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丽亚

作品数:35 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7篇内皮
  • 15篇内皮细胞
  • 12篇血管
  • 9篇血管内皮
  • 7篇血管内皮细胞
  • 7篇肿瘤
  • 6篇体外
  • 6篇微血管
  • 5篇微血管内皮
  • 5篇免疫
  • 4篇血脑
  • 4篇血脑屏障
  • 4篇缺氧
  • 4篇微血管内皮细...
  • 4篇脑屏障
  • 4篇复氧
  • 3篇蛋白
  • 3篇血清
  • 3篇亚群

机构

  • 33篇中日友好医院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山大学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瑞士日内瓦大...
  • 1篇吉林中西医结...

作者

  • 35篇叶丽亚
  • 28篇娄晋宁
  • 23篇张文健
  • 9篇吴练秋
  • 8篇李静
  • 7篇许世清
  • 7篇刘虹麟
  • 5篇李成辉
  • 5篇赵武述
  • 5篇杨治华
  • 4篇徐亚平
  • 4篇顾锋
  • 3篇徐梅
  • 3篇孙洪涛
  • 3篇牛纪晓
  • 2篇侯新朴
  • 2篇张小滨
  • 2篇谢英
  • 2篇曹妍婷
  • 2篇辛育龄

传媒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医药生物...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单体IH764-3通过抑制白细胞激活产物减轻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丹参单体IH764-3在白细胞介导的脑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VEC)的存活;明胶酶谱法检测白细胞MMP-9的释放;荧光定量法检测白细胞内活性氧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缺氧-复氧使HBMVEC存活下降,当复氧时加入白细胞激活产物使损伤加重,同时加入IH764-3则具有保护作用。缺氧-复氧使白细胞释放MMP-9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释放的TNF-α、IL-1α、IL-2、IFN-γ增加。IH764-3可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由缺氧-复氧所致的白细胞分泌MMP-9、ROS和细胞因子增加。结论IH764-3能够减轻白细胞介导的HBMVEC的缺氧-复氧损伤,在脑缺血前及缺血后干预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周然张文健娄晋宁叶丽亚李成辉
关键词:白细胞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哮喘患者T_H亚群的失衡及与相关细胞因子、肺通气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4
2000年
目的 分析哮喘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 (TH 亚群 )平衡的变化及与相关细胞因子、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及肺通气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测定 2 0例哮喘患者外周血TH 亚群、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 4(IL 4)和γ干扰素 (IFN γ)含量、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及肺通气功能 ,并与 10名健康正常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TH2 /TH1比值 (0 40± 0 2 0 )与急性发作期组 (2 90± 2 30 )及稳定期组 (0 90± 0 5 0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急性发作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TH1亚群与IFN 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6 7,P <0 0 1) ,TH2 亚群与IL 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6 6 ,P <0 0 1)。IgE与IL 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 6 9,P <0 0 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与TH1亚群呈显著正相关 (r=0 5 4,P <0 0 5 ) ,与TH2 亚群或TH2 /TH1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r分别 =- 0 6 1、- 0 6 9,P均 <0 0 1)。血清总IgE及嗜酸细胞计数与TH2 亚群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 =0 96、0 6 5 ,P均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存在着TH亚群比例失衡 ,这可能是哮喘发病的重要机制 ,TH 亚群比例失衡的情况与哮喘的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
王群林江涛孙洪涛叶丽亚李静赵武述
关键词:哮喘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肺通气功能
人胚胎主动脉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人胚胎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分离、扩增及鉴定的方法,并评价其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为人胚胎血管来源EPCs作为干细胞技术治疗疾病的细胞材料提供依据。方法从14周龄流产人胚胎主动脉中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得EPCs,用含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低血清培养基体外扩增培养EPCs。分离培养的EPCs鉴定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RT-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细胞的特异标志CD133、CD34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培养的EPCs应用VEGF进行诱导分化,并评价其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结果分离的人胚胎主动脉EPCs细胞表达EPCs的标志分子CD133、CD34和VEGFR2。EPCs在体外特定低血清培养条件下表现很强的增殖能力。培养的EPCs细胞经过VEGF诱导后,细胞表达CD133明显降低,表达vWF、CD31和ELAM-1增强,并且体外成管能力和摄取Ac-LDL能力增强,表明细胞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人胚胎早期主动脉的EPCs具有很好的体外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潜能,可作为EPCs治疗疾病的细胞材料。
庄乾淑张文健叶丽亚刘虹麟曹妍婷成兰云丁浩娄晋宁刘鹏李建中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主动脉细胞分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急性期50例分析
1997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急性期50例分析杨玉兰叶丽亚马蕴侠(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132012)脑血栓急性期是指脑血栓发作5d~7d之内,或有较重的并发症时限不超过一个月者即为急性期。急性期的治疗非常关键,它可直接影响预后,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
杨玉兰叶丽亚马蕴侠
关键词:脑血栓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缺氧-复氧增强血小板介导的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被引量:1
