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玺河

作品数:36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帕金森
  • 16篇帕金森病
  • 12篇急性
  • 10篇缺血
  • 9篇汉族
  • 8篇血性
  • 8篇卒中
  • 7篇脑梗
  • 7篇脑梗死
  • 7篇梗死
  • 7篇成像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维吾尔族
  • 6篇基因
  • 6篇基因多态性
  • 6篇急性脑梗死
  • 4篇症状
  • 4篇帕金森病患者
  • 4篇缺血性卒中

机构

  • 29篇新疆生产建设...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3篇新疆兵团医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36篇韩玺河
  • 28篇肖艳
  • 26篇张晓莺
  • 25篇郭淼
  • 17篇邹梅
  • 17篇刘燕
  • 14篇李燕云
  • 11篇王琳琳
  • 11篇曾文晶
  • 10篇李燕
  • 6篇飞鲁热
  • 5篇何瑛
  • 4篇尚媛媛
  • 4篇王霖
  • 4篇马英
  • 3篇张晓莺
  • 3篇郭淼
  • 3篇周艳
  • 3篇宋秋霞
  • 3篇钟玲

传媒

  • 8篇兵团医学
  • 4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精神状况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新疆部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认知障碍和神经精神状况特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在新疆部分三级甲等医院就诊并经确诊的PD患者216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神经精神问卷评定患者的神经精神状况。结果汉族PD患者有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者占82.14%(115/140),维吾尔族PD患者有NPS者占57.89%(44/7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民族PD患者抑郁、焦虑、过度兴奋、易怒症状、睡眠/睡眠夜间行为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伴认知功能障碍的汉族和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84.61%;χ2=0.326,P=0.568)。汉族PD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者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NPS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94%比75.49%;χ2=0.184,P>0.05〕,而维吾尔族患者中伴认知功能障碍与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间其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41%比56.00%;χ2=6.223,P<0.05〕。结论汉族PD患者NPS发生率高于维吾尔族PD患者,伴有认知障碍的维吾尔族PD患者NPS发生率较非伴认知功能障碍者高,推测民族及宗教可能是影响因素之一。
刘燕张晓莺李燕陈香葵马英宋秋霞韩玺河郭淼邹梅王琳琳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病学表现
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帕金森病患者临床症状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南、北疆收集的91例维吾尔族和173例汉族帕金森病患者采用统一帕金森病问卷、UPDRS评定量表、Hoehn-Yahr分级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CS.ADL)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评定,比较维吾尔族和汉族PD患者临床症状发生的特点。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PD患者通过药物治疗者汉族[108例(62.34%)]多于维吾尔族[36例(39.56%),P〈0.05],但其治疗有效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Hoehn—Yahr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oehn—Yahr分期维吾尔族和汉族PD患者中重度组比较,ADL、UPDRSII与UPDRS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为首发症状维吾尔族[8例(19.05%)]多于汉族[7例(7.07%),P〈0.05];维吾尔族N型进展者比例[36例(85.71%)]多于汉族[48例(48.48%),P〈0.05];其他首发症状、首发部位以及开关现象、异动现象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MSE评分与NPI评分维吾尔族和汉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PD患者典型运动症状、病情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均无差异;维吾尔族N型进展者较汉族多;而汉族在以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为首发症状高于维吾尔族。
尚媛媛张晓莺李燕刘燕李燕云肖艳韩玺河郭淼飞鲁热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维吾尔族汉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28例全脑血管造影、卒中评分及预后的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张晓莺韩玺河飞鲁热何瑛郭淼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卒中评分预后脑血管病患者
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血缺损9例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的病例特点。以首次癫痫发作的有6例,既往有原发性癫痫病史1例,继发性癫痫2例;原发性癫痫入院前不规则服用抗癫痫药物,继发性癫痫中有脑炎后遗症病史1例,一氧化碳中毒病史1例。9例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积极抗癫痫治疗,并行相关影像学、脑电图及血生化等检查。结果:9例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其中6例出现于癫痫持续状态之后;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多种形式,其中8例表现有肢体偏瘫,1例为肢体单瘫,6例表现有不同程度失语,5例表现有面瘫,1例表现有偏盲,2例表现有凝视。神经功能缺损时间持续时间3至9天,平均5.6天。结论:癫痫发作后神经功能缺损多发生于癫痫持续状态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多种形式,以肢体偏瘫最常见,症状持续时间不同,多数预后良好。
韩玺河邹梅张晓莺王琳琳郭淼李燕肖艳刘燕李艳云
关键词:癫痫神经功能缺损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帕金森病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DBH)5 Taq Ⅰ位点多态性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2008年1月至2011年4月新疆地区241例PD患者(维吾尔族100例,汉族141例)、232名健康对照者(维吾尔族103名,汉族129名)进行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TaqⅠ位点多态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结果 (1)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之间DBH基因5 Taq Ⅰ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汉族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年龄≥65岁的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有统计学意义,且此年龄组携带A2等位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显著增加(OR=1.965,95% CI:1.269 ~3.043,P<0.05).(4)按性别分层,男性病例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病例组中,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A2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PD的危险性增加(OR=1.696,95% CI:1.025~2.807,P<0.05).结论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5 Taq Ⅰ位点多态性存在差异,并发现在汉族,年龄≥65岁人群,女性携带A2等位基因人群中DBH基因5 Taq Ⅰ多态性与PD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李燕云张晓莺韩玺河郭淼邹梅王琳琳李燕肖艳曾文晶
