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伟

作品数:88 被引量:355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4篇血管
  • 23篇梗死
  • 18篇卒中
  • 18篇脑梗
  • 18篇脑梗死
  • 14篇动脉
  • 11篇缺血
  • 11篇急性
  • 9篇血管病
  • 9篇脑血
  • 9篇大脑
  • 8篇血性
  • 8篇脑卒中
  • 7篇血压
  • 7篇溶栓
  • 7篇综合征
  • 7篇脑血管
  • 6篇预后
  • 6篇颈动脉
  • 5篇动脉狭窄

机构

  • 84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 1篇天津市第四中...
  • 1篇仙桃市第一人...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作者

  • 84篇秦伟
  • 79篇胡文立
  • 23篇杨淑娜
  • 20篇杨磊
  • 19篇杨磊
  • 15篇袁俊亮
  • 15篇李悦
  • 13篇李淑娟
  • 10篇徐霁华
  • 8篇项宁
  • 6篇张晓丹
  • 5篇郝咏刚
  • 5篇王姝梅
  • 5篇顾华
  • 5篇张小雨
  • 5篇李海英
  • 5篇郭红梅
  • 4篇陈宇丹
  • 4篇于玲
  • 4篇王双坤

传媒

  • 14篇山东医药
  • 14篇中华老年心脑...
  • 6篇中风与神经疾...
  • 6篇中国卒中杂志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医学研究通讯
  • 2篇北京医学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外医学(脑...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方法 研究对象来源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的46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和38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加拿大卒中网血管性认知障碍统一标准推荐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运用Fazekas量表评价脑白质病变的严重程度,将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分为3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比较不同程度的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在总体认知功能评分(MMSE、MoCA)上显著低于对照组(24.4±3.2比28.3±1.2,20.4±3.0比26.2±0.8)(P〈0.05)。此外,还在数字广度顺背(5.7±0.9比6.84±1.0)、数字广度倒背(3.5±0.7比4.14±0.7)、Stroop测验B(69±13比43±5)、Stroop测验C(141±42比65±10)、连线测验A型(73±15比31±7)、连线测验B型(126±18比82±6)、数字符号测验(25±6比37±5)等测验上成绩差于对照组(P〈0.05),而在言语流畅性(12.7±2.5比13.4±2.5)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Fazekas评分与MoCA成绩呈负相关(r=-0.601,P=0.002)。结论脑白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和记忆、执行功能、信息加工速度功能受损,这可能与脑白质病变导致的前额叶-皮质下环路功能障碍有关。
袁俊亮王双坤彭朋郭晓娟顾华李淑娟秦伟胡文立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中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分为载体动脉疾病(PAD)组和载体动脉正常组(non-PAD组),分别为32例和312例.non-PAD组再根据头部MRI显示的病灶与大脑中动脉的关系分为脑小血管病(SVD)亚组(129例)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亚组(183例).比较各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与non-PAD组相比,PAD组患者有更高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93.8%(30/32)比57.1% (178/312),P<0.001],BAD发病率更高,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75.0% (24/32)比58.7% (183/312),P=0.072].在大脑中动脉正常的患者(non-PAD组)中,与BAD亚组相比,SVD亚组患者的年龄更大[(64.7±11.2)岁比(61.7±12.2),P=0.031],高血压患病率更高[65.9%(85/129)比53.0% (97/183),P=0.027],有吸烟史的比率更低[41.9% (54/129)比57.9% (106/183),P=0.006],脑白质疏松的程度更重.结论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存在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BAD患者要积极寻找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
杨磊于玲秦伟张小雨李悦徐霁华胡秀朝袁俊亮顾华胡文立
关键词:卒中大脑中动脉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114例(COPD组)。另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148例(对照组)。行头颅MRI检查,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疾病史、血液检查结果以及头颅MRI等资料,分析COPD与脑白质高信号的相关性。结果COPD组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05±0.83)分vs(1.79±0.82)分,P=0.014]。COPD组深部脑白质高信号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7±0.78)分vs(1.55±1.03)分,P=0.943]。COPD患者COPD≤10年、11~29年、COPD≥30年脑室旁白质高信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280)。COPD≤10年患者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评分明显低于COPD≥30年患者[(1.89±0.86)分vs(2.45±0.60)分,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D与侧脑室旁白质高信号明显相关(OR=0.70,95%CI:0.50~0.98,P=0.036)。结论 COPD可能增加患者脑室旁白质高信号的易患性,且COPD年限越久,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越严重。
尹江美杨淑娜秦伟杨磊胡文立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室高血压糖尿病
