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磊石

作品数:883 被引量:10,510H指数:5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五”重点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64篇期刊文章
  • 94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830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78篇肾病
  • 165篇肾炎
  • 149篇细胞
  • 131篇病理
  • 106篇肾脏
  • 100篇肾小球
  • 98篇狼疮
  • 91篇糖尿
  • 90篇肾功能
  • 90篇糖尿病
  • 86篇狼疮性
  • 82篇狼疮性肾炎
  • 74篇血液
  • 74篇肾移植
  • 67篇基因
  • 63篇糖尿病肾病
  • 58篇功能衰竭
  • 56篇肾功能衰竭
  • 52篇血管
  • 46篇免疫

机构

  • 658篇南京军区南京...
  • 170篇南京大学
  • 142篇南京金陵医院
  • 2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2篇南京军区总医...
  • 12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上海市第一人...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东南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上海长征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868篇黎磊石
  • 549篇刘志红
  • 220篇陈惠萍
  • 152篇胡伟新
  • 149篇唐政
  • 128篇曾彩虹
  • 114篇季大玺
  • 89篇陈朝红
  • 85篇季曙明
  • 81篇周虹
  • 79篇谢红浪
  • 65篇陈劲松
  • 63篇王庆文
  • 61篇俞雨生
  • 59篇尹广
  • 57篇徐斌
  • 56篇杨俊伟
  • 51篇姚小丹
  • 50篇龚德华
  • 37篇沙国柱

