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日太

作品数:125 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9篇动脉
  • 36篇手术
  • 25篇心脏
  • 25篇冠状
  • 25篇冠状动脉
  • 23篇主动脉
  • 23篇外科
  • 19篇心肌
  • 17篇动脉旁路
  • 17篇动脉旁路移植
  • 17篇旁路移植
  • 17篇冠状动脉旁路
  • 17篇冠状动脉旁路...
  • 16篇术后
  • 15篇动脉旁路移植...
  • 15篇移植术
  • 15篇旁路移植术
  • 15篇冠状动脉旁路...
  • 12篇随访
  • 10篇主动脉夹层

机构

  • 101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哈佛医学院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24篇黄日太
  • 100篇薛松
  • 66篇连锋
  • 56篇徐根兴
  • 53篇胡振雷
  • 47篇刘沙
  • 32篇朱洪生
  • 28篇郑家豪
  • 25篇谢波
  • 13篇刘冀东
  • 12篇杨文钢
  • 12篇汪永义
  • 11篇王颍骅
  • 8篇单江桂
  • 8篇朱洪生
  • 8篇翟心明
  • 7篇曹子昂
  • 6篇张谷兰
  • 6篇王维俊
  • 5篇梁保罗

传媒

  • 18篇中国胸心血管...
  • 15篇中国综合临床
  • 10篇中国心血管病...
  • 8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中华胸心血管...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4篇国际心血管病...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第八届华东六...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心脏大会...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7
  • 1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16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1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分析53例围手术期行IABP(术前9例、术中19例及术后25例)的OPCAB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术中或术后行IABP的患者死亡率,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结果患者总死亡率20.75%(11/53),其中术前行IABP的患者死亡率为11.11%(1/9),低于术中的21.05%(4/19)和术后的24.00%(6/25),但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与治愈患者相比,在性别、年龄、术前左室射血分数、急诊手术、桥血管数、IABP前是否平均动脉压<60 mmHg及多巴胺用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愈患者比较,死亡患者在行IABP前的心率较快(P<0.05),氧合指数较低(P<0.05),乳酸值较高(P<0.01)。结论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循环方式,在OPCAB围手术期选择合适的时机应用IABP,能够提高IABP的疗效,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
谢波薛松黄日太胡振雷刘沙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律失常36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将232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24h心电图监测并记录,分组依据为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一组为心律失常组(组1),一组为非心律失常组(组2)。分析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术前射血分数、搭桥支数与病变支数、心功能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为36例,发生率为15.52%。心律失常组的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组。结论: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刘照晶薛松徐根兴黄日太连峰胡振雷汪永义
关键词:心律失常
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中期疗效分析
2009年
目的总结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早、中期结果和经验教训,以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86例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不停搏CABG71例,体外循环下CABG15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5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和室壁瘤切除1例:结果1例术后死亡,死亡原因为术后肠穿孔。平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8h,ICU停留时间(77.4±49.6)h,术后住院时间15d,术后引流量平均530ml。共有22例次术后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76例随访10~22个月,随访效果良好,心功能Ⅰ、Ⅱ级,无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和晚期死亡。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只要一般情况好,与一般患者相比病死率无明显提高;但高龄患者应注意术前呼吸功能的锻炼、心绞痛症状控制;不停搏CABG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院内痛死率.为高龄CABG患者首选术式。
徐根兴薛松申达甫黄日太刘沙胡振雷连锋谢波叶清郑家豪朱洪生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高龄疗效
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右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事件的处理
2017年
目的总结冠心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的处理经验。方法 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行OPCAB 1 568例,术中出现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事件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66.5±9.7)岁。结果 11例患者于紧急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开放桥血管后ST段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右心功能恢复,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仍有右心功能不全表现,但经积极药物处理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后逐步脱离危险期。1例患者术后循环仍不稳定,最终于术后2 d死亡。总死亡率4.5%。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6例,全组患者IABP应用3例。结论 OPCAB术中右冠状动脉突发缺血事件更多表现为心律失常,发生率虽低,但在无杂交手术室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判断并正确处理右冠状动脉突发急性缺血事件至关重要,对患者术后及预后都有较积极的影响。
