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孟山

作品数:24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超临界
  • 6篇网络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塑料
  • 4篇人工神经
  • 4篇人工神经网络
  • 4篇子群
  • 4篇微孔
  • 4篇微孔塑料
  • 4篇粒子群
  • 4篇工神经网络
  • 4篇超临界二氧化...
  • 4篇值模拟
  • 4篇人工神经网
  • 3篇气辅
  • 3篇混合神经网络
  • 3篇教学
  • 3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5篇南昌大学
  • 10篇赣南师范大学
  • 6篇景德镇陶瓷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江西交通职业...

作者

  • 24篇李孟山
  • 12篇黄兴元
  • 11篇柳和生
  • 5篇武燕
  • 5篇陈炳生
  • 4篇熊鹏
  • 3篇袁寿财
  • 3篇吴维
  • 3篇武燕
  • 2篇朱华
  • 1篇舒期梁
  • 1篇樊晓峰
  • 1篇王龙
  • 1篇徐秋莹
  • 1篇何建涛
  • 1篇彭庶修
  • 1篇赵丽萍
  • 1篇黄益宾
  • 1篇熊爱华
  • 1篇张文

传媒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塑料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塑料工业
  • 2篇中国塑料
  • 2篇福建电脑
  • 2篇赣南师范学院...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中国教育信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孔塑料挤出发泡数值模拟
2015年
微孔塑料连续挤出发泡中的熔体压力和压力降速率是比较重要的参数,一般而言越大的压力降和压力降速率越有利于微孔连续挤出发泡成型。文章通过对毛细管口模的模拟,总结了几种提高熔体压力和压力降速率的方法,分析了熔体温度和熔体中CO_2的溶解度对熔体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缩小毛细管直径、增加毛细管长度、降低熔体温度、降低熔体中的CO_2溶解含量、增加质量流率来提高熔体压力;可以通过缩小口模直径,降低熔体温度、降低CO_2溶解含量、增加质量流率来增加熔体的压力降速率。
熊鹏黄兴元柳和生李孟山
关键词:微孔塑料超临界CO2
不同工艺条件下PS/ScCO2均相体流变特性研究
2020年
通过建立含有类似锥板流变仪结构的实验平台对不同的温度、压力、剪切速率以及CO2质量分数等工艺条件下聚苯乙烯(PS)/超临界CO2(ScCO2)均相体的流变性能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升高会增加均相体的黏度,压力由7.5 MPa升高到10.5 MPa时,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黏度增加了140 Pa s,约为原来的4.6%;增加温度则会降低均相体黏度,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黏度的下降趋势在逐渐减小,温度从443.15 K逐渐增加到473.15 K时,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黏度的减少值分别为778,482,327 Pa s;当均相体中CO2质量分数逐渐增加时,其黏度变化呈线性下降,CO2质量分数每升高0.1%,均相体黏度下降约为52 Pa s;加大剪切速率可以大幅度降低均相体的黏度,当CO2质量分数为0.5%的均相体在剪切速率从(120/π)/s增加到(240/π)/s时其黏度下降趋势最大,值为40%。
王思鹏黄兴元王都阳李孟山李孟山
关键词:微孔塑料流变性能超临界CO2
混沌增强加速粒子群优化算法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最近提出的具有极强全局搜索能力的加速粒子群算法,为改善早熟收敛问题并提高收敛精度,提出一种融合混沌理论的混沌增强加速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引入混沌序列来调节全局学习因子,使算法进一步增加全局搜索能力。算法性能通过测试四个典型多目标优化函数验证,并与经典的非劣分类多目标遗传算法、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加速粒子群算法相比较,结果表明混沌增强加速粒子群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跳出局部最优能力,性能优越,可供优化求解等许多领域借鉴。
赵丽萍舒期梁武燕李孟山
关键词:粒子群优化多目标优化
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的溶解计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超临界CO2在聚合物中的溶解计算模型为例,综述了状态方程、经验方程和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方法的实现原理、研究现状和优缺点;依据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基于混合智能方法的神经网络溶解计算模型;并对溶解计算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李孟山黄兴元柳和生陈炳生袁寿财
关键词:混合神经网络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聚合物中的溶解计算模型研究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CO2)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性是重要的物理化学属性之一,广泛用作聚合物改性、合成、共混和新型材料制备等领域,主要有实验和模型研究两类。实验研究耗时...
李孟山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粒子群人工神经网络
基于混沌自适应粒子群人工神经网络的气体在聚合物中的溶解模型被引量:14
2013年
为提高溶解预测模型的效率和关联度,建立基于混沌理论、自适应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反向传播(BP)算法的混沌自适应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二氧化碳(CO2)在聚苯乙烯(PS)和聚丙烯(PP)中、氮气(N2)在PS中的溶解度进行预测试验.模型选用压力和温度作为输入参数,使用试探法确定隐含层结点个数为8,输出为预测的溶解度.模型融合混沌理论、自适应PSO和BP算法各自的优势,提高了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混沌自适应PSO-BP神经网络有很好的预测能力,预测值与实验值相当吻合,通过与传统BP神经网络和PSO-BP神经网络的比较可知,其预测精度和相关性均明显较优,预测平均绝对误差(AAD),标准偏差(SD)和平方相关系数(R2)分别为0.0058,0.0198和0.9914.
李孟山黄兴元柳和生柳炳祥武燕艾凡荣
关键词:神经网络粒子群
一种测量超临界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行为的新装置被引量:1
2019年
设计了一种测量超临界CO_2(Sc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行为的装置,并通过测量温度在443.15~463.15 K,压力在7.5~9.5 MPa范围内ScCO_2在聚苯乙烯(PS)中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验证装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溶解度实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低于20%,而依据实验值计算的扩散系数与文献值表现出相同数量级,由此说明新装置能够进行ScCO_2在聚合物中溶解行为的测量。
王文凌黄兴元王都阳李孟山李孟山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苯乙烯溶解度
超临界CO2在聚苯乙烯熔体中的扩散系数
2021年
微孔发泡材料的质量与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和溶解速率紧密相关,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得出不同条件下的等效扩散系数来表征溶解速率。首先,通过基于体积法的实验装置测出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熔体中的溶解量;其次,通过COMSOL软件计算得出不同的扩散系数下溶解量的变化,最后通过实验值与模拟计算值之间的对比,得出不同条件下,超临界CO2在聚合物中的等效扩散系数,并分析了误差来源。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在聚苯乙烯(PS)熔体中的溶解量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相反,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模拟计算所得等效扩散系数与实验保持一致,温度与压力的增大都会提高扩散系数的数值;模拟的溶解平衡时间与实验的溶解平衡时间之间的误差不超过20%。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计算溶解量及等效扩散系数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微孔发泡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王都阳蔡圳南黄兴元王龙王龙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苯乙烯
JITT模式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现状与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JITT(Just-in-Time Teaching,适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本文先对JITT教学模式进行整理,概述了其研究现状,并重点探讨了JITT在程序设计类课程应用中主要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和实施方案,并分析其特点与不足,为JITT在各类教学中提供参考。
李孟山吴维陈炳生武燕
关键词:适时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ITT
混合神经网络的高校网络舆情预测模型研究
2016年
为了对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进行准确预测并作正确引导,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混合神经网络(HANN)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预测模型.HANN首先采用自适应调整策略和混沌理论对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得到改进粒子群算法(CSA-PSO),再通过CSA-PSO算法训练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RBF ANN)得到;RBF ANN的结点个数通过试探法确定.通过实例测试和与其它模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HANN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确,综合性能较好.
武燕黄颜吴维李孟山
关键词: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神经网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