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琦

作品数:14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电针
  • 3篇灌注
  • 2篇血流
  • 2篇血流灌注
  • 2篇血流灌注量
  • 2篇压疮
  • 2篇愈合
  • 2篇针灸
  • 2篇褥疮
  • 2篇细胞
  • 2篇教学
  • 2篇灌注量
  • 2篇艾灸
  • 2篇创伤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多普勒血流仪
  • 1篇多糖
  • 1篇选穴
  • 1篇选穴规律

机构

  • 13篇黑龙江中医药...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2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14篇孙琦
  • 10篇孙忠人
  • 5篇王迪
  • 3篇仇立波
  • 3篇郭玉怀
  • 2篇赵桂君
  • 2篇岳金换
  • 2篇王玲姝
  • 2篇肖飞
  • 2篇李岩
  • 2篇尹洪娜
  • 2篇曾祥新
  • 2篇李佳诺
  • 2篇陈瑜
  • 2篇袁珍
  • 1篇李成
  • 1篇吕晓琳
  • 1篇郭玉红
  • 1篇陈曦
  • 1篇王德龙

传媒

  • 3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中...
  • 1篇感染、炎症、...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青光眼的选穴规律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总结近15年针灸治疗青光眼的选穴规律。方法笔者通过检索CNKI 2000年至今的关于针灸治疗青光眼的相关文献,对其中的选穴、配穴以及归经进行了统计、归纳和分析,并对其中规律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结果本研究中青光眼涉及11条经脉,5个奇穴和2个特定穴,其中每条经脉的选穴个数占本经穴位数量比例最大为肝经(21.4%),其次为脾经(14.3%);胆经(11.4%);心包经(11.1%),通过数量统计得出治疗青光眼的所有经脉以及奇穴、特定穴的主穴总频数为117次,配穴总频数为39次,主配穴总频数为156次,其中奇穴的主穴频数占所有经脉以及奇穴、特定穴主穴总频数百分比最高(27.4%),其次为膀胱经(18.8%);胆经经(15.4%);胃经(10.3%),肝经的配穴频数占所有经脉配穴总数百分比最高为(20.5%),其次脾经(15.4)、奇穴、胆经、大肠经(均为12.8%),主配穴频数占所穴位总数百分比以奇穴(23.7%)位列第一,第二是胆经(14.7%),第三是膀胱经(14.1%),第四是肝经(12.2%)。共统计主穴23个,配穴15个,其中主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个依次分别为:睛明穴17次(14.5%);球后穴14次(12.0%);太阳穴13次(11.1%)。配穴使用频次较高者为:合谷穴和太冲穴5次(12.8%);足三里、风池、三阴交、太阳穴均4次(10.2%),主配穴总频次前五名为:睛明穴和太阳穴均为17次(11.0%),风池15次(9.6%),球后穴11次(9.0%),合谷12次(7.7%),太冲穴11次,(7.1%)。结论选穴最多的是奇穴,膀胱经次之,睛明穴为运用频次最高腧穴其次为球后穴和太阳穴,一般遵局部取穴,辩证取穴和特定穴的选穴规律。
曾祥新孙忠人吕晓琳尹洪娜孙琦王迪李佳诺
关键词:青光眼针灸选穴规律
浅谈中医辨证的溯源被引量:6
2013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诊断疾病的基础。随着历史的变迁,历代医家对中医诊断疾病在理论及临床实践中的认识有了不断提高,推动了中医辨证方法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对《内经》等经典及相关论文的查阅与研究发现,无论形成时间先后,中医的辨证方法大多起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形成于历代医家的总结与实践。因理论基础相同,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思想。故中医诊断疾病时应将多种辨证方法相结合进行辨证论治。
王迪孙忠人张秦宏孙琦
关键词:中医辨证辨证方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针灸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基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在针灸学本科生临床教学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11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学课程学习的60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SCE)组,每组各30人。课程结束后由教学秘书组织OSCE组学生进行课程组织床考试,理论及临床考试全部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OSCE组在知识掌握和临床思维方面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9、6.91,P<0.05);OSCE组在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CE组学生在基础知识、针灸技术及病例分析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9.06、10.78,P<0.05)。结论:OSCE加入本科生针灸学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能力,具有显著优势。
赵桂君宋欣科袁珍郭玉红孙琦王玲姝肖飞李岩于文涛
关键词:针灸学临床教学
艾灸对大鼠皮肤创伤成纤维细胞和K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艾灸对大鼠创伤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角化细胞生长因子(KGF)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对大鼠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背部皮肤创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大鼠分为治疗组和模型组。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又将每组分为1天、3天、7天共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4只大鼠。治疗组进行艾灸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以HE染色法检测1天、3天、7天3个时间点修复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天、3天、7天等3个时间点修复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创面愈合指数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大鼠皮肤创面成纤维细胞数,7天治疗组皮肤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高于模型组(P<0.05);3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创面KGF表达情况,3天模型组KGF表达呈弱阳性,治疗组表达呈阳性;7天模型组KGF表达呈阳性,治疗组表达呈强阳性。结论:艾灸能促进大鼠皮肤创伤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和KGF含量有关。