传媒

  • 462篇肾脏病与透析...
  • 46篇中华肾脏病杂...
  • 32篇江苏医药
  • 19篇医学研究生学...
  • 18篇中华医学杂志
  • 16篇中华内科杂志
  • 14篇中华器官移植...
  • 14篇“中华医学会...
  • 14篇中华医学会肾...
  • 1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0篇国外医学(泌...
  • 8篇中国危重病急...
  • 7篇临床内科杂志
  • 7篇Chines...
  • 7篇中华医学会全...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中华内分泌代...
  • 5篇中国免疫学杂...
  • 5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11
  • 14篇2010
  • 32篇2009
  • 62篇2008
  • 46篇2007
  • 57篇2006
  • 37篇2005
  • 74篇2004
  • 46篇2003
  • 39篇2002
  • 41篇2001
  • 40篇2000
  • 48篇1999
  • 40篇1998
  • 52篇1997
  • 20篇1996
  • 46篇1995
  • 56篇1994
  • 48篇1993
  • 24篇1992
8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化生长因子β在高糖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4年
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高糖培养条件下系膜细胞生长抑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高糖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了系膜细胞的增殖;培养中加入抗-TGFβ抗体,则明显增强了正常及高糖培养条件下的系膜细胞的生长,拮抗了高糖导致的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生物学方法检测高糖培养后系膜细胞产生的TGFβ,发现随着糖浓度增加,活性TGFβ占总TGFβ的百分比也明显上升。结果提示,TGFβ是系膜细胞产生的自分泌性生长调节因子,高糖条件下,内源性TGFβ参与并介导了高糖导致的系膜细胞增殖抑制。
姚健黎磊石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高糖系膜细胞细胞生长糖尿病肾病
环孢素A切换成他克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患者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以他克莫司(FK506)切换环孢素A(CsA)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血脂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尸肾移植、移植时间在 1年以上,经临床和移植肾活检证实为CAN的患者 50例,男 41例,女 9例,平均年龄(36 .7±12 .7)岁,均采用CsA+硫唑嘌呤 (Aza)或霉酚酸酯 (MMF) +强的松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根据是否将CsA切换为FK506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一组继续采用原方案治疗 (CsA组,n=28);另一组切换为FK506+Aza/MMF+强的松方案治疗(FK506组,n=22)。观察两组 12个月时的血脂 [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观察 12个月时:①FK506组血TC、TG、LDL均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 (5 ..2±0 75)mmol/Lvs(6 .6±1 .4)mmol/L,P<0 01; (1. 9±0 .86)mmol/Lvs(3. 0±1 .4 )mmol/L,P<0 .01; ( 3 .0±0 .72 ) mmol/Lvs( 3. 7±0. 93 ) mmol/L,P<0 01 ];②FK506组平均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CsA组 [ ( 210 .2 ± 65. 02 )μmol/Lvs( 150. 8 ± 54. 56 )μmol/L,P<0. 01 ],FK506的移植肾失功率显著低于CsA组(P<0 .05);③FK506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sA组 [ (0. 9±0. 6)g/24hvs(1 1±0. 8)g/24h,P<0 .01) ],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CsA组[ (49±10 .2)g/Lvs(
刘敏季曙明唐政陈劲松沙国柱殷立平陈惠萍刘志红黎磊石
关键词:FK506移植肾血脂他克莫司环孢素ALDL
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表达和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情况。方法 以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 30 4为研究对象 ,采用RT PCR、流式细胞仪、ELISA法分别观察佛波脂 (PMA)对ECV 30 4合成与分泌VEGF的作用。结果  10 0ng/mlPMA能明显上调VEGFmRNA的表达、VEGF蛋白的合成及分泌。其对VEGFmRNA表达及细胞内VEGF合成的作用在 12h最为明显 ;而分泌至上清液中的VEGF量则在 18h达到高峰。PMA的上述作用能够被放线菌素D所抑制。结论 PMA能够诱导内皮细胞ECV 30 4表达、合成及分泌VEGF ,该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对VEGFmRNA的作用涉及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胡可斌戴艳刘志红黎磊石
关键词:内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RT-PCR流式细胞仪ELISA法
糖尿病肾病小鼠新相关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3年
目的 :构建小鼠“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表达载体pPRO 6AB ,了解此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情况。  方法 :从克隆有“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cDNA的载体pUCm 6AB中切取长约 1 1kb的“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cDNA ,将它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Tet E的多克隆位点中。以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的方法对重组克隆进行初步鉴定 ,以测序法对重组子进行验证。在确证得到了预期的表达载体pPRO 6AB后 ,以氯化钙转染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BL2 1PRO中作蛋白表达分析。蛋白分析方法采用SDS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所用胶浓度为 1 0 % ,交联度为 3 3 %。电泳结束后利用考马丝亮蓝染色法进行染色。  结果 :得到了预期的“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PRO 6AB ;“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表达。  结论 :我们成功地构建了小鼠“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表达载体pPRO 6AB ,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进行了“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的表达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REKENcDNA 0 61 0 0 0 6H1 0”基因在糖尿病肾病发生。