2011年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能够与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黏附而促进其转移,但其机制是否涉及血小板作为介导物直接促进肿瘤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还不清楚,而且瘤栓在微血管局部造成的缺氧环境是否也具有促进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分析血小板对肿瘤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影响及其相关黏附分子,以及缺氧-复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血小板和肿瘤细胞用荧光染料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连续光谱荧光仪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的黏附情况;通过抗体阻断实验分析相关的细胞黏附分子,并在肠系膜血管上观察体内血小板促进肿瘤细胞在血管壁的黏附情况。结果:血小板与不同肿瘤细胞黏附能力不同,但都被缺氧-复氧所增强,并且不同肿瘤细胞与血小板的黏附被不同的抗血小板黏附分子的抗体阻断。人肝窦内皮细胞系(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LSEC)在缺氧-复氧后也明显增强与血小板的黏附,并且可以被抗黏附分子GPⅠb、GPⅡb、GPⅢa、P-selectin和CD31的抗体阻断。LSEC与血小板预温育可明显增加肿瘤细胞在其上的黏附,并且可以被抗血小板黏附分子的抗体阻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血小板位于肿瘤细胞和LSEC之间,介导了两者的黏附。动物实验证实,与血小板预温育的肿瘤细胞在肠系膜血管上的黏附增多,并可以被缺血-再灌注进一步增强。结论:血小板表面存在与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同时黏附的分子,血小板通过这些黏附分子介导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这种黏附作用可以被缺氧-复氧增强。
张娜刘虹麟蔡寒青彭亮李成辉叶丽亚许世清杨治华娄晋宁张文健
关键词:血小板肝窦内皮细胞肿瘤细胞缺血-再灌注
糖尿病患者血清对人视网膜内皮细胞凝血纤溶活性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1年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清对培养的人视网膜内皮细胞凝血纤溶活性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胚胎视网膜组织内皮细胞(HREC),用糖尿病患者血清或正常人血清分别培养48h,应用ELISA法检测HREC释放的凝血纤溶因子;应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应用化学显色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的水平及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和抑制剂对其影响。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使HREC组织因子增多、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降低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增加,与正常血清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与正常人血清组相比,糖尿病患者血清使HREC内ROS生成增多,XOD水平升高,并且这种作用可被PKC激动剂促进,被PKC抑制剂降低。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诱导视网膜内皮细胞出现高凝血、低纤溶和氧化应激的功能改变,并且PKC的激活在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许世清刘虹麟李宓叶丽亚徐亚平张文健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凝血纤溶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
缺氧-再氧化条件下血小板对白细胞-肝窦内皮细胞黏附及跨内皮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在缺氧-再氧化条件下对白细胞-肝窦内皮细胞间黏附和跨内皮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人肝窦内皮细胞(LSEC)经缺氧24h、复氧2h(HR)模拟肝脏缺血-再灌注(IRI)过程。将血小板和白细胞用荧光染料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连续光谱荧光仪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黏附和迁移情况;通过抗体阻断实验分析相关细胞黏附分子。结果血小板在HR的LSEC上黏附明显增加,黏附的血小板的荧光强度为289.17±20.00,与正常培养组(142.10±7.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PLT组中黏附的血小板明显促进白细胞在HR的LSEC上的黏附,与HR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71±23.47比186.39±17.96,P〈0.01),这种白细胞黏附分别被抗黏附分子糖蛋白Ⅰb(GPⅠb)、糖蛋白Ⅱb(GPⅡb)、糖蛋白Ⅲa(GPⅢa)、P-选择素(P-selectin)、CD3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的抗体阻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血小板位于白细胞与LSEC之间,介导白细胞与LSEC的黏附。HR+PTJT组添加的血小板抑制白细胞的跨内皮迁移,迁移白细胞的荧光强度为167.27±10.92,与HR组(227.79±16.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氧-再氧化条件下,血小板黏附在肝窦内皮细胞表面,增加白细胞-内皮细胞的黏附,并抑制白细胞的跨内皮迁移,从而导致白细胞在肝脏血管内的扣押。
曹妍婷娄晋宁张文健叶丽亚刘虹麟李成辉
关键词:血小板内皮细胞白细胞细胞黏附肝窦
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表型和功能特性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方法用亚细胞克隆法分离和纯化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标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CD31的表达、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细胞的表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和窗孔样结构;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内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比较各种不同器官微血管内皮细胞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诱导细胞毒的敏感性。结果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经典内皮细胞标志vWF和CD31,并摄取低密度脂蛋白;同时表达α-1抗胰蛋白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p55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细胞表面存在大量微绒毛和窗孔样结构。RT-PCR显示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高表达VEGF mRNA,免疫细胞化学法显示其细胞内高表达VEGF。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诱导的细胞毒性反应中,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最敏感,人肺和肝窦内皮细胞次之,而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现高度抵抗。结论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是特殊分化的,具有不同于其他器官组织内皮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特性。
顾锋张文健吴练秋叶丽亚李汉忠李静许世清徐亚平娄晋宁
关键词:肾上腺内皮细胞细胞毒
清开灵有效组分透过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的研究被引量:26
2005年
目的检测清开灵有效组分在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中的透过率。方法应用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单层培养模型体外模拟血脑屏障,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方法,检测清开灵有效组分栀子苷、黄芩苷、牛胆酸、猪去氧胆酸、去氧胆酸在24h内的透过率。结果透过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栀子苷、牛胆酸、猪去氧胆酸和去氧胆酸。在滤液中未检测到黄芩苷。结论清开灵有效组分在体外模拟血脑屏障中有较高的透过率,其透过机制和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高永红王永炎肖盛元叶丽亚娄晋宁罗国安王硕仁
关键词:清开灵血脑屏障透过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张远春李静湛玉良吴练秋于雪莹张文健叶丽亚许世清孙瑞华王云亭娄晋宁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血清细胞因子SARS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