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政

作品数:260 被引量:2,360H指数:2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4篇期刊文章
  • 4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6篇肾炎
  • 61篇病理
  • 47篇肾病
  • 37篇狼疮
  • 31篇狼疮性
  • 30篇狼疮性肾炎
  • 29篇肾小球
  • 26篇临床病理
  • 25篇新月体
  • 25篇预后
  • 25篇肾移植
  • 20篇霉酚酸
  • 20篇腹膜透析
  • 19篇新月
  • 19篇肾脏
  • 19篇霉酚酸酯
  • 18篇新月体肾炎
  • 18篇血管
  • 17篇腹膜
  • 16篇疗效

机构

  • 238篇南京军区南京...
  • 49篇南京大学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西藏军区总医...
  • 2篇顺天堂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第...
  • 1篇解放军第97...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南京市浦口区...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256篇唐政
  • 154篇刘志红
  • 149篇黎磊石
  • 83篇陈惠萍
  • 82篇胡伟新
  • 44篇俞雨生
  • 44篇曾彩虹
  • 34篇姚小丹
  • 32篇陈劲松
  • 29篇季曙明
  • 27篇王庆文
  • 27篇王金泉
  • 25篇章海涛
  • 19篇周虹
  • 18篇周岩
  • 18篇沙国柱
  • 16篇程震
  • 15篇季大玺
  • 15篇殷立平
  • 14篇尹广

