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

作品数:290 被引量:1,61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 9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03篇天文地球
  • 26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经济管理
  • 18篇农业科学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矿业工程
  • 5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75篇矿床
  • 55篇地质
  • 54篇成矿
  • 48篇铜金
  • 47篇金矿
  • 44篇铜金矿
  • 37篇地球化
  • 37篇地球化学
  • 32篇遥感
  • 28篇金矿床
  • 27篇多金属
  • 27篇铜金矿床
  • 27篇金属矿
  • 27篇斑岩
  • 26篇同位素
  • 25篇多金属矿
  • 23篇找矿
  • 23篇矿物
  • 21篇矿集区
  • 17篇地质特征

机构

  • 1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01篇成都理工大学
  • 77篇中国地质科学...
  • 56篇中国地质调查...
  • 50篇中国地质大学...
  • 28篇中国地质调查...
  • 2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7篇国土资源部
  • 11篇北京矿产地质...
  • 9篇四川省地质矿...
  • 7篇武汉大学
  • 7篇江西省地质调...
  • 6篇中国国土资源...
  • 6篇国土资源
  • 6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四川省冶金地...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黄沙坪铅锌矿

作者

  • 288篇张志
  • 65篇唐菊兴
  • 36篇宋俊龙
  • 35篇李光明
  • 33篇姚晓峰
  • 31篇胡正华
  • 30篇李志军
  • 27篇张林奎
  • 23篇王红星
  • 22篇王艺云
  • 20篇梁维
  • 20篇王勤
  • 18篇黄勇
  • 18篇杨毅
  • 18篇丁帅
  • 17篇王少军
  • 16篇杨欢欢
  • 15篇杨超
  • 15篇邓世林
  • 14篇曹华文

