,P<0.05);④不同材料间比较结果表明,高剂量下Nano-ZnO、Nano-Ag组CD3+%分别为55.13%、55.04%,显著低于Nano-TiO2组(63.08%,P<0.05);此外,Nano-ZnOH、Nano-AgH组CD4+%显著低于Nano-TiO2H组(P<0.05),低剂量下Nano-ZnO组也显著低于Nano-TiO2、Nano-Ag组(P<0.05);Nano-ZnOH组CD4+/CD8+的比值显著低于Nano-TiO2H组(P<0.05),Nano-AgL组显著低于Nano-TiO2L组(P<0.05)。3种纳米材料均可致大鼠体质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对脾、胸腺脏器系数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3种纳米材料对大鼠均产生毒性作用,出现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免疫抑制情况,纳米氧化锌和纳米银毒性较强,纳米二氧化钛毒性相对较弱。
刘焕亮张华山杨丹凤杨红莲林治卿闫峻林本成田蕾黄洁华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T淋巴细胞亚群
单壁碳纳米管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毒性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vascular adventitial fibroblasts,VAF)的毒性作用,为SWCNTs毒理学及其生物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S...
刘丽华林治卿张华山杨红莲刘焕亮黄洁华张伟袭著革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新型甲状腺干扰物噻唑锌甲状腺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甲状腺干扰物噻唑锌对甲状腺的毒性特征、毒性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以期为人群健康风险评估和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1)噻唑锌甲状腺干扰作用的时效关系研究。将84只Wistar大鼠随机6组:噻唑锌...
杨红莲刘焕亮张伟闫俊林本成房彦军袭著革
关键词:噻唑锌
文献传递
甲基叔丁基醚对斜生栅藻的毒性作用
目的 甲基叔丁基醚(MTBE)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和燃烧性,并且能明显提高汽油的辛烷值,已经替代四乙基铅作为一种很好的汽油添加剂而被广泛应用.同时,MTBE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易渗入地下水、土壤中,且不易降解,对环境和生物...
闫峻胡传禄张华山杨红莲林本成袭著革
关键词:甲基叔丁基醚斜生栅藻
单壁碳纳米管经呼吸道暴露对大鼠肺组织及全身系统性毒性影响
单壁碳纳米管(SWCNT)是最为典型的纳米颗粒物之一,由于其所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而在家用电器、化妆品、医药、化工、环保等领域广泛应用,从而对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SWCNT经呼吸道暴露后,对肺组织...
闫峻林治卿林本成杨红莲刘晓华袭著革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肺毒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