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立波

作品数:19 被引量:131H指数:11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压疮
  • 6篇电针
  • 3篇缺血
  • 2篇血性
  • 2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褥疮
  • 2篇皮肤压疮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卒中
  • 2篇脑卒中
  • 1篇带状疱疹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信号通路影响
  • 1篇性细胞
  • 1篇血管
  • 1篇血清

机构

  • 18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8篇仇立波
  • 17篇孙忠人
  • 8篇郭玉怀
  • 5篇李超然
  • 5篇任雪
  • 3篇孙琦
  • 3篇田洪昭
  • 2篇岳金换
  • 2篇方剑乔
  • 2篇于佳妮
  • 1篇吕晓琳
  • 1篇王德龙
  • 1篇王迪
  • 1篇阎成海
  • 1篇刘德柱
  • 1篇姜凡
  • 1篇杜薇
  • 1篇张迪
  • 1篇张馨月
  • 1篇王乐岩

传媒

  • 4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简易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装置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为大鼠压疮模型提供可靠的造模装置及有效的造模方法。[方法]制作大鼠压疮模型造模装置,并使用该装置对211只大鼠进行缺血2.0h、再灌注0.5h造模,观察不同造模时间大鼠受压位置的皮肤颜色、形态及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1d可制备出Ⅰ期压疮模型的大鼠186只,成功率达88.15%;2d共制备Ⅱ期压疮模型208只,成功率达98.58%。[结论]该装置可有效制备大鼠压疮模型,并且简单、方便、廉价,对压疮创面以外区域无额外损伤,从而为大鼠压疮实验的机制及防治等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郭玉怀孙忠人孙琦仇立波王迪王德龙
关键词:压疮动物模型缺血再灌注
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筋伤[1].轻者4~5 d自愈,重者数周不愈.多因睡眠姿势,睡枕高度不当,或因过度负重,使颈部脉络受损;或因风寒侵袭项背,寒性收引,使筋络拘急,颈部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刺治疗落枕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易于接受.现将国内近5年来针刺治疗落枕情况综述如下.
田洪昭孙忠人张秦宏仇立波孙琦荀文臣郭玉怀
关键词:针刺落枕
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修复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入5个治疗时间点,即1天组、3天组、5天组、7天组、9天组,每小组6只。在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用造模装置制造压疮后针刺组取压疮局部皮肤进行傍刺治疗,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修复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与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压疮皮肤Ang-1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3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针刺5天组低于针刺3天组(P<0.05);大鼠压疮皮肤组织Ang-2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1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空白1天组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与7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7天组(P<0.05);电针5天组高于针刺5天组(P<0.05);针刺5天组高于空白5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电针5天组低于电针3天组(P<0.05);针刺7天组低于针刺5天组。结论:电针傍刺能促进大鼠压疮皮肤创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压疮皮肤中Ang-1及Ang-2表达情况有关。
李超然孙忠人仇立波孙琦
关键词:压疮电针ANG-1ANG-2
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病概况被引量:7
2015年
火针疗法治疗皮肤科疾病,能激发人体阳气,起到驱寒除湿、消瘀散结、祛邪引热的功效。通过对近年来火针治疗多种皮肤病临床现状的总结,以期更深入地探讨火针在皮肤科的应用范围和施术对象。参考文献25篇。
李超然仇立波张秦宏郭玉怀刘德柱孙忠人
关键词:火针皮肤病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丹"、"蜘蛛疮"、"火带疮"、"缠腰火丹"等,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副作用小。现将临床上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做一总结,为治疗此病选择更有效的方法提供参考。
张莉莉孙忠人仇立波
关键词:带状疱疹针灸治疗
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浆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电针傍刺法对大鼠皮肤压疮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肤植入铁片外压磁铁法制造大鼠皮肤压疮模型,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电针组3组,每组25只。观察各组大鼠在接受治疗1天、3天、7天、14天、21天后5个时间点的血浆SOD活性及MDA含量变化。结果:电针组、针刺组大鼠血浆SOD活性都有所提高,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电针组变化最大,其中3天组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电针傍刺可明显提高压疮大鼠血浆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改善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抑制体内氧自由基的破坏,可能是电针治疗大鼠皮肤压疮的作用机制之一。
