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淑娟

作品数:120 被引量:891H指数:1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4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梗死
  • 30篇卒中
  • 30篇脑梗
  • 29篇脑梗死
  • 24篇缺血
  • 22篇血性
  • 16篇重症
  • 14篇脑卒中
  • 14篇急性
  • 13篇血管
  • 12篇老年
  • 10篇老年人
  • 9篇预后
  • 9篇通气
  • 9篇缺血性脑卒中
  • 8篇重症监护
  • 8篇脑梗死患者
  • 8篇机械通气
  • 7篇缺血性卒中
  • 6篇衰弱

机构

  • 1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复旦大学
  • 13篇同济大学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附属...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急救中心
  • 2篇如皋市人民医...
  • 2篇杜克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9篇李淑娟
  • 61篇胡文立
  • 15篇袁俊亮
  • 13篇秦伟
  • 11篇董谦
  • 11篇王笑峰
  • 10篇李晓东
  • 10篇刘倩
  • 9篇李海英
  • 8篇刘岳阳
  • 7篇李春盛
  • 6篇郝咏刚
  • 6篇杨磊
  • 5篇王韵
  • 5篇刘淼冰
  • 5篇刘惠
  • 5篇牛世芹
  • 5篇李俊发
  • 5篇金铭
  • 5篇孙奉辉

传媒

  • 13篇中国卒中杂志
  • 1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0篇中华老年心脑...
  • 8篇基础医学与临...
  • 8篇中国脑血管病...
  • 6篇世界急危重病...
  • 4篇2004年北...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2014北京...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1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机械通气后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气管插管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18例)。记录患者气管插管前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吸功能(血气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及死亡原因,以60 d为观察终点。结果重症脑梗死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60 d的病死率为50%。死亡患者气管插管前GCS评分为3.6±1.0;存活患者为6.3±1.2。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表现为氧分压和氧合指数降低。死亡组和存活组氧分压分别为(52±7)和(69±17)mmHg,氧合指数分别为109±34和170±31。单因素分析显示,气管插管前GCS评分降低,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下降是预测死亡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气管插管前的GCS评分(P=0.015)及氧分压(P=0.026)为预测机械通气后脑梗死患者60 d死亡的独立因素。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尤其以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恶化者行机械通气支持,有助于降低病死率。综合分析气管插管前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血液中氧合参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李淑娟汪颜胡文立
关键词:脑梗死机械通气病死率
注重循证医学理念在血管神经病学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是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对神经病学产生兴趣的启蒙阶段。作为一直从事神经病学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本文对传统神经病学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强调了在血管神经病学教学和临床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时刻不忘向医学生传播循证医学的理念,注重查找血管性神经疾病循证医学证据的教学思想。首先,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核心是"以教为主",即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堂教学为主。
袁俊亮李淑娟胡文立
关键词:循证医学血管神经病学临床教学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CISS分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正>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危险因素,以期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于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共5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
王韵郝咏刚董谦李淑娟胡文立
文献传递
H型高血压增加脑梗死的复发风险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于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6例,随访1年记录卒中复发情况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同时于急性发病3d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Hcy≥10μmol/L作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标准。高血压伴HHcy者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或单纯HHcy为非H型高血压组。结果 (1)6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11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16.9%。(2)复发组患者83.8%具有高血压病史,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70.6%;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22.39±9.45)μmol/L]亦明显高于非复发组[(16.94±9.85)μmol/L],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复发组H型高血压的比例为78.2%,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65.1%(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有H型高血压、高龄、高血压、HHcy和低高密度脂蛋白。结论 H型高血压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综合防治卒中复发。
张玉杰李淑娟陈冬辉胡文立关明
关键词:脑梗死高血压高半胱氨酸
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研究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5月具有典型血管迷走性晕厥症状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分别行传统直立倾斜试验和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结果 两组在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组阳性者25例,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组阳性者23例,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61)。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组平均达到阳性反应时间为(31.2±6.9)min;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组时间为(12.2±5.3)min,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短时程直立倾斜试验和传统直立倾斜试验相比,其诊断准确性无差异,而且检查时间短,患者耐受性好。
郭佳翔胡文立李淑娟陈宇丹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血管迷走性晕厥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46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38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加拿大卒中网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推荐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运用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将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分为3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比较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认知功能评分(MMSE、MoCA)上显著低于对照组(24.4±3.2比28.3±1.2,20.4±3.0比26.2±0.8)(P〈0.05)。此外,还在数字广度顺背(5.7±0.9比6.84±1.0)、数字广度倒背(3.5±0.7比4.14±0.7)、Stroop测验B(69±13比43±5)、Stroop测验C(141±42比65±10)、连线测验A型(73±15比31±7)、连线测验B型(126±18比82±6)、数字符号测验(25±6比37±5)等测验上成绩差于对照组(P〈0.05),而在言语流畅性(12.7±2.5比13.4±2.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Fazekas评分与MoCA成绩呈负相关(r=-0.601,P=0.002)。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和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加工速度功能受损,这可能与脑白质病变导致的前额叶-皮质下环路功能障碍有关。
袁俊亮王双坤彭朋郭晓娟顾华李淑娟秦伟胡文立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特征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1年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灶性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致死率高达20%,临床误诊率较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患者发病前常有病毒、细菌感染或疫苗接种史。该文总结了5例ADEM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袁俊亮李淑娟陈宇丹尤小凡胡文立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5
2006年
目的探讨血D-二聚体浓度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经心脏超声、食道超声、CT、MRI或血管造影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住院的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当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和肌钙蛋白Ⅰ水平。结果1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Stanford A型,20例B型。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D-二聚体水平升高(>0.3μg/mL),均值2.0±1.9(0.4~8.4)μg/mL,敏感性100%。自症状发作到D-二聚体测定的时间为1.5 h^14d,D-二聚体升高的程度与病程呈负相关(r=-0.42,P=0.04)。病变范围越大,D-二聚体水平越高,死亡组D-二聚体均高于5μg/mL,提示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预后有指导价值。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仅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轻度升高(<0.7μg/mL)。结论D-二聚体阴性有助于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D-二聚体升高对判断病变范围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李淑娟胡文立王艳丽操斌全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D-二聚体
降钙素原对危重症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
严重感染和脓毒症,特别是由其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ultipleorgandysfunction,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ICU中大部分...
李淑娟刘淼冰王明刚李春盛
关键词:脓毒症降钙素原危重症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判断
文献传递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与认知障碍有关,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改变主要包括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减退、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CI)及痴呆,而老年人出现糖尿病相关认知功能减退可能为痴呆的早期阶段。本文主要综述了1型、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变、脑影像学特征、危险因素及其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诊断、管理等,以期为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刘惠马雅军胡志灏李晓东李淑娟
关键词:糖尿病疾病管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