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支绍册

作品数:55 被引量:345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建设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4篇中毒
  • 11篇脓毒
  • 11篇脓毒症
  • 11篇急性中毒
  • 10篇中毒患者
  • 8篇预后
  • 7篇并发
  • 6篇蛋白
  • 6篇综合征
  • 6篇救治
  • 5篇有机磷
  • 5篇乌司他丁
  • 5篇硫化氢
  • 4篇血液
  • 4篇血液灌流
  • 4篇有机磷中毒
  • 4篇鼠肺
  • 4篇脓毒症小鼠
  • 4篇抢救
  • 4篇吸入

机构

  • 4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温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5篇支绍册
  • 51篇卢中秋
  • 40篇洪广亮
  • 31篇李萌芳
  • 30篇赵光举
  • 29篇吴斌
  • 22篇邱俏檬
  • 6篇金箫
  • 6篇赵倩
  • 5篇陈隆望
  • 5篇唐亚慧
  • 4篇姜小珍
  • 4篇胡国新
  • 3篇李玲文
  • 3篇刘刚
  • 3篇刘瑶
  • 3篇葛赟
  • 3篇连洁
  • 2篇董新宇
  • 2篇贾聪

传媒

  • 11篇中华劳动卫生...
  • 5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浙江医学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护理与康复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发生反复电风暴的救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发生电风暴的临床表现,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成功救治的1例AMI行PCI术反复电风暴、护理操作失误导致咽后壁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突发胸闷5 h到我院就诊,诊断为下壁AMI,急诊行PCI术,术中及术后反复发生电风暴(室颤),予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后转复。但患者电风暴发作过程中因意识障碍,咬碎口中的体温计,随后出现口咽部、下呼吸道及胃管内流出大量血性液体,急行胃镜、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为咽后壁出血,予保护胃黏膜、抑酸、抗凝等处理后,出血停止,住院21 d病情好转出院。此后多次门诊随访,病情稳定。结论对于AMI患者要警惕电风暴,及时、谨慎处理救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方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赵倩计光陈骁支绍册吴斌李萌芳卢中秋
关键词:下壁心肌梗死PCI电风暴咽后壁护理失误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急性中毒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急性中毒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EICU急性中毒患者防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5-09~2011-09期间入住我院EICU的61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合并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ICU急性中毒患者合并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EICU患者常见致病菌,以G-杆菌和G+球菌为主,多属条件致病菌;合并昏迷、留置胃管和气管插管是急性中毒患者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EICU急性中毒患者,合并昏迷、留置胃管及气管插管可增加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留置导管的消毒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
支绍册李萍邱俏檬卢中秋徐安忆刘国栋
关键词:急性中毒病原学
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4年10月入住笔者医院的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其死亡相关因素。结果 46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男性25例(54.35%),女性21例(45.65%),患者年龄72.02±8.70岁,器官衰竭数目(1.5,2)个。最常见的病因是胆源性(61.7%,29/46),腹痛(84.78%,39/46)是最主要的就诊症状,高血压病(69.57%,32/46)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肺(45.65%,21/46)和肾(47.83%,22/46)是最容易发生衰竭的器官;总病死率41.30%(19/46)。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氧分压降低和器官衰竭数目≥2是老年重症胰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当出现血氧分压降低或发生器官功能障碍的数目≥2时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应予以充分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治疗。
李萌芳任晓蕊支绍册洪广亮赵光举吴斌邱俏檬卢中秋
关键词: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
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对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预测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4月—2016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12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62±15)岁。计算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及入院时脓毒症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及二者的差值ΔSOFA评分,并将患者分为ΔSOFA评分<2分的非进展组(101例)和ΔSOFA评分≥2分的进展组(23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85例)和死亡组(39例)。分别比较非进展组与进展组及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天数、是否吸烟、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入院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入院24 h内血清8-OHdG。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124例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和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最佳阈值及最佳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根据住院期间死亡ROC曲线中的最佳阈值将患者分为高8-OHdG组(35例)和低8-OHdG组(89例),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SOFA评分、入院第2天SOFA评分和ΔSOFA评分,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入院90 d内存活率差异。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Log-rank检验。结果非进展组和进展组患者性别、年龄、住急诊ICU天数、吸烟情况、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及入院时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相近(P>0.05)。进展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8-OHdG水平明显高于非进展组(Z=−2.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24 h内血清8-OHdG为124例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6,95%置信区间为1.01~1.11,P<0.05)。入院24 h内血清8-OHdG预测124例脓