郑敬民刘志红张鑫黎磊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小鼠基因表达载体大肠杆菌克隆
有机溶剂肾损害的动物实验研究
秦卫松刘志红芦怡舟曾彩虹郑春霞王生余黎磊石
霉酚酸酯治疗ANCA阳性重型狼疮性肾炎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20
1999年
目的 :观察霉酚酸酯 (MMF)治疗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Ⅳ型狼疮性肾炎 (Ⅳ LN)的疗效。  方法 :采用激素联合MMF( 1 0~ 1 5 g/d)治疗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理类型为Ⅳ LN ,血清ANCA阳性的 3例患者 ,随访 6~ 9个月 ,观察肾脏和肾外脏器损害的变化。  结果 :3例患者的血清ANCA ,荧光法检测均阴性 ,ELISA法测定均为抗髓过氧化酶抗体 (MPO ANCA)阳性。均有大量蛋白尿和血尿 ,并伴严重肾外脏器损伤 ,1例患者血清肌酐升高。肾活检显示不同程度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及新月体形成、间质血管炎。经激素联合MMF治疗后 ,尿蛋白均显著减少 ( 1例尿蛋白转阴 ) ,血尿均显著下降。 2例原有大量心包积液者治疗后消失。血清MPO ANCA和抗 dsDNA均转为阴性。 2例患者治疗 6个月时重复肾活检 ,肾小球新月体、袢坏死和间质血管炎病变均消失。肾脏活动指数 (AI)分别由 13分、2 0分降至 5分和 2分。  结论 :初步临床观察显示MMF对ANCA阳性的Ⅳ LN有较好疗效 。
胡伟新唐政章海涛王庆文陈惠萍刘志红黎磊石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霉酚酸酯ANCA
全文增补中
IL-6对人系膜细胞c-myc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大黄素的拮抗作用被引量:3
1993年
本文应用体外细胞培养和斑点杂交技术,首次对重组人IL-6对人系膜细胞c-myc原癌基因mRNA的表达以及大黄素对IL-6的作用进行了观察。发现IL-6能够促进人系膜细胞c-myc原癌基因mRNA的增殖表达,该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而大黄素能够拮抗IL-6的上述作用。本项研究阐明了IL-6促进系膜细胞的可能机理,为进一步论证大黄素对系膜细胞功能的影响,大黄素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大黄在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刘志红黎磊石胡伟新周虹
关键词:大黄素C-MYC原癌基因系膜细胞
激光微分离检测肾组织中病毒DNA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分子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建立应用激光微分离检测肾活检组织切片中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的方法 ,提高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诊断的水平。  方法 :对 1 1例外周病毒血清学HBsAg、HBcAb和HBeAg阳性、排除其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肾活检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或膜增生性肾病的患者 ,运用激光微分离系统分离肾活检组织切片中的肾小球和肾小管 ,以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HBsAg、HBcAg和HBeAg。  结果 :6例肾小球HBV DNA阳性 ,5例阴性。与肾组织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对照发现 ,1例肾组织中未检测到病毒抗原或DNA ,2例HBV DNA阳性而病毒抗原阴性 ,4例同时检测到病毒抗原和DNA ,其余 4例仅检测到病毒抗原的沉积。肾组织HBV DNA检出率 (54 .5 % )低于病毒抗原总的检出率 (72 .7% )。  结论 :激光微分离结合PCR检测肾组织乙肝病毒DNA ,取材精准 ,快捷高效 ,重复性好 。
崔敏刘志红朱丽晶周虹曾彩虹黎磊石
关键词:肾组织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
弥漫硬化型和结节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比较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弥漫硬化型(DIF)和结节型(NOD)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 方法:1985年 11月至 2004年 4月在我院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病理符合DIF或NOD的表现且随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124例,男性 85例,女性 39例;DIF58例,NOD66例。分析并比较以下指标: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眼底病变,糖化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水平, 24h尿蛋白定量,NAG酶,尿渗量,肌酐清除率。并比较两组中随访时间超过 1年的 105例患者的人、肾 5年存活率。 结果:①两组患者相比,NOD组患者糖尿病病程较DIF组患者长[ (119 + 8 .5)vs(52 + 8. 9)个月,P<0 .01],尿蛋白水平较DIF组患者高 [ (4. 20 + 3 3)vs(1 .79±2 0)g/24h, P<0. 01],肌酐清除率较DIF组患者低[ (46. 1+ 25. 0vs(68 4+28 .2)ml/min];②NOD组患者中, 9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F组患者中, 14%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χ2 分析表明,两者相比,NOD组更易出现眼底病变(P<0. 01)。③DIF组患者 5年肾存活率和人存活率分别为 80%和 84%;NOD组患者 5年肾存活率和人存活率分别为 31%和 48%,二者差异非常显著(P<0. 01)。NOD组患者人、肾 5年存活率明显小于DIF组患者(P<0. 01)。 结论:DIF和NOD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明显不同,NOD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肾?
杜宏唐政陈惠萍刘志红黎磊石
关键词:NOD预后糖尿病病程结节
大黄对不同病因所致慢性肾衰的疗效被引量:6
1993年
将127例慢性肾衰(CRF)非透析患者根据病因与治疗方法分四组进行前瞻性临床治疗研究,以探讨不同病因CRF的特点及其对大黄治疗的反应。经过平均22.4±10.2(6~57)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①不同病因的CRF各具特点,肾炎引起的CRF较肾功能水平相当的小管间质疾病者病情发展快,远期存活率低,高血压发生率高,蛋白尿及高胆固醇血症明显,并以男性患者居多;②大黄能够延缓CRF的进展,减轻蛋白尿,改善低蛋白血症,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③大黄对肾炎所致CRF的治疗作用较小管间质疾病所致者更为显著。
张景红黎磊石俞雨生王庆文
关键词:慢性肾衰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
共8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