关键词: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多态性
Todd瘫痪全脑CT灌注成像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加强对Todd瘫痪临床及影像特点的认识,避免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Todd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脑部影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抽搐6h入院,间断抽搐伴偏瘫及失语,头颅CT排除出血,全脑CT灌注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呈高灌注,排除大血管事件,完善MRI左侧侧脑室下脚新发点状梗死。予以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症状控制后患者偏瘫恢复,头颅MRI不能解释患者体征及病情恢复,最终诊断为Todd瘫痪。结论 Todd瘫痪易误诊为急性脑梗死而导致溶栓错误,为有效鉴别,应及对完善相关影像学检查,除头颅MRI外,全脑CT灌注检查可应用于快速、准确识别Todd瘫痪,避免溶栓错误。
钟玲韩玺河张晓莺
关键词:TODD瘫痪急性脑梗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对应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磁共振成像分型的对应关系。方法采用单盲法,回顾性比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登记库2007年1月~2009年2月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情况及其磁共振成像分型特征。结果 OCSP分型结果显示,32例(11.3%)为完全性前循环梗死(TACI),86例(30.5%)为部分性前循环梗死(PACI),111例(39.4%)为腔隙性梗死(LACI),53例(18.8%)为后循环梗死(POCI)。核磁共振结果显示,201例患者的临床分型与影像学分型一致,分型总准确率为71.3%。各亚型分型准确率分别为TACI77%(27/35)、PACI79%(42/53)、LACI69%(95/137)、POCI65%(37/57)。结论 OCSP分型能正确预测梗阻部位和大小,与磁共振检查结果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肖艳张晓莺何瑛韩玺河郭淼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型磁共振成像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D)患者α-突触核蛋白SNCA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新疆地区的90例维吾尔族和135例汉族PD患者进行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多态性分析。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采用H-Y分期法判断PD严重程度;采用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日常生活能力问卷(ADL)、MMSE和神经精神问卷(NPI)进行评分。比较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C/T基因型111例,T/T基因型61例,C/C基因型53例;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年龄、性别、民族及病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基因型PD患者间H-Y分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PD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首发症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6);UPDRS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8);UPDRSⅢ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UPDRSⅣ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ADL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MMSE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SNCA基因rs3822086位点T/T基因型PD患者NPI评分明显高于C/C基因型PD患者(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汉族PD患者SNCA基因T/T基因型在神经精神症状方面的风险要高于C/C基因型,其他临床症状与SNCA基因多态性无关。
尚媛媛张晓莺石青韩玺河郭淼王琳琳马英吴瑞
关键词:帕金森病临床症状维吾尔族汉族
散发性克雅病临床特点、脑电图及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克雅病的临床特点、脑电图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散发性克雅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脑电图、腰穿、核磁共振)结果及转归。结果:本组3例患者亚急性起病,1例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进行性痴呆、精神行为异常、视力下降、言语不清、头部及肢体抖动、共济失调、肌阵挛、锥体外系症状和锥体束征等;4例腰穿压力、脑脊液化验正常,1例脑脊液压力偏低。5例患者均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其中4例监测到三相波,1例未见到三相波。1例患者入院第一次脑电图可见有三相波,其余3例在第一次脑电图中以基本节律减慢为主,均是在病程发展后期反复复查脑电图发现三相波。5例患者头颅MRI检查DWI上可见广泛皮层高信号,额、颞、顶、枕叶均可累及,单侧或双侧,但多不对称分布,T2WI、FLAIR上呈高信号,Tl为等或低信号,ADC呈低信号;4例患者行MRI增强检查,均未见明显强化病灶;5例患者均监测至4例自动出院,1例院内死亡。随访中,4例患者出院半年内死亡。结论:散发性克雅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早期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之后出现小脑、锥体系或锥体外系受损。快速进展的痴呆是其核心症状。辅助检查中脑电图、腰穿、头颅MRI、Tau蛋白比较重要。
邹梅韩玺河肖艳曾文晶柳威俎逸宝李来域
关键词:克雅病电生理特征磁共振成像
新疆地区810例缺血性卒中前瞻性登记研究结果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总结2005年5月~2009年10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卒中注册项目中注册的810例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期为卒中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参照瑞士洛桑卒中登记(Lausanne Stroke Registry)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医院单中心系统调查方法,记录卒中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生活情况、发病至就诊时间、卒中评分,分别在发病后1月、3月、6月和1年由两名医师进行电话随访,并对随访者采用盲法。结果纳入810例患者,其中:男性478例(59.01%),女性332例(40.99%);汉族788例,维族13例,回族9例。平均年龄66.50±10.66岁;年失访率4.64%;诊断急性脑梗死769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1例。患者从发病到救治的中位时间为15小时。腔隙性梗死是最多见的缺血性脑卒中亚型,有334例患者(43.43%)。入院卒中(NIHSS)评分平均为5.55±7.24。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最高(82.2%),采用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37例(4.57%)。结论新疆地区卒中有自己的特点,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最高,而溶栓治疗的比例高于全国130家医院平均水平,良好的卒中登记制度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促进了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
张晓莺肖艳韩玺河郭淼刘燕王林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