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斌

作品数:238 被引量:975H指数:18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创新学科建设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10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8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2篇中毒
  • 59篇脓毒
  • 48篇脓毒症
  • 40篇急诊
  • 33篇创伤
  • 32篇创伤弧菌脓毒...
  • 31篇弧菌
  • 27篇急性中毒
  • 24篇创伤弧菌
  • 18篇救治
  • 17篇急救
  • 16篇衰竭
  • 16篇小鼠
  • 15篇休克
  • 14篇预后
  • 13篇急诊医学
  • 12篇导管
  • 12篇导管技术
  • 12篇中毒患者
  • 1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49篇温州医学院附...
  • 76篇温州医科大学
  • 21篇温州医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浙江省台州医...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作者

  • 238篇吴斌
  • 222篇卢中秋
  • 168篇邱俏檬
  • 111篇洪广亮
  • 74篇李萌芳
  • 62篇赵光举
  • 57篇梁欢
  • 55篇李景荣
  • 29篇支绍册
  • 21篇计光
  • 18篇程俊彦
  • 18篇周铁丽
  • 17篇胡国新
  • 16篇刘刚
  • 15篇吴高俊
  • 13篇李玲文
  • 13篇杜林林
  • 13篇黄唯佳
  • 12篇卢才教
  • 12篇赵初环

传媒

  • 22篇中国急救医学
  • 16篇中华劳动卫生...
  • 13篇中华急诊医学...
  • 11篇2007年浙...
  • 8篇医学研究杂志
  • 7篇2007年浙...
  • 6篇浙江医学
  • 6篇临床急诊杂志
  • 6篇中国急救复苏...
  • 6篇第二届中国医...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全科医学临床...
  • 4篇中华危重症医...
  • 4篇第十二届全国...
  • 4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危重病急...
  • 3篇第一届中青年...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浙江省中西医...