陈潇荣蒋丹蔚唐亚慧徐畅支绍册洪广亮卢中秋赵光举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病情进展8-羟基脱氧鸟苷
硫化氢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细胞因子和核因子κB的改变及乌司他丁的影响
文章旨在探讨硫化氢急性中毒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及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变化及乌司他丁(UTI)对其的影响。将清洁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支绍册葛赟孙未刘瑶姜小珍洪广亮胡国新邱俏檬卢中秋
关键词:硫化氢急性中毒病理机制抗炎因子核因子ΚB
文献传递
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总结89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9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死亡37例,30 d病死率为41.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血肿体积、GCS≤8分、两侧瞳孔无对光反射、体温≥37.5℃、入院时呼吸机辅助通气、血肿破入脑室、并发脑积水、血糖≥8.3mmol/L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6.34、37.80、21.50、23.63、29.19、23.23、4.68、8.34,P均〈0.05),logistic回归显示入院时血肿体积、GCS≤8分是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OR分别=4.80、7.24,P均〈0.05)。结论入院时血肿体积、GCS≤8分是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游玉婷李玲文李萌芳支绍册吴斌洪广亮赵光举卢中秋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出血病死率预后
急性中毒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正>目的肺部感染是急性中毒患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可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加强其控制和预防,缩短病程,改善预后,探讨中毒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与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急性...
邱俏檬卢中秋支绍册吴斌洪广亮
文献传递
线粒体融合蛋白2在姜黄素减轻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在姜黄素减轻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1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姜黄素干预组、姜黄素对照组、阴性病毒脓毒症组、阴性病毒姜黄素干预组、Mfn2干扰脓毒症组、Mfn2干扰姜黄素干预组,每组15只;剩余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病毒组、Mfn2干扰组,用于检测病毒转染效率,每组15只。脓毒症组及姜黄素干预组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姜黄素干预组及姜黄素对照组予姜黄素200mg/(kg·d)灌胃1周,干扰组通过尾静脉注射携带相应干扰序列腺相关病毒建立模型,各组均于24h后处死小鼠,无菌留取脾脏,提取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淋巴细胞Mfn2、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相比,脓毒症组小鼠淋巴细胞Mfn2表达、Bcl-2/Bax明显降低(均P<0.05),脓毒症组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明显升高(均P<0.05)。姜黄素预处理后,与脓毒症组相比,Mfn2、Bcl-2/Bax表达均明显升高(均P<0.05),淋巴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下调Mfn2后,与脓毒症组相比,姜黄素干预组凋亡率及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小鼠的淋巴细胞凋亡,其作用依赖于Mfn2的表达。
支绍册郑来赞洪广亮陈隆望李海啸倪菁晶李萌芳赵光举卢中秋
关键词:姜黄素脓毒症线粒体融合蛋白2凋亡
双黄连注射液对大鼠急性乌头碱中毒脑损伤的干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对大鼠急性乌头碱中毒脑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00只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双黄连对照组、乌头碱中毒组,双黄连干预A组,双黄连干预B组,每组40只。乌头碱中毒组及双黄连干预组以20μg/kg乌头碱一次性尾静脉注射染毒,注射后2-3 min内给双黄连干预组注射双黄连(A组30 mg/kg、B组60 mg/kg);空白对照组及双黄连对照组按体质量予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 ml/kg)后,给双黄连对照组注射双黄连(60 mg/kg)。给药后1、6、12、24 h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脑组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乌头碱中毒组Glu含量、神经元凋亡数目显著升高,大鼠脑皮质GABA含量在染毒后1 h明显下降(P均均〈0.05)。与乌头碱中毒组相比,双黄连干预A、B组GABA含量明显升高,Glu含量明显降低,脑皮质凋亡细胞数目显著降低(P〈0.05)。各组相比,乌头碱中毒组在注射乌头碱后12 h时脑额叶皮质光病理学损伤最为明显,双黄连干预A、B组脑皮质损伤较乌头碱中毒组有所改善。结论双黄连可显著抑制兴奋性递质Glu含量提高GABA含量,拮抗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一定程度的拮抗急性乌头碱所致脑损害。
支绍册王磊赵光举洪广亮李萌芳邱俏檬吴斌金箫卢中秋
关键词:乌头碱脑损伤谷氨酸
群蜂蜇伤三例
2021年
2019年9月至11月,至医院先后就诊收治3例被马蜂群蜇伤的患者,入院时均表现为急性过敏性休克,并伴有不同程度器官功能损伤。经过血液灌流合并连续型血液透析治疗,以及激素冲击等内科综合治疗,最终1例患者救治成功,2例不愈出院。群蜂蜇伤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急性过敏性休克、横纹肌溶解、血管内溶血、凝血功能异常、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心肌损害等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死亡率较高。群蜂蜇伤应尽早就医,早期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选择准确的血液净化及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增加救治成功率。
吴政慧孙爱芳薛继可支绍册张海燕赵光举卢中秋
关键词:诊疗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