孙忠人王迪尹洪娜张秦宏孙琦岳金换
关键词:艾灸皮肤创伤创伤修复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傍刺对大鼠皮肤压疮修复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电针组、针刺组与空白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入5个治疗时间点,即1天组、3天组、5天组、7天组、9天组,每小组6只。在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处用造模装置制造压疮后针刺组取压疮局部皮肤进行傍刺治疗,电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连续观察治疗过程中创面/修复的形态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与Ang-2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压疮皮肤Ang-1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3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针刺5天组低于针刺3天组(P<0.05);大鼠压疮皮肤组织Ang-2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电针1天组与9天组均高于空白1天组与9天组(P<0.05);电针3天组与7天组均高于针刺与空白3天与7天组(P<0.05);电针5天组高于针刺5天组(P<0.05);针刺5天组高于空白5天组(P<0.05);电针3天组高于电针1天组(P<0.05);电针5天组低于电针3天组(P<0.05);针刺7天组低于针刺5天组。结论:电针傍刺能促进大鼠压疮皮肤创伤修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压疮皮肤中Ang-1及Ang-2表达情况有关。
李超然孙忠人仇立波孙琦
关键词:压疮电针ANG-1ANG-2
夹脊电针法对脊髓损伤大鼠相关因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
2016年
查阅近10年来夹脊电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实验研究的文献,从染色法、评分法、神经电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蛋白印迹法等方面对其疗效进行评价。认为夹脊电针法治疗脊髓损伤具有穴位和电刺激双重功效,电针的作用机制主要为减轻继发性损伤、促进轴突生长,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参考文献26篇。
李佳诺孙忠人郭玉怀孙琦曾祥新
关键词:脊髓损伤夹脊穴电针
艾灸对大鼠创伤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艾灸干预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在其背部制造全层皮肤切线性创伤,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治疗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再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将每组随机分为1d组、3d组、7d组3个时间点小组,每个时间点小组4只大鼠。治疗组取创面局部进行艾灸治疗,每次30min,每日1次。以HE染色法检测修复组织内毛细血管生长情况、血管内皮细胞数;以免疫组化法检测修复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鼠创面愈合指数,治疗7d组在治疗第4天与第8天时均高于模型7d组(均P<0.05)。大鼠创面修复组织毛细血管数,治疗1d组和3d组均高于相应模型组(均P<0.05);治疗7d组毛细血管数低于模型7d组(P<0.05)。大鼠创面修复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数,治疗3d组高于模型3d组(P<0.05);治疗7d组低于模型7d组(P<0.05);治疗1d组与模型1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创面修复组织VEGF表达阳性细胞累计积分,治疗3d组高于模型3d组(P<0.05);治疗7d组低于模型7d组(P<0.05);治疗1d组与模型1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能促进大鼠皮肤创伤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不同时间内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有关。
孙琦孙忠人张秦宏王迪岳金换
关键词:创伤愈合艾灸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简易大鼠压疮缺血再灌注模型造模装置的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为大鼠压疮模型提供可靠的造模装置及有效的造模方法。[方法]制作大鼠压疮模型造模装置,并使用该装置对211只大鼠进行缺血2.0h、再灌注0.5h造模,观察不同造模时间大鼠受压位置的皮肤颜色、形态及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1d可制备出Ⅰ期压疮模型的大鼠186只,成功率达88.15%;2d共制备Ⅱ期压疮模型208只,成功率达98.58%。[结论]该装置可有效制备大鼠压疮模型,并且简单、方便、廉价,对压疮创面以外区域无额外损伤,从而为大鼠压疮实验的机制及防治等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
郭玉怀孙忠人孙琦仇立波王迪王德龙
关键词:压疮动物模型缺血再灌注
电针傍刺对褥疮大鼠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电针傍刺对褥疮大鼠局部皮肤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将SD雌性大鼠用自制装置固定大鼠腿部近膝关节骨隆突造模处,采用缺血-再灌注损伤方式建立褥疮模型,将60只褥疮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30只。再将其随机分为1、3、5、7、10天5个时间组,每小组6只。另设正常组6只。模型组给予碘伏常规治疗,电针组予以电针傍刺治疗。采用Peri Cam PSI系统监测SD大鼠褥疮组织不同时间血流灌注量的变化。结果:电针组于治疗后3天起血流平均灌注量逐渐增加,治疗后5天至7天血流平均灌注量增加明显,治疗后7天至10天起血流平均灌注量增加缓慢。电针组治疗后5天起血流平均灌注量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针傍刺可以增加褥疮组织血流灌注量。
郭玉红孙忠人孙琦刘尚策李竹馨陈瑜李成
关键词:褥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血流灌注量
针刺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4年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系颈部筋伤[1].轻者4~5 d自愈,重者数周不愈.多因睡眠姿势,睡枕高度不当,或因过度负重,使颈部脉络受损;或因风寒侵袭项背,寒性收引,使筋络拘急,颈部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针刺治疗落枕具有良好的疗效,患者易于接受.现将国内近5年来针刺治疗落枕情况综述如下.
田洪昭孙忠人张秦宏仇立波孙琦荀文臣郭玉怀
关键词:针刺落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