年份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15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10篇2010
  • 9篇2009
  • 18篇2008
  • 61篇2007
  • 20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漂浮导管技术在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情况复杂,临床上使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往往难以准确评估患者心泵功能状况。本研究对23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在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下早期协助...
俞继芳金小慧邱俏檬吴斌卢中秋
关键词:急诊医学心力衰竭血流监测漂浮导管
文献传递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2000年1月~2006年6月间EICU收治的71例AOPP患者,将急性中毒程度按轻、中、重分为3组,其中轻度中毒组18例,中度中毒组22例,重度中毒组31例。分别检测患者12导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心肌TnI,分析比较上述指标与临床中毒程度的关系。结果心电图异常改变随着中毒程度加重有增加趋势,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在3组之间发生率有明显差异,重度中毒组均明显高于轻、中度中毒组(P<0.05)。心肌损害表现ST-T改变、Q-T间期延长也是中毒程度越重发生率越高(P<0.05)。3种不同程度中毒两两之间比较心肌酶谱和TnI均有明显差异(P<0.05),所有指标均重度中毒组明显高于中度中毒组(P<0.05),中度中毒组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结论AOPP中毒致心脏损害,可以引起各种心律失常、ST-T改变和心肌损伤,而且中毒越严重,心肌酶、TnI升高越明显,严重心电图变化越常见;因此检测心肌酶、TnI和监护心电图可以帮助判断病情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
李玲文杜林林邱俏檬刘刚吴斌卢中秋
关键词:有机磷急性中毒心电图
生长抑素对小鼠急性肺损伤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对内毒素(1ipopolysaccharide,LPS)致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 elung injury,ALI)中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本实验于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平台完成。将96只SPF级ICR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健康对照组(n=24),SST对照组(n=24),急性肺损伤组(n=24),SST干预组(n=24)。健康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0mL/kg);SST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0mL/kg)后于0.5、2、6、12h时点皮下注射生长抑素(20μg:20mL/kg);急性肺损伤组:腹腔注射内毒素(12mg:40mL/kg);SST干预组:腹腔注射内毒素(12mg:40mL/kg)后于0.5、2、6、12h皮下注射生长抑素(20悼g:20mL/kg)。各组小鼠于首次给药后3、8、16h活杀留取标本。烘干法检测肺组织的湿干质量比值,光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等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转录因子(Nrf2)mRNA和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SST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测定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损伤组小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8h、16h升高明显(P=0.000),而SST干预组较急性肺损伤组小鼠(5.21±0.13)VS.(5.78±0.20)、(5.39±0.29)VS.(6.17±0.17)有明显下降(P=0.000)。光镜下,腹腔注射内毒素后小鼠肺组织损伤明显,SST干预组比急性肺损伤组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损伤组小鼠肺组织3�
吴斌徐丽艳姜云龙南超李冬洪广亮赵光举卢中秋
关键词: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生长抑素氧化应激小鼠
EICU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病监护室(EICU)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月~2009年1月间入住笔者医院急诊科EICU的1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临床特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性休克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59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男性96例(60.4%),女性63例(39.6%),平均年龄57.9±16.3岁,器官功能衰竭数目3.38±1.57个,腹部是最常见感染部位(45.3%),心血管系统疾病(38.4%)是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总病死率53.5%(85/159),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60.4%vs 42.9%,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显示:合并器官功能衰竭数目、静脉使用碳酸氢钠是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及住院时间是保护因素。结论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极高,早期积极抢救,运用血液净化等多种抢救措施,防治器官功能衰竭是降低脓毒性休克病死率的关键。
陈强姜小珍洪广亮赵光举邱俏檬卢中秋吴斌梁欢李萌芳
关键词:急诊脓毒性休克病死率
EICU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分析
<正>目的探讨EICU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为临床病情判断和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入住EICU的1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分布,临床特...
李萌芳孙琦卢中秋邱俏檬洪广亮吴斌梁欢
文献传递
急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作用
的探讨急诊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严重多发伤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该技术对急诊创伤患者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等操作,对30例次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患者24例,其中3人次进行两次纤支镜操作共30例次。对9例患者...
卢中秋李景荣邱俏檬吴斌李玉苹
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血清MMP-9水平与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进展的关系。方法制作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分脓毒症组及抗菌药物干预组。观察脓毒症组大鼠在染菌后2h、6h、12h、24h各时间点的脓毒症表现及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并以ELISA法测定脓毒症组及抗菌药物干预组大鼠染菌后各时间点血清MMP-9水平。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各组血清MMP-9值作t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脓毒症组大鼠染菌后6h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毒血症状,并随时间的延长加剧,24h达高峰,濒临死亡。光镜下肺组织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及肺泡壁水肿充血为主,6h较轻,12h损伤加重,到24h可见大量的炎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伴肺泡腔出血。脓毒症组血清MMP-9水平染菌后6h明显升高(P〈0.01),12h达高峰,24h已明显下降(P〈0.01,与12h组比)。抗菌药物干预组大鼠血清MMP-9变化曲线与脓毒症组一致,但与脓毒症组相应时间点比较,仅6h时MMP-9水平明显减低(P〈0.01)。结论MMP-9可能不是酒精性创伤弧菌脓毒症后期病情恶化的主要参与因素,血清MMP-9水平不能准确地反应酒精性肝病创伤弧菌脓毒症病情轻重及全身器官损伤的程度。
卢中秋邱俏檬周铁丽洪广亮梁欢吴斌
关键词:脓毒症创伤弧菌病理形态学基质金属蛋白酶-9
溴苯腈对小鼠、兔的急性毒性及二巯丙磺钠的保护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了溴苯腈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保护作用,以及溴苯腈急性中毒兔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卢中秋邱俏檬李萌芳余方宇洪广亮梁欢吴斌
关键词:急诊医学药物中毒中毒急救
文献传递
创伤弧菌脓毒症诊治方案(草案)
创伤弧菌脓毒症是由创伤弧菌引起致命性疾病,绝大多数发病于慢性肝病患者生吃了贝壳类海鲜之后。创伤弧菌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温暖海水中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毒力较强,常寄生在海洋贝壳类生物中,并以此为媒介经消化道感染人类而致病。...
卢中秋邱俏檬程俊彦李景荣吴斌
关键词:创伤弧菌脓毒症创伤弧菌病原学流行病学
文献传递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organophosphatepoisoning,AOPP)致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ntermediatesymdrome,I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至2011年收住我院急诊科的AOPP并发IMS综合征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80例,其中血液灌流治疗组36例,非血液灌流治疗组44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与入院首次比较,入院后24、72h血液灌流组和人院后72h非血液灌流组患者血液胆碱酯酶活力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院后24h时,血液灌流组患者血液胆碱酯酶活力明显高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使用阿托品总剂量、呼吸机使用天数、人住ICU时间、昏迷至清醒时间均明显低于非血液灌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比例较非血液灌流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可以缩短IMS患者的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的比例。
何飞徐鹏韩玲张均吴斌洪广亮邱俏檬卢中秋
关键词:杀虫药有机磷中毒灌流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