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玉琪

作品数:37 被引量:40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1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盆地
  • 28篇柴达木盆地
  • 17篇油气
  • 12篇勘探
  • 8篇成藏
  • 6篇油气勘探
  • 5篇油气成藏
  • 4篇油气藏
  • 4篇气藏
  • 4篇圈闭
  • 4篇勘探目标
  • 4篇北缘
  • 3篇地层
  • 3篇岩性
  • 3篇油气分布
  • 3篇油田
  • 3篇盆地西部
  • 3篇气田
  • 3篇主控因素
  • 3篇柴北缘

机构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青海...
  • 8篇青海油田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3篇青海油田公司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敦煌研究院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37篇党玉琪
  • 10篇马达德
  • 9篇刘震
  • 7篇汪立群
  • 6篇李鹤永
  • 5篇徐凤银
  • 5篇陈艳鹏
  • 4篇马立协
  • 3篇陈新领
  • 3篇徐子远
  • 3篇李潍莲
  • 2篇蒋荣宝
  • 2篇马力宁
  • 2篇陈宣华
  • 2篇梁全胜
  • 2篇周苏平
  • 2篇巩庆林
  • 2篇张道伟
  • 2篇尹成明
  • 2篇沈亚

传媒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古地理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化学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青海石油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与有利勘探目标被引量:17
2004年
柴北缘马海 -大红沟凸起油气成藏模式可概括为 :深部为早期原生成藏 ,长期充注模式 ,具有多期 (至少两期 )油气运移成藏特征 ;浅部为早期排烃聚集 ,晚期次生成藏模式 ,具有晚期一次成藏的特征。古凸起区的两大构造运动、两套断裂体系所对应的圈闭形成期和成藏期是形成两种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关键。绿南山前构造带、马海 -黄泥滩构造带、南八仙 -东陵丘背斜带。
汪立群庞雄奇党玉琪马达德马立协
关键词:油气成藏成藏模式勘探目标柴北缘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地温—地压系统演化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被引量:14
2006年
综合考虑时间和埋深对孔隙演化的影响,采用孔隙度双元函数模型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以下简称柴西地区)的地层古埋深、古压力进行了恢复,并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再现了该区两个主要成藏期的地温—地压系统,分析了地温、地压及温压系统的演化特征。将流体势分析与地温—地压研究相结合,分别从定性、半定量到定量,从剖面到平面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地下流体动力场及其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探讨了柴西地区油气成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柴西地区在主要成藏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末期)都发育高压型复式温压系统,其中,上新世末期的温压系统油气垂向运聚能力较强。在温压系统平面分区内,油气藏基本位于能量相对较低的分区内,高能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都是封闭及保存条件好的岩性或古构造等原生油气藏。同时论证并提出柴西地区未探明储量主要位于深部高压型温压系统内,深层油气藏勘探应是该区今后重要的勘探领域。
李鹤永刘震党玉琪马达德张永庶张延华陈艳鹏
关键词:流体势油气运聚柴达木盆地西部
解放思想 科学管理 实现涩北气田钻井持续提速被引量:1
2009年
2008年是涩北气田100×108m3产能建设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集成技术,强化管理,实现了涩北气田钻井持续提速,保障了产能建设任务的完成。
党玉琪赵元才余博
关键词:涩北气田钻井提速集成技术固井工艺
柴西地区地温-地压系统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3
2006年
柴西地区地温梯度分布范围为每百米2.0-4.5℃,平均值约为每百米3.1℃。在2 300 m深处开始发育异常高压, 压力系数最高可达2.0。按照地层压力系数及地温异常的分布区间,柴西地区温压系统在平面上划分为高温高压等9个分区,在纵向上分为上部常压型温压系统及下部超压型温压系统。上、下两套温压系统流体能量差较大,油气垂向运聚能力较强,易于在温压系统分界面附近聚集成藏。平面上,油气藏基本位于流体能量相对较低的分区内,高流体能量区也有油气藏分布,但大多为封闭保存条件好的岩性及构造-岩性等原生油气藏。现今温压系统特征表明,深层高压型温压系统油气封闭条件好,赋存有大部分油气资源,是今后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李鹤永刘震党玉琪李潍莲梁全胜张永庶
关键词:地层温度地层压力油气运聚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被引量:5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沉积以近物源、多物源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特征,岩性横向变化大,各种砂体岩性圈闭十分发育;构造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性,形成多种地层、裂缝、复合型隐蔽圈闭以及隐伏的构造圈闭.充足的油源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晚期生烃保证了后期形成的裂缝型隐蔽圈闭也可成藏.分析柴西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认为柴西地区隐蔽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广,蕴藏储量大,具有相当大的勘探潜力.
李鹤永刘震陈艳鹏党玉琪杨雪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隐蔽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晚期成藏特征被引量:30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烃源岩成熟期为晚第三纪,成烃期相对较晚;盆地西部大部分构造圈闭是在晚第三纪末—第四纪形成,只有少数构造圈闭是在早第三纪末期形成,总体上讲构造圈闭形成比较晚;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测定结果表明,盆地西部油气藏存在两次充注,第一次是在晚第三纪早期,第二次是在晚第三纪末期,充注期次相对比较晚;对成藏期次综合分析后确定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时期比较晚,为柴达木盆地油气藏形成的一大特点.
刘震党玉琪李鹤永高先志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烃源岩圈闭晚期成藏
柴西南区古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机理出发,应用综合泥岩排替压力、砂岩孔隙度和盆地演化史的定量方法分析了柴西南地区古近系的岩性圈闭的形成期次.首先通过岩心分析法、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法及采油强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的含油储层的临界孔隙度来分析储层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参数等级确定的盖层临界排替压力分析盖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定量分析了岩性圈闭形成期次.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早期性和多期性的特点.
陈艳鹏刘震李鹤永党玉琪
关键词:岩性圈闭
认识再升华勘探无止境--从柴北缘勘探历程看南八仙-马北油气田的发现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大红沟凸起区50年油气勘探历程的回顾,总结分析了该区勘探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以及马海气田、南八仙油气田和马北油气田群的发现过程,指出了每次勘探的发现都是在勘探技术进步、勘探思路转变和认识不断...
党玉琪马达德汪立群马立协
关键词:油气田勘探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现状和突破方向被引量:19
2006年
柴达木盆地半个世纪的勘探历程表明,盆地的勘探工作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杂性“。十五”计划以来,遵循“加强前期、注重技术、突出重点、积极有效”的勘探方针,积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依靠新技术,油气勘探成果较为明显,尤其在柴西岩性油藏勘探方面已初见成效。随着地质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基础工作的深入,对柴达木盆地油气聚集条件、勘探潜力和下步勘探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出了油田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十一五”总的勘探思路:坚持甩开预探和风险勘探、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坚持地震先行的3个原则,突出精细勘探碎屑岩和战略突破复杂区两个重点,实施精细研究和优化部署两项措施。油气勘探按照精细勘探、战略突破、积极准备3个层次进行,并提出了下步的勘探方向,其中,石油勘探:柴西南区、阿尔金山前带;柴北缘马海—南八仙构造带、柴北缘山前带、德令哈断陷;天然气勘探:三湖生物气区、柴西北区油型气、柴北缘煤型气。
黄立功党玉琪徐凤银马达德梅建森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勘探成果勘探方针勘探方向
柴达木盆地及其周缘中、新生代构造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陈宣华党玉琪尹安汪立群蒋武明蒋荣宝周苏平刘明德陈正乐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