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晓峰

作品数:105 被引量:588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8篇天文地球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2篇矿床
  • 49篇金矿
  • 44篇铜金
  • 41篇铜金矿
  • 36篇成矿
  • 32篇地质
  • 29篇金矿床
  • 28篇铜金矿床
  • 18篇多金属
  • 18篇找矿
  • 15篇地球化
  • 15篇地球化学
  • 15篇多金属矿
  • 15篇金属矿
  • 14篇矿物
  • 12篇同位素
  • 12篇矽卡岩
  • 10篇冈底斯
  • 9篇闪长岩
  • 9篇铜多金属

机构

  • 70篇成都理工大学
  • 62篇中国地质科学...
  • 58篇中国地质大学...
  • 5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1篇江西省地质调...
  • 10篇四川省地质矿...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四川省冶金地...
  • 4篇北京矿产地质...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黄金集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南京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石油
  • 1篇甘肃省地质矿...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作者

  • 105篇姚晓峰
  • 56篇唐菊兴
  • 33篇张志
  • 32篇李志军
  • 27篇胡正华
  • 23篇邓世林
  • 21篇宋俊龙
  • 20篇王红星
  • 13篇丁帅
  • 12篇马腾
  • 12篇张万益
  • 10篇王友
  • 9篇郑文宝
  • 9篇杨毅
  • 8篇李永胜
  • 7篇丁枫
  • 7篇贾德龙
  • 7篇陕亮
  • 7篇甄世民
  • 7篇唐晓倩