杨文钢薛松黄日太连锋徐根兴
关键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缺血事件右冠状动脉
1386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验总结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全国多中心1386例冠心病患者实施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方法常温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胸骨正中切口,取左侧乳内动脉、桡动脉及大隐静脉,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术。70岁以上患者占32.35%,年龄最大为99岁,急诊或亚急诊手术111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术52例。结果围术期死亡24例,总病死率1.73%,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高龄及合并其他慢性老年疾病患者是可行的,熟练的手术技术,对手术适应证的把握,积极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薛松连锋徐根兴黄日太刘沙胡振雷叶清郑家豪朱洪生
关键词: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朱洪生连锋郑家豪钟竑单根发陶如琦黄日太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该项目得到较为纯净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并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仍保持了干细胞的活性。首次在国内发现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 5 一氮胞苷的作用下,骨髓间质干细胞己向心肌样细胞发生转化,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心肌再生血管新生
高危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风险评价
目的:采用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 SCORE)评估高手术风险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
薛松单江桂徐根兴谢波黄日太刘沙连锋
关键词:手术风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文献传递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低氧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低氧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7月64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慢性夹层9例,55例急性夹层。术前氧合指数(PaO2/Fi...
王颖骅薛松徐根兴黄日太谢波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氧合指数
文献传递
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总结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患者的治疗经验,对PVE的相关概念、致病菌、诊断及防治问题进行讨论。方法 1979年9月至2009年9月,我科共收治PVE患者33例,男17例,女16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4岁。PVE的发生率为1.48%(33/2 236),其中二尖瓣置换术(MVR)、主动脉瓣置换术(AVR)、双瓣膜置换术(DVR)和三尖瓣置换术后的PVE发生率分别为1.03%(16/1 551)、3.00%(7/233)、2.28%(10/438)和0%。行单纯内科疗法(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联合其他抗生素抗感染,氟康唑、二性霉素抗真菌等)治疗22例;内、外科联合疗法治疗11例,经抗生素治疗、全身情况改善后择期手术,拆除感染的人工瓣膜后彻底清除周围的感染组织和赘生物,用抗生素、碘伏溶液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重新置换新的人工瓣膜。结果采用单纯内科疗法治愈3例(13.64%),死亡19例(86.36%)。死于中毒性休克、心力衰竭9例,脑部并发症包括脑栓塞、脑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10例;内、外科联合疗法治愈10例(90.91%),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9.09%)。随访13例,随访时间6个月-15年,平均41个月。随访期间除1例患者于术后8年发现二尖瓣人工机械瓣有瓣周漏手术修补外,其余12例随访患者无感染复发。结论内、外科疗法治疗PVE患者效果优于单纯内科疗法治疗。
郑家豪薛松黄日太殷荣刘冀东朱洪生
关键词:心瓣膜置换术赘生物
成年小鼠心脏c-kit^+干细胞的分离及诱导分化
2017年
目的从成年小鼠心脏中分离、纯化c-kit+干细胞,并观察其诱导分化结果。方法取C57BL/6雄性小鼠3只,取心脏组织,将心脏解离成单个细胞。采用CD45磁珠、c-kit磁珠分选得到c-kit+干细胞。鉴定细胞纯度,观察细胞表型。观察所得心脏c-kit+干细胞球的形成情况,对其进行诱导分化,采用RT-PCR法观察诱导分化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标志物α-SMA和sm-22α、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v WF、心肌细胞标志物c Tn T、心脏干细胞标志物c-kit,观察诱导分化的细胞表型。结果心脏c-kit+干细胞c-kit+纯度为89.3%,心脏干细胞表面表达c-kit抗体。原代c-kit+干细胞生长缓慢,传代后细胞生长较快,悬浮培养可形成心脏c-kit+干细胞球。与诱导第0天比较,诱导分化第14 d时心脏干细胞α-SMA、sm-22α、v WF、c Tn T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c-kit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心脏c-kit+干细胞在心肌细胞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培养14 d左右可见c Tn T阳性细胞。心脏干细胞在无LIF的培养基中培养14天可见v WF、α-SMA阳性细胞。结论成功从成年小鼠心脏分离心脏c-kit+干细胞,所得c-kit+干细胞c-kit+纯度高,可成功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
文德重周敏薛松姜爱侠黄日太
关键词:心脏干细胞干细胞移植缺血性心脏病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