传媒

  • 24篇矿床地质
  • 17篇矿物学报
  • 15篇地球学报
  • 15篇国土资源遥感
  • 10篇地质科技情报
  • 8篇地球科学
  • 7篇沉积与特提斯...
  • 6篇中国地质
  • 6篇矿物岩石
  • 5篇水土保持通报
  • 5篇地球科学(中...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中国矿业
  • 4篇地学前缘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3篇有色金属(矿...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18篇2017
  • 14篇2016
  • 28篇2015
  • 28篇2014
  • 18篇2013
  • 30篇2012
  • 20篇2011
  • 7篇2010
  • 13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2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矿山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中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多时相不变特征集(TIC)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相对辐射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地物的高密度中心确定线性回归方程,与目前国内多采用的伪不变特征点(PIF)方法相比,在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地物数量较少时,不受反射率发生变化地物的干扰。在植被覆盖程度高、城镇点较少的矿山环境中,反射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的地物较少,因此TIC方法适用于矿山环境遥感动态监测。以鄂东南多金属矿区为研究区,使用TM数据,采用TIC方法对不同时相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行了相对辐射校正,有效地减小了辐射差异,实现了多时相遥感图像的辐射归一化。
祝燕张志张芹刘凤梅刘文婷
关键词:相对辐射校正矿山环境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优化布局研究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区域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依据。如何调整区域内城镇用地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比例结...
张志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GIS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西藏拿若斑岩型铜(金)矿含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2
2017年
多龙矿集区是班公湖-怒江成矿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成矿规模巨大、时间跨度较长、成矿过程复杂,因而人们对该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及岩石成因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值得进一步明确.通过研究矿集区中部拿若斑岩型铜(金)矿与成矿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Hf同位素组成,并与区域邻近矿床进行详细地对比研究,查明了多龙地区与成矿相关的岩浆岩形成构造背景、岩石成因及深部动力学过程.测试结果表明拿若铜(金)矿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20Ma左右,与多龙地区其他矿床形成时代一致.这些岩浆岩均相对富集轻稀土(LREE)与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Ba,K等);亏损重稀土(HREE)与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等).原位锆石ε_(Hf)(t)均为正值,为1.38~7.37,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707~1 086Ma,表明多龙矿集区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形成与早白垩世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有关.当俯冲洋壳到达地壳50~70km深度时发生不同程度相变,从而导致角闪石等矿物脱水产生的熔体交代楔形地幔,进而诱发幔源物质部分熔融产生弧岩浆,其形成环境类似于南美安第斯成矿带洋陆俯冲背景之下的陆缘弧环境.
丁帅唐菊兴郑文宝杨超张志王勤王艺云
关键词:年代学地球化学陆缘弧亏损地幔
黄河源区两湖生态环境遥感分析被引量:5
2001年
基于遥感信息发现黄河河源鄂陵湖、扎陵湖的湖三角洲发育 ,空间上湖三角洲分布于勒那曲、扎曲和玛曲的入湖处 ,面积分别为 4.18、2 .0 7km2 ;扎陵湖入湖泥沙水舌影响范围为 40 .93km2 。目前河源地区生态环境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叠加作用下不断恶化 ,自然因素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而人类活动却可以规范化。黄河流域的治理应从源区开始 ,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因素不能忽视。
王少军张志华学理
关键词:遥感分析生态环境
国内外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综述被引量:4
2014年
城乡发展演变经历了由分离到对立再到融合的过程。阐述了城乡关系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重点对国内外协调城乡发展理论与模式进行了综述,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在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研究重点与尺度、研究方法上的不同,试图为城乡二元结构较突出的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及促进城乡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与政策依据。
张志龚健
关键词:城乡协调发展
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错那洞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78
2017年
经过地质调查工作在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扎西康矿集区南部新识别出由花岗片麻岩、强变形片岩和弱变质板岩组成的错那洞大型片麻岩穹隆构造系统。穹隆核部侵入的淡色花岗岩主体为含电气石和石榴子石的二云母花岗岩,具多期侵入的特征,其中与成矿有关的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6.64±0.38)Ma。在岩体边部强变形的片岩带中新发现了环穹隆展布,层位稳定的矽卡岩带和厚大的铍多金属工业矿体。预查工作通过稀疏地表工程控制,证实铍达到超大型规模,共生的锡、钨达到大型矿床规模,揭示出西藏喜马拉雅成矿带除原有的铅锌、金锑等矿种外,铍锡钨多金属还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该首次发现和报道的超大型铍锡钨多金属矿床对再认识喜马拉雅成矿带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光明张林奎焦彦杰夏祥标董随亮付建刚梁维张志吴建阳董磊黄勇
关键词:地质学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广西佛子冲铅锌矿为严重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成为当务之急。该矿床地处桂东南博白~岑溪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中段。矿床成因复杂,主要是矽卡岩晚期顺层交代成矿,次为后期含矿岩浆热液型硫化物脉状叠加成矿。主要控矿因素为“灰岩(泥...
张志
关键词:铅锌矿危机矿山控矿因素接替资源
文献传递
基于ASTER数据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在水质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以ASTER数据为数据源对湖北省钟祥市胡集虎山尾矿库水质状况进行了监测与评价。文中运用FLAASH模型对ASTER数据进行了大气辐射纠正,并对数据进行了几何纠正。因ASTER数据空间分辨不能很好地满足水质监测的精度要求,故而文中使用波谱沙漏分析对ASTER数据进行混合像元分解,提取到研究区的水体信息,同时在获得基于ASTER数据的纯净像元指数基础上,利用反距离权重算法对野外采样点处混合像元的光谱反射率值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了实测污染物数据与水体反射率比值间显著相关的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最后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水体反射率进行运算处理,得到研究区水体相应污染物浓度分布,完成了对研究区水体的水质状况的监测与评价。
杨强张志覃志豪李文梅
关键词:大气纠正混合像元
湖南省黄沙坪钨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作用研究
黄沙坪钨多金属矿床处于南岭有色金属成矿带的中段,其东南侧紧邻骑田岭花岗岩和新田岭-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带,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热液型钨、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与花岗斑岩有关,但成矿作用过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在分析和总...
张志
关键词:矽卡岩
文献传递
西藏多龙矿集区尕尔勤斑岩铜矿床年代学及地球化学--兼论硅帽的识别与可能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被引量:21
2017年
尕尔勤斑岩铜矿床是多龙超大型铜金矿集区内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矿床之一。本文以尕尔勤斑岩铜矿区内成矿花岗闪长斑岩及新发现的硅帽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矿床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找矿方向研究工作。尕尔勤矿床花岗闪长斑岩SiO_2含量在60.01%~62.81%之间,K_2O含量在1.86%~2.16%之间,Al_2O_3含量在15.12%~16.51%之间,属于钙碱性岩石系列。斑岩体锆石U-Pb年龄为124.4±0.4Ma(MSWD=0.42,n=25),属于早白垩世侵位;锆石εHf(t)值主要集中于1.15~9.71之间,tDMc模式年龄主要集中于559~1105Ma之间,表明岩浆岩区起源于具有幔源特征的深成熔体,而个别负εHf(t)值(-18.65,-19.75)的出现表明其受到了古老成熟地壳的轻微混染。斑岩体稀土元素显示为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分布型式,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图解中微量元素显示为Rb、Th、U、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而Nb、Ta、Ti、P、Zr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特征,体现出岛弧岩浆特有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表明矿床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密切相关。硅帽中角砾状样品与层纹状(致密块状)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区别,发育较少的层纹状硅帽样品可能为热水沉积与生物化学沉积共同作用形成的硅质岩,而大量存在的角砾状硅帽体现出明显热液充填交代成因特点,经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显示硅帽展布区域Cu、Au、Ag、Pb、Zn、As、Sb等成矿指示元素异常明显,结合高光谱矿物识别表明该区域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巨大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勘查指示意义。
张志方向唐菊兴王勤杨超王艺云丁帅杨欢欢
关键词:斑岩铜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年代学地球化学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