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成辉

作品数:74 被引量:444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3篇麻醉
  • 11篇手术
  • 11篇气管
  • 11篇细胞
  • 8篇动脉
  • 8篇缺血
  • 8篇插管
  • 7篇气管插管
  • 6篇血流动力学
  • 6篇再灌注
  • 6篇术后
  • 6篇内皮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缺氧
  • 5篇内皮细胞
  • 5篇喉镜
  • 4篇血流
  • 4篇镇痛
  • 4篇外科
  • 4篇外科手术

机构

  • 67篇中日友好医院
  • 5篇卫生部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海德堡大学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北京中日友好...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柳州铁路局中...
  • 1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酒仙桥医...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74篇李成辉
  • 23篇贾乃光
  • 15篇刘鲲鹏
  • 8篇娄晋宁
  • 7篇张文健
  • 6篇张金华
  • 6篇赵诗斌
  • 6篇赵薇
  • 5篇叶丽亚
  • 5篇尹毅青
  • 5篇张亚军
  • 4篇李昭
  • 4篇曹妍婷
  • 4篇李卫霞
  • 3篇刘鹏
  • 3篇陆承
  • 3篇曹雷
  • 3篇薛富善
  • 3篇王稳
  • 3篇周书元

传媒

  • 14篇中日友好医院...
  • 7篇临床麻醉学杂...
  • 6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国际麻醉学与...
  • 4篇麻醉与监护论...
  • 4篇中国麻醉与镇...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武警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王稳林江涛苏楠农英洪洪尹毅青李成辉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
药源性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被引量:5
2006年
车昊张亚军贾乃光李成辉
关键词:恶性高热药源性去极化肌松药细胞内钙交感神经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及尿酸水平的改变
1998年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于1小时内静滴内毒素(1.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在给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60分及120分测定动脉血及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腺苷、次黄嘌呤、尿酸)含量,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动物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动脉血-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的浓度差也显著增加。此外,该组动物门静脉血氧饱和度及pH也显著降低。结论: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可提示内毒素休克的前期——内毒素血症的存在。
李成辉Schmidt HWeigand MASchmidt WMartin EBardenheuer HJ
关键词:次黄嘌呤尿酸内毒素血症动脉门静脉
单纯输注瑞芬太尼及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清醒镇静的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常导致各种不良刺激,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操作,甚至拒绝再次诊疗,在老年患者还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的意外,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满足临床需要。
索利斌李成辉张金华李昭陆承李卫霞袁玉静刘鲲鹏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瑞芬太尼咪唑安定清醒镇静老年患者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神经性疼痛
2016年
疼痛是一种伴随着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能够驱使机体远离或者采取行动减轻实际或潜在的伤害。但是某些情况下在没有损伤时产生疼痛或轻微的刺激产生过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对机体并无保护作用,反而因疼痛强烈的不适感严重损害生活质量,扰乱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疼痛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导致的,因而也被称为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王莉芳夏启胜李成辉尹毅青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电压门控钠通道神经元兴奋性幻肢痛局部麻醉药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肺大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B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术后15 min及1 h、2 h、4 h、8 h、12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具有安全高、不良反应少。
曹雷李成辉
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镜肺大疱术后镇痛
氟碳人造血对完全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
1994年
在全脑完全性脑缺血实验犬模型中观察氟碳人造血液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脑再灌流后即应用氟碳血,可促进瞳孔对光反射的恢复,对脑电波的恢复有改变;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组Ⅱ、Ⅲ)脑组织损害较对照组(组Ⅰ)较微;而且脑皮层组织中SOD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氟碳血可减轻脑缺血后再灌流的继发性损害。但本实验中氟碳血复合低温疗法未见其协同效应。与Ⅰ组相比P<0.01讨论脑缺血损害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除脑缺血缺氧的直接作用外,还与脑在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后的继发性损害有关,亦即再灌注损害。脑组织在缺血后再灌注中可出现“无再通现象”,或延迟性低灌注现象,导致脑组织血供障碍的持续存在;粒细胞及其它血液有形成份在缺血毛细血管内聚集、附着,加重脑微循环障碍,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衍生物,对脑细胞的脂质成份产生过氧化作用;此外,再灌注期间因血液有形成份的激活,可产生多种水解酶,血栓素,白细胞介素等多种有害物质,并激发血小板聚集,加重脑缺血损害,因此,如能中断上述有害环节,则望有助于减轻脑再灌注损害。从本文结果来看,氟碳血对缺血性脑损害具有一定的复苏效应,主要表现在:1.形态学改变:脑细胞中,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对缺氧最为敏感,脑?
葛菊英李成辉许广汾郭惟
关键词:血浆代用品脑缺血脑复苏
Shikani在临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2年
背景作为一种新型可视光导芯,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既具有纤支镜的可视优点,又具有硬性管芯的特点,已成为常规气管插管和困难气道处理的重要工具。目的介绍SOS气管插管的操作技术要点,对该工具目前在临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内容系统阐述了SOS的结构特性、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和临床评价,并简短介绍了其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趋向SOS在临床气道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并不是解决困难气道的“万能钥匙”,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气管插管设备。
韩柳刘鲲鹏李成辉贾乃光
关键词:气道管理视可尼喉镜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再议围术期容量管理
2011年
背景围术期液体治疗一直是一个广受争论的临床难题。尽管有较多相关的临床研究和观察,但围术期最佳补液方案仍是临床上悬而未决的难题之一。目的总结目前液体治疗相关的证据,分析不同液体治疗方案对术后预后的影响。内容在围术期应考虑到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的相关情况,采取目标导向性补液方案,而不是根据固定的补液公式来制定治疗方案。输注的液体种类取决于需要补充的特定生理间隙和不同溶液的药代学特性。趋向未来研究的关注点在于特定手术患者的具体液体治疗方式,液体给予时机以及诊断容量不足和指导液体治疗的监测方法的改进。
李卫霞刘鲲鹏李成辉
关键词:晶体液胶体液手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腭成型术后缺氧发生的风险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腭成型术后缺氧发生的风险。方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46例,年龄30~50岁,男性,体重指数27~33kg/m2,Mallampati分级Ⅰ-Ⅳ级,ASA分级Ⅱ或Ⅲ级,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下行咽腭成型术。术后鼻导管吸氧24h,监测术后24hSpO2,记录缺氧指数(ODI,每小时内发生SpO:下降程度≥4%且持续时间≥10s事件的次数)和SpO,〈90%的累计时间百分比(CT90)。结果与术前比较,气管拔管后2h及2~4h、术后第1晚(11:00pm-6:00am)ODI和CTg0均明显降低(P〈0.05);而与气管拔管后2h及2~4h时比较,术后第1晚ODI和CTg0均明显升高(P〈0.05)。ODI异常率术前为100%,气管拔管后2h和2~4h明显降低(48%、50%,P〈0.05),而术后第1晚却明显升高(86%,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腭成型术虽然可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气道梗阻,但术后仍有发生缺氧的风险,不宜作为日间手术处理。
尹毅青FrancesChung廖埔赵薇李成辉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缺氧手术后并发症耳鼻喉外科手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