张秦宏赵文麟阎成海孙忠人王乐岩仇立波
关键词:电针压疮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电针傍刺对大鼠褥疮炎性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以及普通针刺对褥疮模型大鼠各种炎性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电针在褥疮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电针组,每组25只。造模后模型组每日除进行基础护理外不做其他任何处理;针刺组每日基础护理同时进行针刺治疗;电针组每日基础护理同时先行针刺(同针刺组),随后连接直流电刺激仪进行电刺激治疗。每日治疗1次,直到取材时间点当天结束治疗。每组在治疗后第1、3、7、14、21 d时采用皮肤损伤面积追踪法,观察褥疮损伤面积的愈合情况,并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种炎性细胞组织切片的组织学、形态学变化,同时各组进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在褥疮面积变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中褥疮面积平均值明显变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电针组大鼠在整个炎症反应过程中的各个时间点上,肥大细胞在致密度和脱颗粒程度上明显提前于模型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出现的时间均早于模型组,随后出现的成纤维细胞聚集现象也提前于模型组。与针刺组相比,电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褥疮面积的平均值,促使肥大细胞脱颗粒提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加速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使成纤维细胞聚集修复的时间提前。3组内部5个不同时间点比较,1褥疮面积方面,电针组面积平均值在治疗14 d时变化显著,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面积平均值在治疗21 d时变化显著,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肥大细胞数目方面,电针组在治疗3 d时达到最高值,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和针刺组在治疗7 d时达到最高值,与其余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傍�
孙忠人任雪张秦宏仇立波方剑乔
关键词:电针褥疮炎性细胞
脾肾同治特发性水肿1例
2014年
案例介绍 某女,45岁,2013年8月23日首诊,全身泛发浮肿10年,多处求治不效,下肢尤甚,腰痛,晨起口苦,口中异味,咽干,咯痰色黄质黏,时夹少量血丝,大便4~5d一行,月经不调,行经4~5d,色紫黑,周期紊乱,舌质淡苔白,脉沉缓。经查肾功、肝功、心电、甲状腺功能检查无异常,排除营养不良性水肿。处方:芦根、白茯苓各50g,生薏米、冬瓜仁、麦冬、全瓜蒌、益母草、汉防己各30g,蒲公英40g,桔梗、清半夏各20g,
仇立波孙忠人于佳妮郭玉怀李超然
关键词:特发性水肿脾肾同治水气病
电针傍刺对压疮大鼠皮肤p38MAPK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电针傍刺对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雌性SD大鼠分成电针组、针刺组和空白组3组,每组30只。按照治疗时间进一步将各组大鼠随机分为1 d、3 d、5 d、7 d和9 d 5个亚组,每小组6只。利用自制压疮造模装置在大鼠近膝关节骨隆突处制造压疮,各组给予相应处置治疗后观测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38MAPK在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中的定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p38MAPKmRNA在压疮大鼠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和针刺组大鼠压疮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针刺组p38MAPKmRNA的表达相对下降(P<0.05)。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电针组1天组和7天组均高于其余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时间点与针刺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傍刺促进压疮大鼠皮肤损伤的愈合的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仇立波孙忠人张秦宏郭玉怀李超然田洪昭
关键词:电针压疮P38MAPKREAL-TIME
电针对褥疮大鼠血清NO和ET-1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电针对褥疮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清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背部皮肤植入铁片外压磁铁法制造大鼠皮肤压疮模型,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针刺组和电针组3组,每组25只。观察各组大鼠在接受治疗1天、3天、7天、14天、21天后血清NO及ET-1含量变化。结果:治疗1天时,3组大鼠血清NO及ET-1含量无显著差异。从治疗3天开始,电针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NO含量逐渐升高,血清ET-1含量逐渐降低。血清NO含量在14天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血清ET-1含量在14天时降至最低点,二者具有明显的拮抗性。结论:电针可提高褥疮大鼠血清NO含量,抑制并降低ET-1含量,有减低组织损伤的程度、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
孙忠人仇立波张秦宏岳金换任雪方剑乔
关键词:电针压疮ET-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