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亭亭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毒死蜱
  • 4篇乐果
  • 3篇胆碱
  • 3篇乙酰
  • 3篇乙酰胆碱
  • 3篇和乐
  • 2篇胆碱酯酶
  • 2篇乙酰胆碱酯酶
  • 2篇膳食
  • 2篇急性
  • 2篇风险评估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动力学
  • 1篇胆碱酯酶活性
  • 1篇敌敌畏
  • 1篇丁酰胆碱酯酶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毒物
  • 1篇毒物代谢动力...

机构

  • 11篇东南大学

作者

  • 11篇李亭亭
  • 10篇何贤松
  • 10篇乙楠楠
  • 10篇吴惠
  • 9篇王灿楠
  • 9篇赵敏娴
  • 6篇姚欣雅
  • 4篇王霞
  • 1篇刘沛

传媒

  • 2篇卫生研究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第九届长三角...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急性经口暴露毒死蜱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定一次性经口暴露毒死蜱(chlorpyrifos,CPF)的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效学指标,研究CPF的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方法: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5只。剂量分组为:12.5、25.0、50.0、100.0 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染毒后1、3、6、12和24 h 5个时间点分别在每个剂量组随机选择3只大鼠,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颈椎脱臼处死,分离大脑皮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5个时间点的血清中CPF和3,5,6-三氯-2-吡啶(3,5,6-trichloropyridinol,TCP)的浓度,用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血清和大脑皮质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结果:血清CPF和TCP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先上升后下降,前者峰值浓度出现在染毒后3 h,后者为6 h左右;血清和皮质的AChE活性随时间变化,先下降后上升,血清AChE活性在染毒后3-6 h抑制程度最大,皮质AChE在染毒后6-12 h抑制程度最大。血清CPF浓度。TCP浓度与AChE活性均成线性负相关,血清CPF浓度与TCP浓度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获得了毒死蜱经口暴露的多项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数据,阐明了毒代动力学和毒效学特征,为毒死蜱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和毒物效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吴惠乙楠楠刘沛李亭亭何贤松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毒物代谢动力学
敌敌畏对大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基准剂量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比较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比较敌敌畏对大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基准剂量(BMD)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NOAEL)。方法将80只健康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对照(蒸馏水)组和0.22、0.44、0.88、1.75、3.50、7.00、14.00111g/kg敌敌畏染毒组,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21d。测定大鼠脑组织海马、皮质和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并计算BMD值和NOAEL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00~14.00mg/kg敌敌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和3.50~14.00mg/kg敌敌畏染毒组大鼠脑组织皮质及1.75~14.00mg/kg敌敌畏染毒组大鼠血清中的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鼠血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随敌敌畏染毒剂量的升高而下降。敌敌畏经口灌胃对大鼠脑组织皮质、海马和血清的BMD分别为1.80、0.81、0.51mg/kg,95%可信区间下限(BMDL)分别为1.42、0.44、0.30mg/kg;NOAEL分别为3.5、1.75、0.88mg/kg。结论BMD法比NOAEL法得到的安全参考剂量更为保守,能为人群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乙楠楠吴惠何贤松李亭亭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敌敌畏风险评估
不同实验设计对乐果抑制胆碱酯酶基准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不同实验设计组合对基准剂量的影响,以实验数据验证SLOB的计算机模拟结果(即计算基准剂量的最优实验方案是:在总样本量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每组的实验动物量、适当增加实验组数),以利于该实验设计方法的应用和推广。方法 80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每天灌胃染毒给予0.5、1、2、4、8、16和32 mg/kg,连续21天。然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海马、皮质和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采用PROAST28.1软件包计算基准剂量。从8×10设计方案的结果中选择数据构成4×10和8×5设计方案,分析实验设计对基准剂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乐果2、4、8、16和32 mg/kg使海马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乐果0.5、1、2、4、8、16和32 mg/kg使皮质和血清AChE活性明显降低(P<0.05)。以8×10实验设计的结果作为标准,4×10和8×5两种实验设计方案得出的BMD置信区间均包括了8×10实验设计的BMD;4×10实验设计中的方案1、2、3、4和6得出的BMD置信区间宽于8×5的结果,方案5得出的BMD置信区间窄于8×5的结果。结论常规毒性实验设计(即设置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四个剂量组)用于计算基准剂量不是最优的选择,最优的实验设计方案是在总样本量确定的情况下,应适当增加实验组数。
何贤松李亭亭乙楠楠吴惠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乙酰胆碱脂酶乐果