传媒

  • 15篇矿床地质
  • 11篇矿物学报
  • 8篇地球学报
  • 5篇地质通报
  • 5篇第十一届全国...
  • 4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地质论评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地球科学
  • 4篇第六届全国成...
  • 3篇中国矿业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岩石学报
  • 2篇中国发展观察
  • 2篇科技信息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地质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19篇2013
  • 22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被引量:21
2010年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内产出的超大型矿床,其铜、钼、铅+锌、伴生金、伴生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及以上规模,该矿床也是成矿系列理论指导实践取得找矿突破的典型矿床。矿区的矽卡岩型主矿体呈层状、厚板状产于下白垩统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矿体顶板)与上侏罗统多底沟组灰岩、大理岩(矿体底板)的层间因推覆-滑覆构造引起的扩容空间内,矿体走向延长超过3000m,倾向延伸超过2200m,最大真厚度达250m。除了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是主要矿体类型外,矿区角岩型钼铜矿体与斑岩型钼铜矿体已经初具规模。角岩型矿体主要呈筒状分布于0~40线矽卡岩型矿体上部的角岩中,平面面积约0.8km2,矿体垂向最大延伸超过800m;斑岩型矿体已初见端倪,基本位于矽卡岩型矿体下部,但也有部分穿切矽卡岩型矿体。矿床中矿石的主要构造特征为浸染-细脉状,结构特征以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结构为主。矿石中主要的矿石矿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黝铜矿和辉铜矿等,脉石矿石以矽卡岩矿物和石英为主。通过不同类型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时代介于18~10Ma之间,与青藏高原后碰撞伸展阶段成矿作用有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甲玛矿区矽卡岩是由斑岩结晶分异过程中分泌出的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而形成。文章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和讨论,提出该矿床成因是与斑岩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矽卡岩-角岩型矿床。
郑文宝唐菊兴畅哲生黎枫佶姚晓峰
关键词: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
西藏尕尔穷铜金矿床铁氧化物特征及意义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的地质构造,然后分析了铜金矿床铁氧化物成分和结构特征,旨在为成矿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
胡正华唐菊兴李志军丁枫姚晓峰邓世林张志王红星宋俊龙陈伟
关键词:铜金矿床铁氧化物化学成分结构特征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甲玛斑岩成矿系统首例3000 m科学深钻的初步认识被引量:5
2021年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中复杂的地质结构、深部矿产资源潜力和高效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也是亟需攻克的重要科学难题。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专项资助,在冈底斯成矿带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实施首个3000 m科学深钻。通过多次研讨和反复论证,确定科学施工位置、角度以及施工工艺。历时488天的施工,完成了科学深钻,总进尺3003.33 m。该科学深钻直接揭示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3000 m以浅的地质信息:浅部为角岩型铜钼矿体、中部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深部为斑岩型钼铜矿体以及核部蚀变与矿化均不发育的无矿核。角岩中主要为细脉浸染状的黄铜矿、辉钼矿化,并发育黑云母化和弱绿泥石化蚀变。矽卡岩中从上到下具有清晰的分带结构,即石榴子石绿泥石角岩、绿泥石石榴子石角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矿化主要为浸染状的斑铜矿、黄铜矿、辉钼矿。深部斑岩为复式岩体,主要为二长花岗斑岩,侵位较早,后被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玢岩等以岩脉的形式穿切侵位。花岗闪长斑岩与矽卡岩关系最为密切。多相的复式斑岩体也揭示了甲玛斑岩成矿系统的无矿核。根据现有工业指标,科学深钻共计探获21层矿体,累计厚度583.46 m,以铜、钼矿化为主,局部发育钨矿化,同时伴生金、银矿化。甲玛科学深钻首次直接揭示青藏高原3000 m以浅的地质信息和斑岩成矿系统结构,为青藏高原地质结构研究提了科学样品,也为深部资源探测和勘查技术体系研究提供了关键支撑。后续将针对其开展详细的地球化学分析、地球物理测井、高光谱测量以及指针矿物分析等研究,并结合地表勘查评价成果,建立3000 m以浅的多元信息综合勘查评价模型,进而定位预测深部矿
林彬唐菊兴唐攀周敖日格勒孙渺祁婧陈国良张忠坤张泽斌吴纯能田志超代晶晶杨征坤姚晓峰
关键词:地质学科学深钻
江西大湖塘钨多金属矿田似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本次研究对矿田石门寺矿床5件似伟晶岩样品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各种元素的分析可近似认为似伟晶岩即为矿田矿化的起点,而燕山期花岗岩则是为矿田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和热量的成矿地质体。随着燕山期富钨花岗岩浆的侵位和不断分异结晶...
巩小栋祝新友李永胜张志辉贾文彬姚晓峰甄世民贾德龙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方向成矿地质
文献传递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被引量:8
2020年