传媒

  • 116篇肾脏病与透析...
  • 15篇中国实用内科...
  • 15篇医学研究生学...
  • 7篇“中华医学会...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江苏医药
  • 5篇中华器官移植...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Chines...
  • 4篇中华医学会肾...
  • 4篇中华医学会肾...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肾脏病杂...
  • 3篇中国血液净化
  • 3篇中华医学会全...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6篇2008
  • 17篇2007
  • 22篇2006
  • 15篇2005
  • 30篇2004
  • 13篇2003
  • 8篇2002
  • 11篇2001
  • 9篇2000
  • 8篇1999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移植活体供肾的现状被引量:12
2006年
季曙明唐政
关键词:肾移植活体供肾
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CYP3A5基因型影响他克莫司(FKS06)血药浓度,本文分析CYP3A5基因型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和毒性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7例肾移植术后采用FKS06+霉酚酸酯+泼尼松免疫抑制方案,FKS06初始剂量均为0.15mg/(kg·d),1周后根据目标浓度调整FKS06剂量。按CYP3A5基因型*1/*1型(n=16)、*1/*3型(n=22)和*3/*3型(n=29)将患者分为三组,比较12月内三组FKS06药物剂量和浓度以及血药浓度/剂量比、急性排斥反应和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肾移植术后7天和1月时三组患者药物浓度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3、6、12月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天、1月、3月、6月、12月*3/*3型患者FKS06血药浓度/剂量比显著高于*1/*3型和*1/*1型(P〈0.01);3个月内*1/*1型(43.8%)急性排斥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1/*3型(9.1%)和*3/*3型(6.9%)(P〈0.01),3~12月分别为0%、4.5%、6.9%(P〉0.05)。术后3个月内*3/*3型组高血糖、神经及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显著高于*1/*1型。结论:由于CYP3A5基因多态型的影响,*1/*1型组在肾移植早期难以达到有效FKS06目标血药浓度,使该组3个月内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不合适采用目前FKS06的初始剂量方案作为早期的抗排斥反应方案;*3/*3型组FKS06血药浓度明显升高,使术后3个月内该组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因此,以CYP3A5基因多态性作为FKS06的剂量调整依据较为合理,可以使不同CYP3A5基因型的肾移植患者在术后早期迅速达到6~10ng/ml的目标治疗浓度,既使*1/*1型患者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下降,又能使*3/*3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减少。
陈劲松黎磊石唐政季曙明沙国柱程震孙启全文吉秋程东瑞刘志红
关键词:肾移植他克莫司
狼疮性肾炎小管间损害的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狼疮性肾炎(LN)一直被认为是国内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而实际上LN并非单纯的肾小球病变。本文观察49例肾功能正常的LN,对其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及病理进行分析研究。 病例选择:49例住院病人,男6例,女43例。平均年龄29岁。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临床及肾活检证实有肾损害,但肾小球功能正常,肌酐清除率≥80ml/min。
唐政黎磊石李莉蒋炜严明
关键词: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肾移植后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被引量:24
2003年
陈劲松唐政
关键词:肾移植并发症
青少年紫癜性肾炎预后之研究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阐明青少年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病理表现与预后关系。方法:对32例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及7例重复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免疫病理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完全缓解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较轻,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型和急进性肾炎型以及病理分级在Ⅳ~Ⅵ级者预后较差;经治疗后免疫复合物沉积可以减少,上皮性新月体可以完全消失;恶化组患者平均间质面积大于改善组和完全缓解组患者。结论:①起病年轻者预后相对较好;②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型和急进性肾炎型的患者预后较差,病理损害重者预后差;
樊忠民刘志红陈惠萍胡伟新胡伟新黎磊石
关键词:紫癜性肾炎病理学预后
腹膜透析患者长期生存及相关因素分析——单中心登记系统数据分析被引量:48
2011年
目的: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腹膜透析(PD)中心长期PD患者临床数据,探讨当前PD患者临床特点、远期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2月至2010年11月登记的681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技术存活率,并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值(hazardratios,HR),进一步明确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男性398例(58.5%),女性283例(41.5%),平均年龄(45.68±15.69)岁。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77.1%)和糖尿病肾病(11.8%)为主。患者平均透程(13.94±16.40)月,其中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604例(88.7%),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77例(11.3%)。1年、3年、5年及8年的技术存活率为87%、74.4%、61.85%及53%,患者生存率为94.2%、80.8%、75.3%及64.5%。除因经济因素放弃治疗及肾移植外,近三年导致患者退出PD的主要因素分别是透析超滤失败(35.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3.8%)和腹膜炎(12.6%)。此外,少数患者因导管(8.5%)及胸腔积液(4.2%)等因素退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心血管事件(37.7%)、感染(10.4%)和脑血管事件(7.8%)。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浆白蛋白血症、严重贫血等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并发症以及透析不充分是导致PD患者掉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本中心PD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和技术存活率,影响PD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及透析不充分。
俞雨生周岩周婷婷陈伊文李世军唐政刘志红
关键词:腹膜透析预后
感染相关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沈淑琼唐政
关键词:预后
直型与卷曲型鹅颈腹膜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类型鹅颈腹膜透析(PD)导管的性能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探讨不同导管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行PD置管手术患者358例,按置入导管种类的不同分为鹅颈直管组及鹅颈卷曲管组。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大于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液流量、导管移位、隧道感染、出口感染、PD液渗漏等发生情况。结果:直管组231例,卷曲管组12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原发病情况无差别,两组患者PD隧道感染率和出口感染率无差别(P>0.05)。直管组患者出现导管移位7例(3.0%),而卷曲管组多达26例(20.4%),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鹅颈直管自行复位率高,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较少。另外发现以耻骨联合上11cm定位的直管移位率低。结论:不同类型鹅颈导管各有优缺点,相比直管,卷曲管导管移位率较高。
周岩李建东周婷婷王好李世军唐政刘志红俞雨生
关键词:腹膜透析置管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145例死亡前1年内生化指标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前1年内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择2008-01-01—2017-12-31在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进行常规透析,年龄≥18岁且透析龄≥3个月死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死亡原因分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组(CCVD组)和非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组(non-CCVD组)两组,对死亡前1年内的每3个月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65例;死亡时年龄中位数71岁;CCVD组74例,non-CCVD组71例。CCVD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及肌酐(Cr)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死亡前1个月血磷上升。CCVD组患者死亡前9个月、6个月血钙达标率低,死亡前12个月到6个月血钙>2.5 mmol/L的比例高。死亡前6个月到1个月血磷>1.78 mmol/L比例高。non-CCVD组Alb及Cr维持较低水平,Cr下降早、下降幅度大,死亡前3个月、1个月血磷<1.13 mmol/L比例高。因感染死亡患者Alb在死亡前6个月开始显著下降,在6个月内下降了8.57%;因恶病质综合征、肿瘤死亡患者1年内Alb分别持续低于38 g/L和36 g/L。结论不同死亡原因MHD患者死亡前1年内血肌酐、血钙磷、血清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呈现不同特征性变化。
王锐艳周蕾龚德华唐政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清白蛋白
不同种类腹膜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周岩俞雨生陈伊文周婷婷李世军唐政刘志红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