饮食及相关因素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中,结直肠癌患者在男性占第五位,女性占第六位。近二十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在西方发达国家,结直肠癌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位恶性肿瘤。本...
李亭亭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发病机制饮食方式
文献传递
吉林地区常见四种野菜营养成分分析
目的:测定吉林地区蒲公英、荠菜、柳蒿和野苋菜四种野菜中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矿质元素的含量,为人们根据其成分合理的烹调、搭配食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野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用荧光光...
何贤松李亭亭乙楠楠吴惠赵敏娴姚欣雅
关键词:野菜营养成分资源利用
文献传递
剂量相加模型研究毒死蜱和乐果的联合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一定剂量范围下,毒死蜱和乐果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和性质,为有机磷农药累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198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22组,每组9只,即对照组(0 mg/kg),毒死蜱组(2、10、18、26、34、42和50 mg/kg),乐果组(5、17、29、41、53、65和77 mg/kg)和混合组(6、15、24、33、42、51和60 mg/kg),经口一次性灌胃染毒,染毒6 h后处死动物。测量大鼠大脑皮质和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毒死蜱组血清中A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33.596±18.011)U/ml(P<0.05);乐果组除低剂量组5和17 mg/kg,其他组血清中A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血清中A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毒死蜱组皮质中AChE活性低于对照组(37.812±10.706)U/ml(P<0.05);乐果组除低剂量组5 mg/kg,其他组皮质中AChE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组除低剂量组6和15 mg/kg组,其他组皮质中AChE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doseResp函数拟合毒死蜱、乐果和混合农药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并用剂量相加模型预测混合农药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在低剂量时2种农药呈现协同作用,在高剂量时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 doseResp函数模拟毒死蜱及乐果的混合农药,在低剂量时呈现协同作用,高剂量呈现相加作用。
李亭亭何贤松乙楠楠吴惠王霞赵敏娴王灿楠
关键词:ACHE毒死蜱乐果
江苏居民有机磷农药膳食累积暴露急性风险评估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了解江苏居民膳食有机磷农药累积暴露水平,并进行急性风险评估。方法整合江苏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与全国农产品污染物监测数据。以毒死蜱(CPF)作为指示农药,运用美国EPA推荐的相对强度系数法,采用简单分布评估模型,计算江苏居民有机磷农药膳食累积暴露量,并与急性参考剂量(ARfD)比较,进行评估。结果农村3~6岁组、7~11岁组儿童每天暴露量分别为133.84μg/kgBW和154.32μg/kgBW,超过ARfD;儿童和老人暴露水平高于成人;农村居民的暴露水平高于城市居民;各年龄组贡献度最高的食物均为青菜和韭菜。结论江苏居民的平均暴露水平处于安全范围,少数高端暴露儿童存在急性中毒风险;对青菜和韭菜等高贡献度食物需加强监控。
赵敏娴王灿楠李亭亭乙楠楠何贤松吴惠姚欣雅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剂量相加模型研究毒死蜱和乐果的联合作用
:探讨一定剂量范围下,毒死蜱和乐果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和性质,为有机磷农药累积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198只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22组,每组9只,即对照组(0mg/kg),毒死蜱组(2,10...
李亭亭何贤松乙楠楠吴惠王霞赵敏娴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乐果联合毒性
应用膳食平衡指数评价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膳食质量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利用膳食平衡指数(DBI-07)法,了解在校大学生的膳食质量,为指导大学生合理膳食和使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开展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747名在校学生进行24 h膳食调查,采用DBI-07评分方法评价在校大学生膳食质量水平。结果:目前该人群的膳食状况仍以摄入不足为主,同时也存在着某些食物摄入过量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膳食结构特点为C模式。结论:该校大学生存在膳食结构不平衡问题,应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并增加学生对水果类、奶类、蛋类及鱼类等的摄入,以改善他们的营养质量。
王霞李亭亭何贤松乙楠楠吴惠王灿楠
关键词:膳食质量膳食评价
毒死蜱和乐果联合染毒对大鼠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毒死蜱和乐果联合染毒对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u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3×3析因设计,雌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9个剂量组和1个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选用毒死蜱和乐果的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1/100半数致死剂量(medianlethaldose,LD)和1/50LD作为低、中、高3个剂量水平,分别为毒死蜱0.03、1.35、2.70mg/(kg·d),乐果1.20、3.25、6.505050mg/(kg·d)。灌胃染毒30d,染毒结束后,经乙醚麻醉,股动脉取血,脱臼处死,剥取大脑皮质和海马,使用胆碱酯酶试剂盒测定胆碱酯酶活性。结果:染毒30d后,高剂量组大鼠胆碱酯酶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毒死蜱和乐果联合染毒,对大鼠血清和皮质AChE活性无交互影响;对海马AChE和血清、脑组织BuChE活性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经口染毒高剂量有机磷农药可显著抑制血清和脑组织的胆碱酯酶活性,两种有机磷农药混配后可对胆碱酯酶活性产生交互作用。
吴惠乙楠楠李亭亭何贤松赵敏娴姚欣雅王灿楠
关键词:毒死蜱乐果丁酰胆碱酯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