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位于北部的白云(二道沟、三道沟)、荒甸子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位于南部的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杨树、桃源等大型或中小型金矿床,高家堡子、凤银大地、姜家沟等大中型银矿床.前人对该区成岩成矿时代及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控矿构造研究相对薄弱.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云-荒甸子矿区容(含)矿构造为近东-西走向,向南倾,倾角30°左右逆冲断裂带,沿走向延伸近8 km.该逆冲断裂带由主逆冲断层及与其近于平行的若干条逆冲断层组成,宽度可达200 m.主断层面下部地层产状陡,上部缓,明显切层;而上部逆冲断层则以顺层为主.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缓倾部位为矿体富集区域.南部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矿区容矿构造为总体向北倾的缓倾逆冲断层,延伸稳定,在盖县组碎屑岩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硅-钙面上部碎屑岩中形成金矿体,而硅-钙面下部大理岩中则形成铅锌银矿体,不同矿区赋矿层位近于一致.NW走向的尖山子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陡倾断裂,长度超过13 km,并具有多期活动特征.该断裂早期以右行走滑为主,晚期为正断层,在成矿后还有明显活动,可能将白云-荒甸子矿区近东-西向容矿逆冲断裂带向南错移至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一带,最大错断距离达6 km.根据对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赋矿层位的综合分析,结合成矿后断裂活动的改造,提出了白云-荒甸子矿区以南和小佟家堡子金矿-风银大地银矿2个深部成矿有利区及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和桃源村以南2个外围成矿有利区.
张拴宏胡国辉胡国辉肖昌浩李建锋张琪琪姚晓峰刘福兴王伟姚晓峰张青
关键词:控矿构造找矿预测铅锌银矿
辽东半岛早白垩世黑云母二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为探讨辽东半岛中生代闪长岩类岩石成因及其形成构造背景,选取辽东半岛岫岩西南部黄岭岩体为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黄岭岩体由黑云母二长闪长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127.4±1.9 Ma,成岩为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表明,黄岭黑云母二长闪长岩具高钾钙碱性,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亏损,富集Rb、Zr、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P、Ti等高场强元素,正Eu异常;εHf(t)值为-20.1^-18.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为2316~2450 Ma,揭示二长闪长岩可能是古元古代古老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推测黄岭岩体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后折返伸展的构造背景.
寇林林张朋赵岩姚晓峰沙德铭杨中柱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辽东半岛
浙江漓渚铁矿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漓渚铁多金属矿床处于钦杭构造带北东端北西侧,是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Fe-Mo-Cu-Pb-Zn多金属矿床。在其形成的不同蚀变交代作用过程中,由于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形成一系列不同的蚀变矿物,这些蚀变矿物具有能反映其形成的地质环境的特征。
贾德龙张万益冯艳芳姚晓峰姚磊贺鹏飞刘鹏
关键词:成矿作用找矿预测
辽东五龙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和辉钼矿Re-Os年龄被引量:10
2020年
五龙金矿床是辽东地区最大的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区内矿体和岩脉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容矿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显示,早白垩世初近NS向挤压形成的近NS向张裂隙、共轭的剪裂隙及派生一对共轭剪裂隙奠定五龙金矿床的构造格架.早白垩世的伸展导致闪长岩脉、三股流岩体、五龙背岩体等沿着先存构造薄弱带内充填,出溶的岩浆热液流体沿着闪长岩充填残余空间继续充填形成石英脉.由于右形剪切变形导致石英脉发生碎裂,并伴随着区域伸展,赋存闪长岩脉和石英脉的构造空间复活,随后花岗岩脉等侵位及出溶的成矿流体通过闪长岩脉上侵的通道运移和充填于石英脉裂隙中并交代闪长岩脉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最后造就了岩脉-矿化-蚀变同构造空间共存的现象.通过成矿期运动学特征显示,NE向断裂带与胶东三山岛金矿带矿体群侧伏规律相似,断裂带北段深部具有找矿潜力.五龙矿区而言,NE向断裂的找矿潜力优于NW向断裂带,NE向断裂下盘平行断裂内张性空间是盲矿体的有利空间.本次首次获得了五龙金矿床辉钼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25±2.1 Ma.辉钼矿中Re含量为12.8×10-6,显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合的特征.对比前人研究,钼矿化和金成矿均与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换下中国东部强烈的壳幔岩浆活动有关,为同一构造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对比胶东地区的成矿系列,辽东地区与胶东地区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存在两期钼矿化作用,尤其早白垩世晚期钼矿化可以作为寻找金矿的标志之一.
肖昌浩刘向冲赵岩张青陈正乐陈正乐韦昌山刘建民王伟韦昌山
关键词:五龙金矿床地质年代学
西藏革吉县尕尔穷铜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勘查异常特征及找矿方向
尕尔穷矿区具有三种类型矿化:产于斑岩型中的铜钼(金)矿化、产于矽卡岩中的铜金矿化和产于构造破碎带中的铜金矿化,三种矿化类型同属斑岩成矿系统。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表明,矿区存在R-1、R-2和R-3等三个主要异常,三个异常...
王红星姚晓峰李志军胡正华张志
关键词:铜金矿床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方向
文献传递
胶东谢家沟金矿热液蚀变作用过程的元素迁移规律被引量:6
2020年
谢家沟金矿床位于胶西北焦家断裂带和招平断裂带之间。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与室内研究,查明了谢家沟金矿床的蚀变类型及空间分带,系统采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Isocon方法分析探讨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及其对成矿流体性质、矿质沉淀的制约。蚀变从中心到两侧分别为含陡立石英脉的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钾长石化;从早到晚依次为钾长石化、黄铁绢英岩化、含陡立石英脉的黄铁绢英岩化。钾长石化蚀变表现为钾长石和黑云母分别交代玲珑黑云母花岗岩中的斜长石和角闪石,K明显的迁入,Si轻微迁入,Ca、Mg为迁出,Fe轻微迁出。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叠加于钾长石化蚀变之上,主要表现为斜长石、钾长石、黑云母等矿物在含H+、HS-溶液中失稳,被绢云母、石英替代,Fe、Mg、Ca为迁入,K、Na、Si表现为元素迁出。从钾长石化阶段到黄铁绢英岩化阶段,流体从碱性转变为酸性;Au迁移形式也逐渐由氯的络合物转化为硫氢络合物。随着成矿流体的不断演化,成矿流体与围岩不断反应,含矿热液化学性质不断变化促进了金的沉淀。
杜泽忠程志中姚晓峰于晓飞陈辉李少华鲍兴隆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