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TIA后脑梗死风险的早期预测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66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根据ABCD2评分分为低危组75例,中危组60例,高危组31例;同时依据DWI结果将患者又分为DWI异常组96例和DWI正常组70例,随访TIA患者后2d、7d和90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结果:患者TIA后第2天、第7天和第90天脑梗死率分别为7.8%、11.4%和15.7%。与低危组比较,ABCD2评分≥4分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2评分≥4且DWI异常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早期预测TIA患者脑梗死风险的准确性较高,结合DWI检查结果能进一步提高预测准确性。
梅飞来秦伟张晓丹胡文立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分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脑小血管病导致运动障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血管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近年来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运动功能损伤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对脑小血管病相关运动障碍的评估工具、每种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导致运动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生机制进行概述,以期广大研究者及临床医师对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运动障碍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评估工具有所认识,有利于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牛世芹秦伟杨淑娜胡文立
关键词:脑出血小动脉高脂血症高半胱氨酸高尿酸血症
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明确WMH患者CMBs的严重程度与服用阿司匹林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头部MRI证实的WMH患者,分为无CMBs组、轻度CMBs组和中重度CMBs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MBs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将服用阿司匹林的WMH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入组357例WMH患者,其中无CMBs组189例,轻度CMBs组94例,中重度CMBs组74例。3组间性别、急性缺血性卒中、高血压病史、既往缺血性卒中病史、入院舒张压、服用阿司匹林持续时间≥2 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WMH的严重程度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将服用阿司匹林的WMH患者(263例)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随着CMBs的严重程度增加,重度WMH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高,服用阿司匹林持续时间≥2 y的比例逐渐增加。结论WMH的严重程度与WMH患者CMBs的严重程度相关;男性、高血压与服用阿司匹林持续时间≥2 y是WMH患者CMBs的危险因素,并且WMH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越长,CMBs越严重。
曹红玉秦伟杨磊袁俊亮杨淑娜李悦李譞婷侯雨桐贾泽金胡文立
关键词:脑微出血阿司匹林
老年烟雾病致分水岭脑梗死一例
2022年
烟雾病好发于儿童、青少年或成年人,但临床上,老年患者也并不少见。作者报道了1例缺乏动脉粥样硬化传统危险因素的老年烟雾病患者,其影像学特征为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表现为进展性卒中。希望通过对该病例的报道,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烟雾病的认识。
鲁明秦伟顾华杨淑娜周莹胡文立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CT血管成像分水岭脑梗死进展性卒中
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目的: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法:13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查Tm、t-PA、PAI、AⅢ、ACA、D-dimer、tHcy、PS、PC,并于15天、30天、90天行ESS和Bar...
胡文立徐霁华陈宇丹项宁秦伟侯钢
关键词:通心络
文献传递
成人轻度脑炎或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总结成人轻度脑炎或脑病伴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MER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符合Garcia-Monco诊断标准的8例成人(≥18岁)MER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ERS的临床和影像特征。结果患者年龄18~58岁,男6例,女2例;7例急性起病,1例亚急性起病,2例有明确病毒感染史诱因。临床表现均为非特异性脑病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2例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中1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出现视野缺损。2例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8例患者头颅MRI均可见胼胝体压部弥散加权像(DWI)高信号,分别呈现类圆形、椭圆形、回旋镖形征象。7例行腰椎穿刺检查,2例脑脊液压力及白细胞计数正常,5例升高。经治疗后,8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访影像学资料提示病灶消失或缩小。结论MERS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导致的主要累及胼胝体压部的临床影像综合征,病程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秦伟董谦王晓袁俊亮杨磊杨淑娜胡文立
关键词:脑炎影像特点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引起脑血栓形成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女,27岁,因“突发言语不利2d于2014年6月14日入院.入院2d前晨起后发现言语不利、找词困难,但理解他人讲话,反应迟钝,
袁俊亮王双坤郭晓娟顾华秦伟胡文立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脑血栓形成言语不利反应迟钝入院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