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动脉
  • 6篇氧合
  • 5篇动脉内
  • 5篇心源性
  • 5篇心源性休克
  • 5篇休克
  • 5篇源性
  • 5篇体外膜肺氧合
  • 5篇主动脉
  • 5篇主动脉内
  • 5篇外膜
  • 5篇膜肺
  • 5篇肺氧合
  • 4篇动脉造影
  • 4篇造影
  • 4篇球囊
  • 4篇球囊反搏
  • 4篇主动脉内球囊...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机构

  • 16篇武汉亚洲心脏...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6篇刘波
  • 14篇刘成伟
  • 13篇杨遇春
  • 13篇吴明祥
  • 13篇张治平
  • 5篇王芳
  • 5篇徐承义
  • 4篇刘心甜
  • 3篇苏晞
  • 3篇沈菲
  • 3篇许志勇
  • 2篇沈飞
  • 2篇王琛
  • 1篇鄢华
  • 1篇谭安安
  • 1篇宋丹
  • 1篇彭剑
  • 1篇何蕾
  • 1篇刘燕
  • 1篇曾和松

传媒

  • 3篇内科急危重症...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第三届中国心...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西部医学
  • 1篇2001年全...

年份

  • 4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肺膜氧合支持下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无保护左主干(LM)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越发多见。然而,无保护的左主干病变的PCI对心血管介入医师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尤其是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高危患者。体外肺膜氧合(ECMO)能为心肺提供支持,在ECMO循环支持下,高危PCI更安全。我们报道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ECMO支持下成功进行了PCI治疗。
张治平苏晞刘成伟吴明祥杨遇春刘波宋丹彭剑
体外膜肺氧合成功抢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1例被引量:8
2012年
患者女,34岁,体重65kg。因诊断“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fulminantmyocarditis,AFM)”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监护提示间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予吸氧、大剂量升压药物(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维生素C、
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许志勇刘波刘成伟刘燕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
MODS患者胃肠功能不全的防治策略
目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心血管外科危重症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何防治MODS是ICU的重要工作。MODS的定义是严重创伤或感染后同时或序贯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临床资料表明...
刘波
文献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在心脏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救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因药物治疗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辅助的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ECMO辅助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4例(57.1%),暴发性心肌炎1例(14.3%),心脏骤停2例(28.6%)。结果:7例患者ECMO平均辅助时间(4.7±3.2)d(范围:1~9d),6例(85.7%)顺利撤除ECMO,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28.6%),肢体缺血1例(14.3%),急性肾衰竭1例(14.3%),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8.6%)。1例在ECMO辅助情况下放弃治疗死亡,2例在成功撤除ECMO后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出血,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例(57.1%)好转存活出院。结论:ECMO能暂时性为心肺功能提供有效的支持,有利于稳定心脏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为心功能的恢复创造机会,减少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改善心脏危重患者预后。
张治平吴明祥杨遇春刘波徐承义王芳沈飞王琛刘成伟苏晞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心源性休克循环衰竭
CT肺栓塞指数在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指数(CTI)在肺栓塞(P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通过双源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187例PE患者,132例为急性PE,55例为慢性PE;急性PE中,低危组46例,中危组86例,高危组0例。通过CT影像计算CTI,结合PE危险分层绘制两者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并得到最佳诊断阈值,按对应的CTI将急、慢性PE患者分别划分为2组,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急性PE中,低危组平均CTI为(37.5±27.4)%,中危组平均CTI为(50.8±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PE平均CTI为(23.1±21.9)%。2CTI与危险分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3(P=0.004),最佳诊断阈值对应的CTI为60%。3急、慢性PE患者CTI在性别、年龄分布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急性PE中,与CTI<60%组相比,CTI≥60%组出现呼吸困难及晕厥症状比例更多,心率更快,PaO_2、SaO_2、PaCO_2降低,P(A-a)O_2增高,WBC、NEUT、Hs CRP增高,cTnI、BNP、D-二聚体增高,RA、RV、RV/LV增高(均P<0.05)。2组在收缩压、舒张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慢性PE中,与CTI<60%组相比,CTI≥60%组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比例更多,PaO_2、SaO_2、PaCO_2降低,P(A-a)O_2增高,HsCRP、D-二聚体增高,RA、RV、RV/LV增高。急性、慢性PE中,CTI≥60%组的肺栓塞严重指数(PESI)评分均高于CTI<60%组(P<0.05)。结论:CTI与PE危险分层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两者ROC曲线的最佳诊断阈值所对应的CTI为60%。以60%为界,CTI可良好区分急、慢性PE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说明CTI在急、慢性PE患者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波曾和松刘心甜李敏
关键词:肺栓塞CT肺动脉造影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1例主动脉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障碍,急诊床旁IABP植入,稳定了心电和循环,为进一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提供了安全过渡的保障。
张治平王芳沈菲刘波杨遇春吴明祥徐承义刘成伟
关键词:手术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文献传递
新型国产替罗非班在非介入治疗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2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NSTEMI的标准抗栓治疗(低分子肝+拜阿司匹林+氯吡咯雷),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之全。观察两组患者7天时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30天内主要血管事件(MACE)、全部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7天的心绞痛症状控制的总有效率达90.36%,对照组为72.00%(P〈0.001);试验组30天的MACE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为22.00%(P〈0.001);大出血及不明显出血事件发生率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事件。结论:在规范抗血小板、抗凝基础上联合应用新一代国产替罗非班曲之全强化抗栓治疗NSTEMI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降低30天的MACE发生率,不增强出血风险。
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刘波刘心甜刘成伟鄢华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性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择从2012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72例冠心病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采用改良Gensini积分值进行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观察不同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程度。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同样增加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中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递增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冠状动脉病变轻重为因变量,TC、TG、LDL及CRP指标为自变量分析显示,TC、TG、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均为冠状动脉病变轻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已知TC、TG、LDL危险因素的前提下,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也显示出较高的相关性(0R=2.92,95%CI为1.10~5.32)。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很强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考因素。
王芳刘成伟张治平吴明祥杨遇春刘波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机械辅助循环治疗成人心源性休克的经验.方法 2012年我院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体外膜肺氧合治疗2两位成人心源性休克患者.其中女性1例,为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男性1例,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患者均因循...
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许志勇刘波刘心甜沈菲刘成伟
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间隔穿孔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R)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方法 2001年9月至2015年1月,对人住我院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间隔穿孔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7例患者完成了CAG,对C...
杨遇春张治平吴明祥徐承义刘波钟建利刘成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