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艳鹏

作品数:44 被引量:63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6篇天文地球
  • 8篇经济管理
  • 4篇矿业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盆地
  • 10篇油气
  • 9篇气藏
  • 9篇煤层气
  • 8篇柴达木盆地
  • 7篇油气藏
  • 7篇气化
  • 6篇地层
  • 6篇地下气化
  • 6篇岩性
  • 5篇煤炭地下气化
  • 4篇勘探
  • 4篇层序
  • 4篇层序地层
  • 3篇低煤阶
  • 3篇地质
  • 3篇断陷
  • 3篇断陷盆地
  • 3篇岩性圈闭
  • 3篇岩性油气藏

机构

  • 3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华北科技学院
  • 2篇中国石油青海...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44篇陈艳鹏
  • 10篇刘震
  • 7篇陈振宏
  • 7篇陈姗姗
  • 6篇杨焦生
  • 5篇党玉琪
  • 5篇王一兵
  • 5篇许浩
  • 5篇孙粉锦
  • 5篇李鹤永
  • 4篇汤达祯
  • 3篇张金华
  • 3篇马达德
  • 3篇常迈
  • 3篇陈浩
  • 3篇邹才能
  • 3篇薛俊杰
  • 2篇王中凡
  • 2篇张延华
  • 2篇赵阳

传媒

  • 4篇石油学报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3篇国际石油经济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中国煤炭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煤炭工程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炭地下气化面临的挑战与技术对策被引量:8
2022年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煤炭地下气化是在原位条件下,通过对煤炭资源进行有控制的燃烧获得气体资源,具有煤炭洁净化利用和低碳能源资源保障两大优势,将成为我国清洁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煤炭地下气化的发展历程。基于众多实例的剖析,指出全球已开展的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绝大多数都是在浅煤层进行的,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是煤炭地下气化规模化开展面临的挑战,相比于浅部煤炭资源,深部煤炭地下气化具有更多优势。分析认为我国煤炭地下气化的有效进行将面临3个关键问题:煤炭地下气化选区评价体系尚未建立,与地质条件相匹配的气化炉建造技术研究开展较少,不同类型煤炭资源气化剂与气化产物的关系研究尚不明确。为顺利推进先导性试验和工业化试验,亟需结合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煤炭地下气化选区评价技术;系统开展不同类型煤炭资源的气化技术适应性研究,开发适用性的气化炉建造技术,优选合适的气化工艺控制气化产物中经济性物质的比例,不断调整优化,形成针对性的气化产物控制技术。在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清洁开发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结构、创造经济效益。
许浩陈艳鹏辛福东东振尹振勇陈姗姗王琼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选区评价深部煤炭资源
吉尔嘎朗图凹陷低煤阶储层微观孔隙发育特征
为探究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低阶煤储层微观孔隙发育特征,在煤岩学测试的基础上,结合低温氮吸附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等技术手段,从物质组成、孔径分布、孔隙形态、比表面积及其分形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陈艳鹏陈向阳杨焦生陈姗姗东振李港
关键词:低煤阶分形维数微观孔隙结构吉尔嘎朗图凹陷
文献传递
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以及大量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以初始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识别特征为依据,进一步将三级层序划分出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发育位置分析,认为柳南次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南堡凹陷沉积充填背景研究,认为柳南次凹的沉积体系类型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重力流及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及水下扇体系在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高位体系域中扇三角洲体系和重力流发育,湖扩体系域中湖泊体系非常发育。
苗顺德李秋芬梁建设陈艳鹏
关键词:层序地层主控因素沉积学南堡凹陷东营组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被引量:5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沉积以近物源、多物源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特征,岩性横向变化大,各种砂体岩性圈闭十分发育;构造活动强烈且具多期性,形成多种地层、裂缝、复合型隐蔽圈闭以及隐伏的构造圈闭.充足的油源为该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晚期生烃保证了后期形成的裂缝型隐蔽圈闭也可成藏.分析柴西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形成条件,认为柴西地区隐蔽油气藏类型多,分布广,蕴藏储量大,具有相当大的勘探潜力.
李鹤永刘震陈艳鹏党玉琪杨雪峰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隐蔽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
柴西南区古近系岩性圈闭形成期次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从岩性圈闭的形成机理出发,应用综合泥岩排替压力、砂岩孔隙度和盆地演化史的定量方法分析了柴西南地区古近系的岩性圈闭的形成期次.首先通过岩心分析法、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交汇图版法及采油强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的含油储层的临界孔隙度来分析储层的有效性,其次根据泥岩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参数等级确定的盖层临界排替压力分析盖层的有效性,再次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定量分析了岩性圈闭形成期次.结果表明,柴西南区岩性圈闭的形成具有早期性和多期性的特点.
陈艳鹏刘震李鹤永党玉琪
关键词:岩性圈闭
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0
2009年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低压油气藏的发现,沉积盆地中低压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系统总结了低压成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将低压成因归纳为4个方面:①岩石孔隙空间增大;②孔隙流体体积减小;③流体承压高度降低;④原始压力的保存。同时指出,低压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孔隙流体的供排不平衡。针对低压油气藏形成各种控制因素的定量模拟和评价以及低压油气藏的压力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许浩张君峰汤达祯尹微陈艳鹏林文姬
关键词:低压油气藏油气田
水文地质条件与煤炭地下气化的相互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地下水和环境的监测是煤炭地下气化效果评价重要途径之一,在水文地质条件不利的区域可能出现气化腔大量涌水、地层水污染等现象,制约着煤炭地下气化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科学选址是实现煤炭地下气化商业化开发的重要前提,既要有利于稳定高效产出粗煤气,又要在源头上尽量降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或避免污染。水文地质条件与煤炭地下气化相互作用的考量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赋存特征、涌水量、距含水层的远近、隔水层的隔水效果、水补给程度及防治难度、气化后残留物在地下水流中的溶解及渗透迁移等,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评价参数和具体指标界限值的研究,以指导煤炭地下气化勘探开发。
张金华陈艳鹏张梦媛陈振宏东振陈浩陈姗姗薛俊杰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污染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古近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
本论文以柴西南区岩性油气藏形成机理为研究目标,通过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油气充注期次分析、储集层次生孔隙发育规律及地层孔隙度演化特征研究、油气充注动力学特征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系统地恢复了柴西南区岩性圈闭成藏过程,提出了柴...
陈艳鹏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岩性油气藏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本文以Visual Studio 2005和MAPGIS K9为开发工具,建立了基于GIS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并设计了勘探开发图件数据录入、编辑、动态查询、空间分析、绘制专题图等功能,能够动态、直观的反映出各区...
刘坤孙粉锦陈艳鹏高颖
关键词:煤层气勘探
文献传递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兼析《煤层气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中国埋深2000米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是10.87万亿立方米,具备规模开发的资源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实践,煤层气产业,特别是地面开发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体制、技术、经济性及基础设施等是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国家能源局出台了《煤层气产业政策》,在煤层气产业技术创新、矿权重叠、资源配置、经济效益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意见,为加快煤层气产业发展步伐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国煤层气产业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
雷怀玉孙粉锦陈艳鹏
关键词:煤层气产业政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